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工农之声

北大学生与讨薪工人:同情有多少,距离就有多远

记者贾敏 实习记者王令薇 · 2015-11-04 · 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0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校园里发生了一起建筑工人讨薪事件。几十名建筑工人举着写有“北京住总还我血汗钱”的牌子,喊着口号从新宿舍楼工地出发一路走,场面颇为壮观。

  9月底,北大校园刚刚发生过一起工人讨薪事件,当时就这一问题的讨论引爆了北大未名论坛,主题帖占据热门榜首位。建筑工人讨薪事件在北大校园内频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

  26日傍晚,一名北大学生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提问,“北大建宿舍楼拖欠工人工资,作为学生能做什么”,并表示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的学校感到“耻辱”。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并没有了解清楚这一事件的基本事实就做出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判,因此引发争论,观点基本分为两派。

  一派意见以未名网友brolbniw为代表,站在“卫校正名”的立场,认为北京大学并未拖欠工程款,讨薪事件是建筑工人与承包商住总集团之间的博弈,北大在这一事件中是被舆论裹挟的牺牲者;以“北大马会”(学生社团公众号)为代表另一派观点则对建筑工人表示同情与支持,认为拖欠工人工资是中国建筑业的常态,这一现实背后的问题是劳资地位的极度不平等,北大虽然无须对这一事件负法律责任,但应该对弱势群体予以道德支持。

  10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保卫部在北大未名论坛发布声明称,“2015年10月26日下午,校园内发生了一起数十名工人扰秩事件,影响了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引起师生普遍关注”,澄清这一事件是“施工总承包方与劳务分包方之间因劳资纠纷所引发的,与学校无直接或间接关系”。而建筑工人声讨的直接对象北京住总集团尚未对这一事件做出解释。

  另一方面,建筑业欠薪确实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和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潘毅发表了《杜绝建筑业欠薪,维护底线尊严》一文,文中援引北大、清华、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与公益机构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持续七年的深度调研数据指出,截至2013年底,82.6%的建筑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80.1%的建筑工人无法按月结工资,高达53.4%的建筑工人在过去一年遭遇欠薪,经过讨薪全额结算工资的比例仅为13.6%。更有超过10%的工人“全部工资款仍被拖欠”。

  建筑业欠薪频发根源在于分包体制

  值得注意的是,捍卫学校名声和同情底层工人的两派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建筑业欠薪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业现行的劳动分包体制。

  据“北大马会”发表的《北大校内建筑工人讨薪——同学,你怎么看?》一文介绍,这一体制下开发商位于整个分包体制的最上端,但基本不参与实际工作,而是通过招标等形式把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包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承接项目后将具体生产任务分解后进一步分包给其他建筑公司,后者再分包给劳务公司或包工队。

  层层分包后,包工头是建设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负责招募、管理工人以完成项目进度,最后也负责工资的结算。但是,由于这一体制下层层垫资的现实,包工头本人也经常被建筑公司拖欠工程款,一旦包工头无力或者不愿垫付建筑工人工资,欠薪现象就会浮出水面。

  汪晖、潘毅《杜绝建筑业欠薪》一文明确指出,“现行的建筑、地产领域层层分包、转包、层层垫资,最终导致建筑工人的工资都被迫卷入房地产业的资本周转,建筑劳务分包体制已经成为建筑业工资拖欠的根本病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住建部门应改革建筑业分包体制,采取正规用工方式。

  北大校园不是也不应是一个乌托邦,这一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再没有完全明朗化之前仍需要谨慎对待。很多北大学生和社会上大多数人一样对建筑行业的实际运作并不了解,认为工资需要经过财务结算流程并无不合理,而且工人维权应走法律途径而不是游行这样的非正规路线。

  事实上,法律途径要求的成本和周期往往是底层工人无力承受的。在这个意义上,北大的这批建筑工人或许还算是幸运的,这所高校确实能为他们带来关注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而社会上更多讨薪无果的建筑工人可能根本找不到出路。

1135445320-0.jpg

  同在一个校园,工人与学生的距离有多远

  以brolbniw为代表的北大学生认为惜名的北大是这次事件中最弱的一方,无论事实真相如何,讨薪的建筑工人难脱借北大的名声炒作的嫌疑。笔者作为一名北大学生,觉得这种急于帮北大撇清干系的心态并不难理解。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北大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经历了太多没有实地调查就抹黑北大的不实报道,例如前不久的图片新闻“北大军训低头族”等等,北大学子难免在这类事件面前心存芥蒂。

  知乎网友杨翼菡是采访过校内建筑工人的北大学生,她坚决地反驳了以阴谋论揣度讨薪工人的言论。杨翼菡称,当时她和朋友觉得建筑工人从事着辛苦而危险的工作,虽然离得很近,但学生对他们毫不了解,因此单纯地想和他们聊聊。她接触到的被欠薪的建筑工人本身是清楚承包商-大包工头-小包工头的层级关系的,并没有把责任转移给北大的企图,也从未试图利用学生扩大事态来施压 。

  这次事件发生后,我拜访了就在学生宿舍地下一层的工人宿舍。在北大,这是一个隐形的世界,有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也不知道,在我们每栋宿舍楼八人一间的地下室,住的都是工人——建筑工人、食堂工人、清洁工人、保安等等。他们聊到了自己的劳动合同、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在同一片校园中,他们的生活境况与北大普通学生相去甚远。

  10月19日,“北大青年”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校园工人:既近又远的距离》的文章,文中提到了工人与学生之间屏障。一名女工石大姐接受采访时说:“北大的学生文化素质高,我们打工的没什么文凭,和你们在语言上沟通不了。”曾有建筑公司提供让农民工去学校食堂吃饭的机会,但最后也没有人去,工人们宁愿在校外吃更贵的东西,一位姓邓的工头觉得工人对着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事实上,北大的一些学生和社团有过不少帮助工人的行动,去宿舍和他们聊天,给他们送书、放电影,但他们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难以打破的隔阂。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笑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3.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4.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5.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6. 公孙鞅之叹
  7.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8.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9.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10.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