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王海容、厉声教的外交人生:与毛泽东、周恩来有着不解之缘

张建 · 2017-09-22 · 来源:《人物传记》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王海容与厉声教曾一同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在外交部共事十余年。前者被公认为中国外交界“五朵金花”中最引人注目的“金花”,曾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副外长;后者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领土边界事务权威专家,曾起草联合国公约。二人均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获毛主席与周总理肯定。

  近日,王海容、厉声教两位外交家相继在北京病逝。曾在外交部共事十余载的王海容与厉声教,不仅年龄相仿,家世相若,并在相近时间病逝,且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有着不解之缘。

  外交人生

年轻时的王海容与毛泽东

  王海容生于1938年9月25日,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系,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一年。1965年11月进入外交部工作。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参与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1974年7月至1979年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84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2017年9月9日于北京病逝,享年79岁。

  王海容是新中国首位女副外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副外长,获任命时年仅36岁。她曾是权倾一时的外交风云人物,与当时的翻译唐闻生一起,几乎参与了毛泽东主席晚年的所有外交活动,被称为“通天人物”。当时毛主席由于身体等原因,基本不见任何人,王海容是少数能见到毛主席的人,毛主席的很多指示都是通过她向外界传递的。

  在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时,原统战部四局副处长胡治安曾如是评价过王海容:“我这个老乡,是有一点泼辣,嘴巴也厉害,在机关里她怕谁呀?但她是个实实在在干事情的人,党内党外的馆员和参事提到她都很服气。”

年轻时的厉声教与外交部老专家倪征燠和刘泽荣

  厉声教生于1935年1月7日,浙江杭州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后在外交学院进修外交业务两年。1956年9月进入外交学院工作,在世界经济教研室任教员。1956年11月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担任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外交部参赞、外交部顾问等职。期间,深度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等重大国际谈判,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2017年8月6日于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厉声教是一位低调的专家型外交家,为新中国的外交条法事业做了大量幕后的工作。如新中国的很多重大的边界谈判,他都是实际参与者。又如,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也是中、英文本的实际起草人与参与人之一。他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领土、边界问题的权威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与两次接见。唐闻生曾称赞其“英语很好,是一位钻研业务的学者型干部”。而“敦厚勤勉,谦谦君子”是中国原驻俄罗斯大使武韬对其为人的评价。

  厉声教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外交家,是首位受邀在西方多家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的中国外交家。他凭借自身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以及地道的英语,积极地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国家的外宣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不解之缘

  王海容与厉声教均出身于书香门第,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有着不解之缘。

王海容与毛泽东的亲切握手

  王海容的祖父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在湖南第一师范教过书,跟毛泽东算是师生,毛泽东见了他,喊“九哥”。1972年夏王季范病故时,毛泽东所送的花圈上便写着“九哥千古”。王季范同时也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建国后曾任政务院参事、政协委员。王海容的父亲王德恒是王季范的独子,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其入党介绍人即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

  踏上外交生涯的王海容一直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照。例如,在王海容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时,毛泽东曾亲自让秘书找到自己的英语“私教”,当时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的章含之,给予“最高指示”,请章含之每星期给王海容补两次课。

  她于9月9日离世,与毛泽东主席的逝世纪念日是同一个日子。

周恩来总理就领海问题在厉声教材料上的批示

  厉声教的父亲厉麟似与周恩来是故交,二人曾同在欧洲留学并结下友谊。周恩来于1924年回国,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而厉麟似也于1930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毕业归国,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司长,二者后均成为享誉世界的外交家。厉麟似也是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无巧不成书,厉家与厉声教夫人家还均分别与周恩来有远亲关系。厉声教曾多次深情地表示,周恩来总理是他一生最敬佩的人,是他的偶像。在外交部的政治运动中,厉声教虽遭受冲击,但面对逆境,他仍坚持原则,始终拥护周恩来总理,终生不渝。在厉声教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特为其敬献了花圈。

  晚年生活

  晚年的王海容深居简出,守口如瓶,拒绝谈论过去的只言片语,仅接受过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采访。她与母亲和弟弟一家一起住在中南海旁边的一座欧洲风格的小楼里,过着远离政治,清静悠闲的生活。平日里,她喜欢买菜做饭,为老母亲下厨,传奇的人生也最终回归平淡与朴实。

  晚年的厉声教退而未休,仍继续为国家的外交、外宣事业和外交人才的培养贡献着余热。他还投入了大量时间对其从早年就开始记录的外交日记进行了整理,并写下了最后几篇关于周恩来、乔冠华、阎宝航等与其有过交往的外交人物及所亲历的新中国鲜为人知的外交历史的回忆文章,不过很多内容尚未发表。

  盖棺评价

  王海容与厉声教曾一同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在外交部共事十余年。前者被公认为中国外交界“五朵金花”中最引人注目的“金花”,曾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副外长;后者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领土边界事务权威专家,曾起草联合国公约。二人均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获毛主席与周总理肯定。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张立志曾用十个字来评价王海容:“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中心原主任李泽春则用“钟鼎管库,翰墨风烟”八个字对厉声教的外交人生进行了概括。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2.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3.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4.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5.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6.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7. 公孙鞅之叹
  8.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
  9. 带着仇恨抹黑污蔑伟人,你的良心跑到狗肚子里了?
  10. 高考之后,他们被送进了工厂……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欧洲金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5. 何承高:沉痛悼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敏捷老师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