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当年中共如何给干部群众“分红利”?

党向民 · 2008-11-07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当年中共如何给干部群众“分红利”?

原载 大家思想网

编者按:前次以“当年中共如何斗地主”为主线,编选了1950年代初期广东省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土改工作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这次主要编选他们领导农民斗地主之后,如何给干部群众分配斗争果实,以发动干部群众的文章。这些文章同样选自即将面世的党向民文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真理》。作者党向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担任新会县长、县委书记,离休前长期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现任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贯彻政策,深入思想发动,分好土改果实[①]

一、明确干部指导思想[②]

分配前干部不重视分配工作,经过县第九次扩干会议,解决了一部分干部思想问题,但大部分干部思想仍很糊涂,分配思想不明确。因此根据九次扩干会议的精神,组织干部学习政策并研究了以往重点乡分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批判了以往一些错误的做法,使干部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分配工作能做好,群众的觉悟会提高一步,已得的胜利能巩固起来。分配工作做不好,会使农民内部四分五裂不团结,已得的胜利会落空。分配工作要做到:第一,必须有明确的阶级观点和生产观点。第二,必须有民主,广泛的讨论,争取人人发言,不要怕争吵,只有经过争吵,才会消灭意见,才会分配好,但领导上要头脑清醒。第三,必须有思想发动,阶级教育,前途教育,否则就是单纯技术性的分配。分配不能单纯从农民取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着眼,更重要的是通过分配提高群众的觉悟,使群众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更亲密一步。也就是说通过分配要使农民的内部更团结,要使骨干不退坡,要使广大群众对共产党的认识提高一步。分配过程是民主教育的过程,也是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的过程,对这一步工作不能草率从事,这一步工作做好了,就给民主建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关于满足贫雇农的问题:必须按需要分配,按需要分配是满足贫雇农的关键。只要是贫雇农需要的东西,就是分得少他也会满意(但不要分得太少了);不是贫雇农需要的东西就是分得多,他也不一定满意。

二、组织骨干学习政策,研究分配办法,克服怕困难的思想

干部的指导思想明确以后,即开骨干座谈会(代表会)摸骨干的思想。骨干的思想问题很多,但主要的有三点:①个人利益问题。自己分多了怕群众有意见,分少了又怕吃亏,比如一个农协委员说:“群众太自私,分得几[③]公道,他也说不公道。本来干部没有多分,群众却认为干部分得多。干部分得太少了,怎能翻身呢?”②怕麻烦、怕困难,不愿再去发动群众,普遍的怕分不好,群众有意见。很多委员、组长连主席在内,都不愿领导分配工作。他们说:“宁愿自己少分或者不分,也不愿领导分配。”我们说:“分配是发动落后群众的最好机会。”他们说:“那就叫落后领导分配吧。”③不懂政策,反对填坑补缺,主张平均分配。他们说:“二流子的坑很深,永远填不满,填了他们的坑,我们就该死咯!”有的说:“最好按等级分,每等差一百分就好了。”又有的说:“人也要分大小,大人分50万,小人分20万,这样就公道了。”他们希望上级规定一套死办法,他们按规定的办法去做,不准群众有意见,如果有意见,他们就会用“这是上级规定的”来压制群众。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行政命令,包办代替思想。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思想呢?①不懂政策,心中无底。②缺乏分配的办法,没有信心。③看见过去分了几次果实(代地主交粮后的余租),每次群众都闹,有些怕。

根据他们的思想情况,组织他们学习政策,研究分配办法,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使他们明确了满足谁,照顾谁,为什么要满足,为什么照顾?自己不应要多,也不能少分。也研究出一套工作办法,比如如何民主讨论,如何串联自报,如何领导开好联家会议等等。因此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三、骨干下乡大串联,深入摸思想,召开各个阶层座谈会,反复宣传政策,克服不正确的思想

骨干的思想搞通了以后,即组织他们下乡串联,广泛的摸群众的思想,发现问题很多:①老实的贫雇农自卑,不敢多要,如吕灼梅没有耕牛不敢报,只准备报400斤谷和很少的农具。另一种是不知道要什么,等待别人给自己分,分多少算多少。还有一些后进份子,认为过去没有积极的参加斗争,也不敢要。斗争果实少的村,群众不敢多要,怕要多了别人批评。②佃中农认为自己耕田多,比贫雇农受剥削大,斗争地主时诉苦也多,要求多分果实。③一般的中农对满足贫雇农思想也很抵触,想平分秋色。他们说:“斗霸要我们参加,分果实时就开贫雇农会啦,满足贫雇农啦,没有我们的份啦,几大我们心里都不服。”④有一部分不老实的人想乘机发财,准备要很多,比如吕家祥“过去是个二流子,大吃大喝吸大烟,把家里的东西全部卖清[④]”,这次准备报45担谷和很多的东西,他心里也明白,知道群众不会给他那样多,但他总认为报多比报少好,不给米总不会留下升。摸到了以上的思想,马上召开各阶层座谈会,反复地交代政策,克服不正确的思想。说明土改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说明满足贫雇农的道理,说明中农的生产资料比贫雇农多一些,生产困难小一些,过去虽受剥削,但没有贫雇农大,主要是政治上受压迫,因此在土改中中农主要是报仇出气,争取政治翻身,不应与贫雇农争果实。经过了反复的讨论,使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大多数人没有意见了,但个别的仍有意见,对这些人主要是个别串连解决思想问题。

四、贯彻思想发动,开好联家会议,展开自报,开好代表会议,做好复评工作

果实分得好不好的标准不单纯是大家有没有意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发动问题,所谓思想发动,仍然是发动贫雇农的问题。很多老实的贫雇农不敢大胆的提出需要,就是一个大问题。他们不敢主动的提出需要就无法满足他们,这是应该发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来果实做什么的问题,必须教育贫雇农树立生产致富、发家立业的思想。现在很多贫雇农(连中农在内)抱的态度就是生产的够吃就行了,或者说吃得好一点,根本没有长远打算,也没有看到自己的远大前途,以为共产党永远喜欢穷人,怕富了共产党不喜欢,因此在分配时就应当提出新的口号。以上就是发动贫雇农的内容。那么怎样发动的呢?这里的做法主要是开好家庭会或联家会,在家庭会或联家会议上要求解决两个问题:①讨论果实是怎样得来的?应当分给谁?②要大家想过去,比现在,望将来,追甜根,找恩人,算翻身帐,订生产计划,提出需要,经过这样的酝酿讨论,贫雇农的觉悟提高了一步。然后串联自报,首先由吕汝底典型自报,他说;“过去受地主恶霸压迫剥削得好惨,常年劳动,没有饱食。我家里什么也没有,4个人盖1张破棉胎,衣服除了身上穿的这件再没有了。有1张锄、2对箩是解放后买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斗地主,没有毛主席哪有今天,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我分了4亩8分田,再分2张锄,1对尿桶,1个禾桶,1个秧桶,1个番薯钵,150斤麻麸(肥料),几件衣服,1张棉胎,1张毡,1张桌,10担谷就满足了。以后听政府的话,好好生产,就能过好日子。”他报完让群众讨论:这样报对不对,满足了没有。大家认为他报得很好,群众见他没有报耕牛,经过评议又给他增加了1/4的牛。

典型自报后,全乡大串连,展开自报,一般的说报得很好。但有一些老实的人仍报得很少,有个别不老实的人仍报得很多。经过小组评议,把报多的评少了,但报少了没有评多。检查到这些情况,马上又召开了300多人的代表会,再强调满足贫雇农,再学习王德同志在新会县第九次扩干会议上的报告和区党委“明确分配思想”的指示。然后在代表会上复评,复评好再交群众讨论通过。

五、分配与结果

根据每户应分得的数字,全乡调整,以村为单位分配。首先各村将没收的东西统统摆出来展览,让群众参观,参观后各户提出自己最合心意的东西,然后由农会委员和组长按照各户应分得的数字,将他们提出的最合心意的东西加以调整分配。分配好再让大家来看是否合意,如不合意再调整,等到大家都没有意见再拿东西。

分配的结果:贫雇农530户,1985人,分了稻谷5200多担(其中3800担折成农具,分配1400担作口粮)。分得最多的每人10担,最少的每人2担,平均每人2担50斤。最多的每户34担,最少的每户6担,平均每户10担。另外每户平均分到20多件衣物傢俬农具等。耕牛现有20条,准备再买30条,连农民原有的耕牛计算,平均20多亩田要分配1条牛。中农与其他成份445户,1300人,分了800多担,现在尚余2000多担,准备个别的调整一部分,送其它乡一部分(果实少的乡),给转业军人和失业工人留一部分,这样分配的结果,人人都高兴,大家都说满足了。

分配之后还要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⑤]

一、 查满足,查公道,总结分配工作

分配完毕即转入第五步,首先组织访问组,逐户访问,访问各户对分配有什么意见,满足了没有?果实分得公道不公道?访问结果96%的人都很满意,只有34户有意见,再将这34户的意见分析了一下,发现有三种情况:①确实分得少了一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有意见是应该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只有8户,比如杨金的棉被很破烂,应该分给他,但未分到。②事实上分配已满足了他,但他心理仍不满足,属于这种情况者12户,例如,吕卫旋母这次给她分了5亩田、1间房、900斤谷、1个大柜、3个缸、8件衣服,其中有2件不太好,不合心意,她就大闹干部说:“干部有偏心,给我分的东西不好,分的房不好”。又如吕维贞母,全家4口人,自己有田不用分田,这次分果实她自报700斤谷,农会如数分给她,她又要1件蓑衣,农会没有给她分,她又闹干部一天。吕洽全家4口人,有田不用分,他自报的如数分给他,他又报800斤谷,农会评为600斤,他闹了一天。③二流子、坏分子、有意捣乱的共40人。如二村一个坏分子恐吓干部说:工作队走了,小组以上的人都要拘起来洗脑(坐监反省)。又如梁翠霞是一个二流女,不劳动,和大恶霸二流子通奸,斗争大恶霸时,她说群众控诉的材料不对,这次群众没有给她分东西,她就大闹干部,大骂共产党,闹得干部个个都怕她。又如转业军人吕连绪(曾在国民党当过九年兵,被俘虏过来的),全家3口人,分了19担谷、3块布、2件西装、1张枱、1个斗凳,还有些零碎东西,他觉得不满足,大闹干部,并煽动别人闹,又向群众乱说:“三年一土改,五年一平分,人死了田要归农会,农会还留下钱准备买棺材,谁死了就领。”

对以上三种人处理的办法是:第一种补足,第二种教育解释,第三种发动群众批评教育。个别最坏的整了一两个,经过这样的处理,群众非常满意,也给干部撑了腰,打击了邪气,扶持了正气。

二、总结土改成绩,表扬干部,克服松气思想

分配完毕,骨干有些松气,但土改同志没有好好的研究为什么松气,就糊里糊涂,戴帽子,乱批评:“退坡了!忘本了!”等等。骨干本来没有退坡思想,听了我们的批评反而有了退坡思想。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分析一下骨干的思想就看出问题在哪里,骨干的思想问题当然很多,但主要有三点:

(一)自己很辛苦的工作了几个月,有的几天几夜都没有睡觉,出了很大的力,受了很多气,也没有人说好,耽误了自己的生产,分果实没有多分一点,群众还有意见,回到家里老婆又闹,如吕华昌妻说:“你工作很辛苦,误了家里的生产,群众还有意见,分果实和别人一样,有的人开会都很少去,也分那样多,当干部有什么好?”

(二)看不到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同时因为水平低,分不清是非,不会分析群众的意见,不知道哪些意见是正确的。因此,误认为凡是群众有意见大概就是自己没做好,最后的结论:“革命工作难做,自己没有本事做,永远做不好,最好让别人做吧。”

(三)有顾虑,怕做错了事要坐牢,因为解放初期有很多坏分子,混进农会做了很多坏事,被我们整了一顿,但没有很好的向群众解释,给群众一种错觉,以为凡是做错事都要坐监。怕土改队走,他们说:“现在土改队了解我们,做好做坏没有什么,如果土改队走了,坏人捣乱,就会冤枉了我们,因此,觉得不当干部好一些。”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骨干不是退坡,主要是垂头丧气对革命工作没有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教育,具体帮助也不够,很少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存有单纯使用观点,再加上热爱他们不够,批评多表扬少,使他们精神上得不到安慰,感到冷酷无情没有兴趣,特别是撑腰、壮胆不够,使他们对革命工作存有畏惧心。

据此情况,马上全面总结土改成绩向群众公布,说明土改得到的成绩和干部努力工作分不开,并举了好多干部的具体例子表扬了一大批干部。群众听了干部艰苦工作的例子,很受感动,觉得干部很可爱,发生了同情心。经过表扬,干部精神上得到很大安慰,觉得自己虽然很辛苦,但力没有白出,得到上级表扬,又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此,情绪大大转 变了,个个都很高兴,有的说:“这样我做到死也甘愿”,有的说:“只要群众对我没意见,我不分果实也高兴”。这就密切了干群关系,克服了干部松气情绪,防止了退坡思想。

三、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展开评干部选模范

首先,组织群众学习粤西区党委规定的模范条件,学完还口头考试,测验了解的程度如何。估计大部分人已了解了,即开始评,先评干部够不够当干部的条件,将148个小组长以上的干部交给广大群众讨论酝酿,评比进行中有批评、有表扬、有检讨,这样对干部和群众都有很大的教育,使广大群众懂得什么样的是好干部,什么样的不是好干部,分清了是非界线、好坏界线,扶持了正气,打击了邪气。评选结果,19个农协委员,有3个被评掉(2个不起作用,1个作风不好),4个联组长都是模范,正副小组长125人有19人被评掉(大部分是不起作用,个别是不纯分子和作风不好的)。评完干部接着展开群众性的评功选模,共选出功臣12人(全是干部),一等模范8人(6个是干部),二等模范35人(27个是干部),受表扬的125人。选举以后,模范们大部分表示了态度,愿好好地工作,如吕绪成说:“群众选我当功臣,我觉得很光荣呀,保证做好工作,坚决跟上共产党走,绝不退坡。”好多群众也表示了态度,愿向模范学习,情绪十分热烈,有一种新的气象。最后农会主席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将大泽乡做成一个模范乡。

四、前途教育

讲解党史,说明共产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三十多年来经过了几次的革命战争,受尽了千辛万苦,牺牲了很多同志(举了很多实际例子),为的什么?就是为了农民大翻身,为了我们过幸福生活。今天,你们翻了身,不能忘记共产党、毛主席,也不能忘记为了解放牺牲的那些同志,如果忘记了他们,就是没有良心!现在土改完成了,是否革命成功了呢?不是的,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以后做些什么呢?就是发展生产,怎样才能搞好生产呢?第一要听共产党的话;第二要节约要互助。听共产党的话就是跟上共产党走,跟上共产党走到哪里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去,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用苏联农民幸福生活的例子说明,但要说明苏联以前也和现在的中国一样,那样好的生活是共产党领导下,劳动人民共同创造来的。讲完这些后让群众讨论,共产党、解放军是怎样来的?牺牲流血为什么?我们翻身能不能忘了共产党?今后怎样跟共产党走?怎样报答毛主席?讨论得很热烈,大家都得到了很大的教育,反映很好。比如余浓笑说:“过去虽然知道有毛主席,但不知道毛主席很辛苦。”黄莲送说:“梦也想不到毛主席很好,听了同志讲话后,我的头脑清醒了,分果实时我自私吵起来,很不对,以后我要好好生产,回报毛主席。”陈庭说:“我以为过去吃树叶就算苦,听了同志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吃牛皮的苦,我想起来就哭了。”容北洲说:“共产党不怕牺牲,不怕死,背着炸药在铁路上打敌人,我们有点困难就怕起来是不对的。”

第二村32个代表说:“毛主席共产党过去那样艰苦,流了那样多血,牺牲了那样多的同志,都是为着我们农民翻身。今天,我们翻了身,感到惭愧。回去一定要领导群众好好生产。明年每亩要增加50斤产量,决不怕困难。”

五、建政工作

    经过评功选模和前途教育,群众情绪很高,骨干劲头很大,建政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也比较简单。大致情形是这样的:第一,召开农会会员大会学习农会通则,改选农会干部。第二,召开妇代会,进行妇女翻身教育,学习婚姻法,建立妇女组织。第三,开民兵训练班,学习民兵组织条件,建立民兵组织,并学习管制地主条例。第四,召开青年会议,组织学习青年团章,并发展了25个团员,建立了青年团的组织。第五,召开人代会,选举乡政府委员。第六,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土改胜利,向群众公布土改成绩和建政结果,在这天向功臣模范献花送对联,会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①] 本文是作者1952年10月25日给新会县委的电话报告,1952年10月27日曾以“大泽乡,贯彻政策,深入思想发动,分好四大浮财”为题载于新会县土改委员会编印的内部刊物《工作通讯》上,1952年10月28日发表于《南方日报》,题为 “新会大泽乡贯彻政策,深入思想发动,分配果实的经验”。编入本书时以发表于《工作通讯》上的版本为主,并改用此题。

 

[③] “几”是广东方言,“多”的意思,下同。

[④] “卖清”即“卖光”的意思。

[⑤] 本文1952年11月4日原载新会县土改委员会编印的内部刊物《工作通讯》,原题为“大泽山第五步工作情况”,编入本书时改用此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东南亚的宿命
  7. “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不识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9. 焦虑富人走了没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来
  10.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7. 到底谁“封建”?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0.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2.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3.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4.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