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医药

银针---使我更坚定地信赖中医

刺破晴天锷未残 · 2010-12-20 · 来源:乌有之乡
中医与中华文化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银针---使我坚定地信赖了中医

     中医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文明史遗留下来的巨大财富,它就像汉字一样,深深地扎根在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群中。在现代社会,在西医发展壮大的时候,出现了一股否定中医、甚至否定中华传统医学的黑潮。乍看起来好像是学术间的争论,实际上是有一批国外的资产阶级政客的代言人,妄图利用否定中医,达到逐渐否定伟大的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尤其是近代共产党的革命史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奋斗史。

    我对中医的信赖,始于1970年3月的一个初春。在一次连队的训练中,我的左眼上眼眶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一阵阵地像针刺,最后半边脑袋都疼起来了。我用手指死死地压住疼痛点,但无助于是。排长看到我因痛苦而扭曲的面部,赶快让我回到宿舍休息。即使我倒在了床上,仍旧解除不了那一阵阵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冲击。我心里明白,困扰我多年的眶上神经痛这次又来了!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突然发病,左眼眶疼痛难忍,到校医室求医时,医生对着疼痛点打了一针封闭,缓解了疼痛。以后,隔三差五地就疼一阵子,闹得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和学习。有时疼得实在难以忍受时,只能靠封闭针止痛,就这样,一晃十几年,年年都要犯几次。如今,这病被我如影随形地带到了部队,可是这次犯病就遇到了麻烦,是因为驻地附近根本没有医院,要到最近的驻军医院,也需要坐几个小时的火车。为打一针封闭止痛要来回耽误几乎两天的时间,会耽误执勤和训练。正在左右为难时,赶巧连队卫生员来巡诊,看到我的这个情况,询问了病史和症状后说:“你这可能是神经痛,我这没有什么药可以止痛的。”他想了想又问:“你怕不怕扎针?”我怔怔地望着他不知道怎样回答。

    “你又不能打封闭,还有什么针可打的?”我心里想着,但没有说出来。

    “我给你扎针灸,行不行?”卫生员问,

    “扎哪?”我问,

    “眼眶。”卫生员答道,

    “眼眶?用针灸?行吗?”我怯怯地问,

    “试试吧!”卫生员还没有等我同意,已经从卫生箱里取出了针盒,酒精棉。并用酒精棉仔细地擦拭一根银针。

    看样子他是非要拿我练手了,要知道,他只是比我早入伍一年的战士啊!就敢拿着针往人的眼睛上扎,太不可思议了!事到如今,为了赶快止痛,也顾不了那些了,就任他摆布吧。卫生员很认真地将第一根银针消毒,又在我的上左眼眶找到下针点,毫不犹豫地扎了下去,随后又在左眼眶的下部找了一个穴位扎了一针。他时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捻捻针,还问我疼不疼。

    随着我后背的凉汗逐渐消失,紧握的双拳逐渐张开,初始的紧张状态已经缓解,眼眶上的疼痛被针刺的酸、麻感所代替。十几分钟后,卫生员起出了两根银针,问我感觉怎样,我用手掌揉了揉左眼,又使劲地眨了几次眼睛,“嗯,感觉不疼了。”

    卫生员看到我平复的面色,也舒了一口气,此时我才看到他的额头上有点点的汗珠。事后他告诉我,当时给我下针时,自己都很紧张,尽管在团卫生队培训过一段时间,但是真往人的眼睛上扎,还是心虚,必定是第一次啊!即使这样,也要拿我实验一次,即练胆又治病。为了不使我紧张,卫生员还要装作十分老练以打消我的顾虑。通过卫生员并不老道针刺疗法,使困扰我十几年的疾病终于离我远去。如今,我已近花甲之年,眶上神经痛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我要感谢我的战友,那位69年入伍的吉林省永吉县的陈长海卫生员,我更要感谢我们的中医神针,感谢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

    那时,部队里为了战备和普及中医药知识,给基层连队发放了一些诸如《新针疗法》、《新编药物手册》、《三防手册》等等书籍,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很受指战员的欢迎。通过卫生员用银针治好了我的顽疾后,我对中医信赖不已,也开始认真地捧着一本中医的针灸书籍学习起来,时至今日,遇到一些自身的小病,我还会给自己下针的。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无数文明遗产中一块举足轻重的瑰宝,历经无数的改朝换代,仍能发展至今,说明了它有深厚的土壤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医,注定成为一种思想,一种语言,一种动作,一种习惯,深深地融入在那些黑头发,黄皮肤的尧舜后裔、黄帝子孙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一座小院
  6.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7.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8. 韦东奕,你不欠这个时代任何表演!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9.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10. 粮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