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原纪录

+ 关注 文章16篇
风暴原纪录

专题文章

风暴原纪录||雇船出海打旗号谍报军情 抗日联盟志士功不可没

  ●澳洲第九师部队在日军投降后登陆古晋列队街头的历史性镜头。  ●由澳洲兵主导的联军,在日据后期,以木排及舢舨运载部队和军车渡河的情形。  ●1945年9月11日下午,古晋的日军司令山村少将登上停泊于朋岭的澳洲军舰“卡本达号”,准备签署投降文件的历史性镜头。  2006年7月1日刊登  雇船出海打旗号谍报军
2025-06-24 互动:7

风暴原纪录||婆罗洲反日同盟会 让民众同心驱逐入侵者

  私宅门外悬有日酋亲笔题字的牌子,又获赠独市售米的执照,伍禅善用日据时所享有的优厚礼遇,暗中领导地下抗日组织,筹款援助游击队在西加里曼丹打日本鬼子。  婆罗洲反日同盟会  让民众同心驱逐入侵者  日寇在1941年的平安夜进攻古晋时,英国军官指挥的旁遮普军团,和拉者的部队在短暂的抵抗后,便在侵略军强劲的火力攻击网下溃
2025-06-23 互动:4

风暴原纪录||鼓吹左翼思想 笼络华人齐心抗日

  左翼教师在日据期间,成立“婆罗洲反日联盟”的地下组织,但碍于古晋的地理条件与客观情势,搁置了筹组游击队及暗杀团的原议,倒是在收集敌军情报,与经援西加里曼丹的抗日游击战上,有着杰出的贡献。  ●中国越洋回教访问团在1939年抵新尧湾作抗日宣传时,与当地的侨社代表合摄于新尧湾中华公学前。  ●联军Z部队的军
2025-06-17 互动:11

风暴原纪录||日寇残杀 平民枉死

  日寇在联军的强力打击下,于次战后期已陷困兽窘局,鬼子在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下,加大管制区内的监管力度,捕风捉影妄兴冤狱,于诗巫与美里大开杀戒,残害华社与文教界领袖。  1942年6月23日,伪政府派遣千田倪次郎出任诗巫省长,率领六十馀名文武官员赴任,采用高压统治手腕,威迫民众向哨兵,和路上巡逻的日本兵鞠躬行礼外,还向老百姓强征国
2025-06-16 互动:6

风暴原纪录||沦陷岁月肃清行动 缉拿严拷抗日侨领

  ●蔡木兴(左四)因拒绝帮日匪向华社征收国防金,惨遭日酋毒手而伤重身亡,图为他在1936年,和福建学校众理事合影的档案图片。  ●日本军机在1941年的空袭中,曾向黄庆昌在马堤斯路的豪宅投了两颗炸弹,图为黄老故居的档案图片。  ●日治时出现在街头的漫画,将日军的侵略罪行,美化为解放东南亚各族于欧美殖民地的虎口。  在侵略者
2025-06-11 互动:5

风暴原纪录|“日本兵来了!” 1941年平安夜,古晋沦陷…

  ●1970年诗巫镇鸟瞰图。  12月19日中午,12架日本轰炸机出现在古晋的晴空下,它们先是轰炸七哩旧机场,接着朝市区方向飞来,于新邦地卡路一带就开始投弹,一路炸到猫眼岭…  “日本兵来了!”  1941年平安夜,古晋沦陷…  ●古晋沦陷后,市民被强迫列队欢迎日本占领军司令前田利为中将的历史性镜头。  
2025-06-10 互动:8

风暴原纪录||76名机工赴华抗战 开大卡车运送军需

  日寇侵华的暴行,激怒了海外华侨,砂劳越的华族儿女皆挺身投入抗日行列,除了出钱出力,为筹募援华义款而疲于奔命外,有些更响应号召,报名回国参与后勤运输工作,为抗战史写下了“机工献身报国”的光荣一页。  76名机工赴华抗战  开大卡车运送军需  筹账会所主导的抗日救亡社会运动中,最为可歌可泣的,便是一批热血青年
2025-06-06 互动:3

风暴原纪录||抗日文章影响战后华社政治路向

  ●学生上街卖“爱国花”,筹募义款援华抗日。  ●兴安才子涂耐冰与妻子陈璧人的画像。  2006年6月23日刊登  中日大战爆发后,<古晋新闻日刊>和<砂劳越日报>先后在古晋出版,诗巫则有<诗巫新闻日刊>与<华侨日报>,全是应时局之需而发行的华文报章,旨在报道中国前线战况,和大量刊载鼓吹抗日的文学作品,激励爱国救亡的民族情
2025-06-05 互动:6

风暴原纪录||南洋华侨团结抗日体现爱国情怀

  ●街头的小贩也参与义卖,筹措援华抗日基金。  2006年6月22日刊登  日寇发动侵华战争,砂劳越华社际此“国难当前”的关键性时刻,呈现了空前的大团结,众口齐声谴责侵略者的滔天暴行,从殷商到普罗大众都慷慨解囊,献金援华抗日,充分显现当时华人的爱国情和同胞爱。  南洋华侨团结抗日 体现爱国情怀  穷兵黩武的日
2025-06-03 互动:11

风暴原纪录||中日战争突显侨领贡献

  ↑陈立训(右三)在1935年与同袍弟兄合摄于洛阳军校。  ↑诗巫中华商会是组织筹账会的发起单位,很多理事皆是筹账会的领导要员,图中前排左起第三人为陈仲篪,持拐杖者为刘家洙,他们两人曾代表诗巫筹账会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南洋华侨大会。账会在1941年三月中旬,特设茶会欢送连开臻、刘家洙、刘贤任和陈立训等赴新加坡参与
2025-05-29 互动:9

风暴原纪录||侨领身先士卒 抗日救国做先锋

  廿世纪初叶的砂劳越华社,在拉者政府的各种钳制手段下,虽不能公开支持中国的革命,但暗地里却透过各种管道,支援孙中山推翻满清的政治运动,正因为如此,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华人的侨民意识益加强烈,对中国政局演变的关心更甚从前,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加温,更使华社对中国前景倍加担忧。  2006年6月20
2025-05-26 互动:7

风暴原纪录||孙中山打响革命第一炮

1936年所拍摄的福建义校(一小)部分校园。  ●李永桐的全家福照片,图中后排左二为他的女婿梁浩然,李老后来把他与胡文虎所创的<前锋日报>交由梁君管理。  ●砂劳越首份日报<新民日报>,仅经营了两年便停刊。  孙中山 打响革命第一炮  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在1911年于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中国各地革命党人群起响应,势
2025-05-25 互动:11

风暴原纪录||汪精卫古晋宣扬革命 华人再引拉者警戒

  ●1939年,变节叛国后的汪精汪(右二),在南京主持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国民政府”的会议时摄。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2006年6月18日刊登  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还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海外华侨社会的支援声浪已达到沸点,古晋的“爱国侨胞”成立“启明社”,
2025-05-23 互动:10

风暴原纪录||垦殖民 迈出创校第一步

  古晋、诗巫华族垦场的农工,大多是基督徒,有着“全世界是我的教区”之豁达精神,实践了在一个新地方落脚后,“未建教堂先建学校”的理念,他们思想的开放和辽阔的视野,直接冲击了颇为闭塞的本土华人社会。  垦殖民  迈出创校第一步  十九世纪末南来古晋盐柴港拓荒的新安客,冠有“信奉基督教的客家
2025-05-22 互动:5

风暴原纪录||开垦后 三港主遭无情驱逐

  ●1903年新珠山英华学校的学生与校长富雅各牧师等合影,当时大多数的学童非但留有辫子,而且还一副满清朝代的装束。  2006年6月16日刊登  开垦后 三港主遭无情驱逐  拉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查尔士虽能预见华族四大垦场的新移民,会为国家经济带来佳绩,但却慎防他们重演“华工事件”的戏码,特别是对农工领袖支
2025-05-21 互动:12

风暴原纪录||诗巫3籍开荒者艰辛岁月

  诗巫三大方言集团的垦场中,以福州垦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终更让诗巫有了“新福州”的美称。  福州籍开山港主  黄乃裳  引进最大批垦殖民  福州垦场的开山鼻主黄乃裳(1849—1924),福建闽清县人,曾在清朝末年的乡试里高中“举人”,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值国势陵夷,民生凋敝之际,有着崇高抱负的黄孝
2025-05-20 互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