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人工合成物的信仰体系——打破科学信仰的牢笼

兰德尔·菲茨杰拉德 · 2011-08-09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工合成物的信仰体系——打破科学信仰的牢笼

选自《百年谎言》

  在20世纪当中,一种信仰体系的出现将前面提到的故事、研究以及中毒的程度联系在一起,有些人称之为“化学带来的更好生活”,我管它叫“百年谎言”。这个谎言真正开始是在1906年,当时美国国会制定颁布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这是此类法律中的第一部,它给了公众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让他们过分信赖食品和药品。当这部法律问世百年之时,我们应该将它滋生的信仰体系放到历史视角中进行考察。

早在1906年初通过该法律之前,美国化学局(US Bureau of Chemistry)的首席化学家哈维•韦利(Harvey Wiley)就敦促国会,建议控制各州之间药品和食品的商业销售,因为“我发现我们每天消费的食品充满了本质上致害的细菌,以至于我都不敢去餐桌。”细菌被认为是“头号公敌”,而食品和药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被誉为“对付细菌威胁的救星”。

  也许和世界上其他人相比,我们北美人民更加接受“让化学改善生活”的思想。作为一种真正的口号,它的源头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那次世界性的冲突中,化学公司通过生产毒气和其他军需品获利匪浅。针对外界赐予的“死亡商人”头衔,杜邦公司的行政主管们聘用了公关顾问,甚至还有心理学家,力图通过市场营销来重建化学产业的形象,这项公关运动的结果之一,就是广告标语:“让化学……用好产品缔造好生活。”几十年之后,正是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将“合成物等于天然物”的思想推到了极致,用下面这句话来吹嘘它的转基因食品:“……大自然母亲制造的食品和那些人造品,的确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它们之间的仅有差别就是人造成分。”

从婴儿到坟墓,我们的饮食和健康现在都被三大经济部门所左右:食品加工公司、医学/制药巨头和化学工业,这些经济利益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信仰体系,将合成物宣传为良性的,并且优于天然食品和药品。我们大部分人都天真地接受了这种信念。野心、进步精神和商业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无意间创造出一股无法遏制的力量。

  合成物的革命是美国经济中三个部门活动的产物,即食品加工业、制药业和化工业。从子宫到坟墓,我们的饮食和健康都受到这些经济利益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让它们掌控我们的生活,一个直接原因是我们接受这个信仰体系中的重要谎言:他们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的合成物与自然界存在的食物和药物相比,不仅同样无毒无害,而且更加有效。这种说法就是我称之为“百年谎言”的东西。

  我们之所以被灌输这种合成物神话,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出于对科技的愚忠。科技的力量让我们受到庇护,但同时也令我们盲目。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繁荣体系中,经济中的供求原则、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推动了我们食品、药品和医疗的工业化。这个体系制造了更便宜、更丰富的食物,推出了大量能救死扶伤的医学技术(它们很神奇,但前提是我们要有支付能力),但反过来,我们忽视了什么,我们牺牲了什么呢?

  在我们选择食品时,我们似乎用自己的长期健康换来了低价与便利,尽管这种成本动机也可能是一种幻觉,因为食用加工食品最终会招致一大笔医疗费。本书将揭示加工食品(商店货架上现有30万多种)、处方药(已有3万多种)和非处方药(至少有20万种品牌)的增长是如何让毒性叠加。我们已经在饮食中加入了数千种化学物质,它们各自会如何影响我们?它们又如何在人体内相互作用?对协同作用的研究(synergy,即研究化学物质之间意外产生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人员在这里做出的发现值得大家警惕。合成化学物的有毒成分现在从自然环境中的各个角落渗透出来,一旦它们和食品、药品掺合到一起,免疫系统就会发生大规模故障,对医疗体系来说则成了一场灾难。

  现代医学建立的根本前提是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即宣誓不危害病人),但这一点已经不再是我们制药和医疗的动因。倘若有人还记得它,那也是事后为了避免法律诉讼的托词。我们的食物、水、维他命、处方药、儿童疫苗、化妆品甚至家中究竟都有些什么?下面这些发现都收集自权威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 当你在食品标签上看到“天然面粉制成”时,你很可能是被欺骗了,因为天然面粉和人工面粉通常含有同样的合成化学物。

  ● 在大的饲养场,百分之百的牲畜都喂了五种以上的性激素,比如黄体酮和睾丸激素,从而让增重加速,而这些激素据研究会导致人类生殖功能紊乱和癌症。

  ● 动物收养所和兽医诊所用安乐死药物杀死上千万只猫狗,并将它们的尸体制成饲料。我们很多商业乳肉制品都来自食用这种饲料的动物。

  ● 有医学证据显示,在低热软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增甜剂可能会导致脑瘤和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增加,并与这些人工增甜剂的大面积使用有关。

  ● 在你们当地的杂货店里,至少有70%的加工食品含有至少一种未进行毒害测试的转基因成分。

  ● 美国食品中经常添加的合成化学物质有三千多种,几乎没有一种接受过测试,以检查它们对人体的毒性叠加(相互反应)作用。

  ● 在美国出售的大部分维他命和营养品都在广告中声称是天然制成,但实际上它们都混合有合成化学物,其中含有煤焦油、防腐剂、人工色素和各种各样可能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 在美国出售的化妆品中含有2.5万种以上的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只有不到4%接受过毒性和安全测试。

  ● 在你的孩子进入学校前注射的大约九种疫苗中,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包括水银、铝、谷氨酸单钠、甲醛等,它们会导致从大脑和神经损坏到自闭症和多动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很多人愿意相信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认为这一机构就能将危险挡在我们的药品或食品供应之外。事实是,当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新药投入使用时,它并不会研究药物的安全性,该部门依赖的是药品生产商的安全性资料,从而做出批准决定。食品药品管理局也不会测试化妆品或与个人护理品中的成分是否安全。

  化学公司每年都要制造成百上千种新式合成化学物,然后将它们弄进我们的生活中。监管部门和毒理学家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新的测试,以检验它们在我们身体或环境中的存在情况。

医生也不能够保护我们。一份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医学杂志上刊登的44%的药品广告、制药公司代表给医生的42%的药品信息,都会导致医生给病人开药不当。美国每年有10万以上的人死于处方药不良反应,每年有200多万人出现非致命的严重反应。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破天荒地在对自身物种的发育周期进行胡乱调整。尽管这种短视行为的的初衷是让文明更加进步,但实际上却危害了自身的生存。我们的危险趋势是:什么是“正常”,甚至什么是人,都在被重新定义。

对我们自己负责

本书希望能警醒大家,让我们开始行动并担负责任,而不是以悲观的“末日论”将自己吓得裹足不前。它会告诉你一些经过试验证实的食品和药品,以替代那些人造化合物。

我希望这本书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步,帮助大家摆脱我们身处的迷雾。是否作一个受害者,我们完全由自己来选择,我们可以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单独的市场,一个我们能占有并控制的消费者市场。或者,当我们在选择食品、药品和产品成分时,能偏向那些稍微重视我们一些的机构,那些不把我们看作经济发动机上可交换零件的机构。假如我们不能在日常食品和健康的选择中实践自己的自由,福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也包括那些我们关心、那些依赖我们去做出正确选择的人。

有效的天然健康方案的确存在,它们根植于我们继承的古老传统中。几千年的反复试验,世世代代对人类直觉和观察的一再检查,确认了一个真实的伊甸园的确存在。那里自然生发的大量产物,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保护。

我在研究中也看到了一些通用的常识性真理:

  ——至少据我们所知,不是所有的化合物都对我们有毒。

  ——不是所有在自然界中自然产生的物质都无毒。

但总的说来,有证据显示:大部分天然食物和药物都对我们健康有好处,如同几千年它们对人类的作用一样;在食品和药品中含有的很多(假如不是绝大部分)化合物都会造成某种健康隐患。

吸收一点点有毒物质或一点点各种化合物的各类分子,可能不会触发你体内的疾病;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就不好说了。医学无法预测何种化学物质在何种剂量水平上更容易对某类人造成危害,也搞不清这些物质如何通过协同作用在人体中产生毒害。在我们生活的正常过程中,这些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就如同一种生物学上的俄罗斯轮盘赌,我们每天都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赌博,输赢则取决于我们的食品和药品,取决于我们对周围环境的选择。

我们无法指望能彻底地消除风险,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是这样,化学毒素没有地域之分,只要我们在呼吸、在饮水、在吃饭,它们就会危害到我们。唯一合理的希望是,我们能学会控制风险,控制我们接触人工合成毒素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增加健康生活的机会。

我需要读者们做到的只有一点,就是假装你是一个陌生国度里的陌生人,假装你是第一次面对证据,看到人类百年来是如何在改造自然中取得巨大成就,却又忽视了自然界内在的智慧。

 

作  者: (美)兰德尔·菲茨杰拉德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码: 9787303085392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一座小院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8.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10.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