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观点的奥妙

顿河哥萨克 · 2011-02-16 · 来源:乌有之乡
60年代人口变动真相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所谓毛时代“饿死三千万人”的观点是如何抛出来的,这个无法搞清楚,事实上要搞清这个问题绝对需要一个比较强大的系统工程才能完成,对于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如此轻率的抛出来的原因不得而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更多人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即使在猫眼中真正能举出自己家中有人饿死的网友也是乏善可陈,按比例几乎达到了每15个人就有一个人饿死的程度,如此惨烈的事,竟然在猫眼几百万网友中并不能给出相关的论据,这就值得深思。以猫眼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发动一次征集饿死人的证据的自发行动,让猫友们自己举证,这也算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公民自发行动。

   

我想假使真有这样的行动,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了了之,以我的判断,所谓“饿死三千万人”显然根本就是个真实的谎言而已,其中的奥妙在于如何界定饿死这个概念。

   

毋庸置疑,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确实中国人在普遍挨饿,这一点可以从父辈得到验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三年的饥荒到底如何造成,有各种说法,但是有一点是否有大规模自然灾害,这可以通过气象系统来验证,这个是无法造假的,在此不想探讨,只是确认一点国人普遍挨饿的事实是确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死亡似乎都被贴上非正常的标签,因为都是在挨饿的背景下发生的,国人因为普遍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都被视为饿死,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那么近年以来,由于国人普遍营养过剩造成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高达每年三百万人,患心血管病的人高达2.3亿,假使这个事实也是确定无疑的(根据《中国心血管病2009年报告》我国心血管病总人数至少2.3亿,高血压患者2亿,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总死亡每3人中至少1人因心血管病死亡,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那么是否也可以认为这几十年撑死的人也高达上亿了呢?这显然也是胡扯蛋的事。  

   

事实上在当时普遍的供给制度下,虽然普遍挨饿,因为分配比较平均,反而可能客观上减少了饿死人的数目,至少城市里是这样,定额配给制虽然导致普遍的挨饿,但是却减少了直接饿死人的危险,如果参照当下的基尼指数,那么当时饿死人的数目肯定更加惊人。或许有人会说当下根本不会让人挨饿,因为生产发展了,但是必须提醒一点,杂交水稻技术和对外交往国际环境得到了发展的事实,假使扣除杂交水稻技术的增产部分,和国家贸易的进口,那么再看看是什么结果。  

   

还有一点必须提请注意,那就是整个毛时代长达27年,在这27年中无论是之前的50年代还是之后的70年代,严重饥荒仅仅发生在那三年,这说明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的原因可以探讨。  

   

所谓“饿死三千万”只能是一个真实的谎言,炮制这样的观点的人自己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那三年经济上是出了问题,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但是把所有的死亡都归结为耸人听闻的饿死,那不合适,也经不起推敲。如果这么说,这几十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岂不都是撑死的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7.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8.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