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司马平邦:“养父”邢佳栋:一尊道德巨塔

司马平邦 · 2014-11-06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即使放在共和国的大历史里,都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是由一大群特殊的人用生活和生命写就的,有幸的是,我作为一名兵团子弟,虽然年纪小,没有直接参与兵团的建设,但至少曾经亲眼目击了这段历史中的人和事,这也是我只看上一眼即被《养父的花样年华》所吸引的原因。

  比如作为一件道具一直摆在机务排长郎德贵(邢佳栋饰)身后的两辆28马力的轮式拖拉机(俗称“28”,有别于另一种轮式拖拉机“铁牛”),那玩艺在当年的生产建设兵团,可是件高贵的交通工具,而有资格驾驶它的人自然也高人一等。

  那时,能够驾驶它们的人,大多是部队转业的老牌军人。

  王震将军当年带到北大荒开垦的十万转业官兵,似乎个个都身手了得,无师自通,有了他们乃有后来解决中国大量人口吃饭难题的北大荒。

  《养父的花样年华》里的邢佳栋身上有一种现在演员里难得的粗砺、质朴的气质,这样的面孔,这样的动作和这样的表情,让我很容易想到小时候曾经相当熟悉的那些人和事,比如那些在垦荒北大荒时代曾经如电视剧里的郎德贵一样叱咤建设兵团的人物,那些人物身上,最首要的素质是,他必须是一个劳动的好手,一个对兵团生产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所有工作都能拿得起来放得下的人,劳动能力,曾几何时也是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最为时兴、最为流行的“明星级”素质,这在开垦北大荒时代就更为重要,邢佳栋饰演的郎德贵在有大量知青插队的1970年代已经“官”至机务排长,就其职位和技术能力而言应该是仅次于连级领导的,所以,剧中他在热衷搞政治运动的副连长林浩(钱伟光饰)面前根本眼皮都不抬一下,因为在事关生产建设兵团最为重要的生产事务中,他郎德贵的作用肯定重要于长了一张小白脸,光凭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荡的墨水撑腰的小知识分子的林浩。

  《养父的花样年华》一开始,就是一大帮插队知青聚集在郎德贵身边,也因之,郎德贵才敢于替未婚先孕的女知青白慧(徐唯饰)出头,敢于说徒弟徐唯肚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在内心深处,郎德贵一定以为,他是建设兵团里最重要的生产领导者,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但也正是这群知青的陆续返城又让郎德贵失去了在连队里与林浩竞争连长一职的最重要群众基础。

  尽管其后的剧情迂回曲折,时境急遽变迁,但郎德贵身上那种难得出色的劳动能力一直被保持着,与当下的世俗语境不同的是,在那样一个地方,在那样一种历史条件下,劳动能力,不但是郎德贵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他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人群尊重之本,更是他最终有能力维持这样一个由多个家庭的“残余”组织而成的如此大家庭的原因。

  邢佳栋虽然身为山西籍演员,但形象中是有那么几分开荒拓土、战天斗地的北大荒性格的,剧集里没有考证郎德贵的原籍为何地,但以当年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官兵开垦北大荒的源头为计,郎德贵和他的母亲韩大巴掌或者未必就是地道的东北人,但他郎德贵所以具有这样的劳动品质,应与曾经的他也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上活下来的缘故。

  邢佳栋的两眼之间,有一道颇深的横纹,这道横纹此次成为他表演郎德贵的重要表情符号,我看,其重要性不亚于张嘉译那微微驼起的肩膀,每到犯难的时候,每到需要他仗义牺牲个人利益的时候,每到他想逞一时之勇与人争执的时候,郎德贵双眼之间的这道横纹就会聚起,这令本来在《士兵突击》里还稍显青春动感的伍六一却在10年之后流露了一脸的世事沧桑;其实,这也算得上是表演者在镜头前的一次冒险吧,在看惯小鲜肉和奶油小生脸谱的观众眼里,如此粗糙本色的男人形象,其实与当下审美是有明显的距离感的,但又不能不说,这与陈宝国在《钢铁年代》里以粗糙黝黑的形象表现鞍钢工人阶级的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实话,对我这个无比熟知当年生产建设兵团生活的人来说,我爱这郎德贵,正因为他表演得太真实了。

  郎德贵为了成全知青女徒弟的“名节”冒冒失失地成了白慧的遗腹子小雪的爸爸,错失了深爱着他的兵团女医生马丽云(丁洋饰),其实,也就从那时起,他的本来可能一路风顺的生活与仕途发生了急遽的逆转,与林浩在竞争马丽云“归属”的较量中落败,让他的生活和仕途彻底走进死胡同;但与此同时,上帝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天窗--他开始走上组建自己的大爱之家的新路,他先是带着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小雪过活,然后又接纳了何满香(耿歌饰)带来的3个孩子,之后又阴差阳错地与不幸丧夫的连月之(程琤饰)结合,剧集曾不遗余力地渲染了连月之与前夫新婚之中的浓情蜜意、男欢女爱,这或者是为连月之后与郎德贵的结合先期铺垫了更多的道德色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同甘共渡之上,郎德贵一生,性格虽然粗砺,做事虽然霸道,但在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的道德上,他又因为上述这些而变得非常完美。

  却是那种劳动阶级的淳朴、厚道和宽博的高尚之美。

  电视剧后半部分,改革开放之后的郎德贵,历经兵团变成农场,军人身份褪去,人也步入中年,在别人都被计划生育着而只生一个孩儿的时候,他膝下的4个养子养女在嗷嗷待哺,是这些责任,以及当年学就的一身农业机械的熟练操作本领,让他不得不搞起了自己的机动车修理铺,最后变成一个规模很大的汽车修配厂,在别人和家人眼里,是郎德贵发财了,但剧集给了他何以发财的清晰轨迹,是为了改变养子养女们的生活,他的发家致富却令其人格更为高尚--这已与同一时期发家致富者的创业动机和发财原因有明显区别。

  《养父的花样年华》对“养父”郎德贵的塑造,无论是这个故事的情节,还是邢佳栋本人的细节表演,都像是一块又一块外表粗砺的红砖头,每一块拿起来都沉重,每一块握上去都咯手,而且用砖头建设的过程又是如此的吃力,作为观众,旁观着郎德贵的生活,也会时时被压抑出叹息,尤其是我这种有东北建设兵团生活经历的人,就更能感同身受。

  但最终,这些情节、细节、表演方式和动作语言的粗砺砖头垒出的却是一座令人瞠止结舌的巍巍巨塔,一座可以穿越1970年代到2010年代四五十年的中国,穿越剧烈的时代变迁,尤其是穿越了在剧烈的时代变迁中的最为剧烈的道德滑坡,而矗立起来的由无数粗砺砖头建设成的完美道德巨塔。

  作为一个北大荒建设者的后人,我衷心地向这部剧,向剧中的郎德贵,向他的饰演者邢佳栋致以敬意。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4.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10.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