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陈毅:致父母家书,显微言大义

罗奇宁 · 2018-08-25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陈毅家信原件

  父母亲大人膝下:

  二月十九日手谕奉悉。知大人移居后情况,甚为喜慰。儿於三月六日赴闽,三月卅日返沪。在闽廿余日巡视各地,不幸感冒并患肠胃炎,於返沪即入医院治疗。经过十余日,感冒和肠炎已完全好了。本可出院照常工作,奈又发现肝内有肝蛭吸虫潜伏,医者言不治疗目前并无大妨碍,但恐日久生变,有演化为黄疸病水肿病的可能,甚至可能变为孙中山式的肝癌云云……儿思几十年来,戎马倥偬,得此小休,亦属幸运,故祈大人勿念。张茜已到北京俄专学习,定今年底结业。彼能完成俄文修业,此后即可担任俄校教务和通译,学有专长,立身有道,甚可喜也……这是新中国为人作事基於各有专长的根本原则,望双亲本此意转告儿弟兄姊妹并及下辈。中国人人人如此,何愁不富强!如果仍旧贯,不依赖即寄生剥削,於己於国,皆非了局……小丹小侉小洋三个小儿读书有进步,小侉已能写数百字的文章……

  杨仲赤甥来信已收到,证明思想进步,望努力……对裴先生陈凤梧弟柳叔堪表叔(恨未能一见,后会有期)及其他亲友亦均恳代致意问候。他们来沪,公家只能按例招待。儿为一工作人员,更不可能破格办事。这方面均要求知我谅我,不以为罪……昔诗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确为实情。又韦应物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又曰“所惭居位崇,未睹斯民康”。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於此,故不得不反复言之。

  今年双亲以在渝居住为宜。千斯门住地,热天不大宜,可商请乡居,不必要在城市……

  近日住院摆脱事务,故写此长信禀报,请双亲宽心。此请万福金安。另张茜开车伤牙已补好,请母亲放心。

  二儿世俊

  四月十六日

  这是陈毅1951年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世俊是陈毅原名,信末落款即为世俊。作为家信,内容通常是问候致意、叙述生活琐事等。但陈毅这封家信,写来却与一般人在格调意味上大有不同。它于家事的叙谈中,每每升华、引申开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此作为说服教育亲友的有力论据,充分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叙及张茜何以远去京门,到北京俄专学习一事。陈毅据此加以升华:“这是新中国为人做事基于各有专长的根本原则,望双亲本此意转告儿弟兄姊妹并及下辈。中国人人人如此,何愁不富强!如果仍旧贯,不依赖即寄生剥削,於己於国,皆非了局。”再譬如,谈及亲友来沪的招待事宜,这样写道:“他们来沪,公家只能按例招待。儿为一工作人员,更不可能破格办事。这方面均要求知我谅我,不以为罪。”他是将自己当作国家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来看待和要求的。尽管身居高位,握有一方大权,但革命者的本色、人民公仆的意识岂能改变。陈毅在信中接连引用了唐人李绅、韦应物的诗借以言志,表达他“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勿愧於此”的心志情怀。

  陈毅一生的成就,除了他坚守共产主义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他恪守陈氏祖训家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四维”和“为忠为民”修身立德的结果。他承继祖训家规,还将这些好的祖训家规传递给他的晚辈,让陈氏祖训家规代代传下去,形成了独具陈氏家族的家风文化。

  陈毅7岁(1908年)时,随父到湖北省利川县外祖父建南海司任上寄读,亲眼目睹官吏对贫苦老百姓的残酷压迫,官吏们的所作所为与父母传给他的祖训家规相违背,年幼的他就意识到,那些欺压老百姓的官吏没有“四维”之约束,更没有“为忠为良”的官道,他暗下决心,长大了,要作一个明“礼义廉耻,行为忠良” 的好官。

  1920年,19岁的陈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受共产主义学说影响,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被中法当局以“参加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罪名押送回国。1923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共产主义信仰指导工作,以祖训家规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投身到儿时的初心中去。

  陈毅不但以祖训家规修养自己的道德,还让他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遵守祖训家规。1929年8月下旬,陈毅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堂兄陈修和、胞兄陈孟熙以特殊身份护卫着陈毅,体现了陈氏家训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上海英租界四马路新苏旅馆里,陈毅、陈孟熙、陈季让、陈修和、陈世泽兄弟相聚,陈毅说:“我们弟兄都是官,但我们一定要当人民的清官……”弟兄们一致赞同陈毅提议。解放战争期间,身居国民政府要职的中将陈修和、少将陈孟熙、陈季让在祖训家规、民族大义感召下,先后起义,为共和国的建立和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在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党内个别高级干部的争权争利,蜕化腐败。陈毅时刻告诫自己,不忘祖训家规、不忘党纪国法。1954年,陈毅写了四首“感事书怀”的诗:

  “慎之又再慎,谦逊以自束。后车善择途,前车一再覆。”

  “心情承见问,春来冬尽,克奏肤功……须牢记,无情历史,利己必凶终。”

  “五十又三载……幸得长期培育,每愧过失多。晚节自珍惜。日月走如梭。”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951年11月27日,时任四川蓬溪县蓬莱区妇女主任的陈德珍,给叔叔陈毅写信,请求去上海上学。陈毅没有同意陈德珍的请求,写信叮嘱她安心工作,在工作中刻苦学习,在斗争中锻炼成长……

  1959年11月3日,陈毅偕夫人张茜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乐至县,恰逢复兴场一座石桥竣工,乡亲们准备将这座石桥命名为“将军桥”。陈毅不同意,他说:“世间上劳动最光荣。我看就叫劳动桥吧。”这座石桥被命名为劳动桥,复兴场也因桥名改为劳动镇。

  陈毅回乡期间,与陈氏家族子弟谈话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只有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义务,没有半点谋私利的权力……”

  陈毅忠实恪守家训“为忠为良”的戒条,教育子女要遵纪守法,永远记住当官要忠于祖国,忠于职守;要清正廉明,多为人民做好事。1961年夏天,陈毅在二子陈丹淮上大学前,写下“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的长诗,告诫她们“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在陈毅的影响下,陈氏族人,以陈毅为榜样,恪守祖训家规,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毅族侄陈德文、杨孝珍夫妻,照顾半身瘫痪的女儿44年如一日;族侄陈德仁,以陈毅对父母孝顺为榜样,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25年……陈氏家规家训对陈氏子弟的影响一直在延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2. 子午|从女游客三亚被蛇咬身亡悲剧看中医药的衰落
  3.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4.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5.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6. 郭松民 | 由“哈佛蒋雨融”风波所想到的
  7.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8.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9.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10.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0.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欧洲金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忠县煤矿】约谈毫无诚意,威胁又能吓到谁?!
  4. 大民:谁来戳破核威慑无效的窗户纸?
  5. 何承高:沉痛悼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敏捷老师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