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张志坤: 三战伊拉克,美国将取得怎样的“胜利”

张志坤 · 2014-08-10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国又一次在伊拉克这块土地上大动干戈了。总统奥巴马下令,空袭伊拉克黎凡特武装。“命令昨颁”,美军的飞机立刻大举出动,炸弹从天而降,报道说已经炸死了一大堆ISIS武装人员,战果立竿见影,美国军事力量再次表现出只要一声令下就手到擒来、探囊取物的架势。

  这大概是美国在伊拉克发起的第三次战争行动了:第一次是当年的“海湾战争”,美军打垮伊拉克,“解放”科威特;第二次是当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干掉萨达姆,“解放”伊拉克;这是第三次,名目似乎是“空袭黎凡特”战争,那么,这次战争又要打垮谁、干掉谁,更重要的,最后又要“解放”谁呢?

  美国将取得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空袭的规模、力度以及效果怎样,相信不久以后,美国及其拥趸将再次高调宣布美国又一次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并照旧将此次“胜利”镶嵌在霸权的王冠上。

  但是,美国的“伟大胜利”是如此之多之烂,从伊拉克到南斯拉夫,从阿富汗到利比亚,现在又滚动回到伊拉克,一个接着一个,简直就如笔者的文章一般,一篇接着一篇,这就难免使得这诸多“胜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影响大打折扣,不仅变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且还越来越缺少战略上的说服力了。

  首先,美国在道义上的“高尚”光环越来越暗淡。

  虽然同以往霸权所发动的任何一场战争一样,对于此次战争行动,美国照旧以“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道德与道义高地上,把霸权为了自身利益的杀戮形容为拯救人类神圣的“圣战”,但现在人们已经对美国军事行动的高尚性不复感冒了,因为他们知道,伊拉克今日的危机,追本溯源,美国要负相当大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就是始作俑者。这样一种情形,不仅在伊拉克是这样,在硝烟四起的阿富汗也是这样,在四分五裂的利比亚还是这样,就连狼奔豕突的乌克兰也完全是这样。所有上述这些乱局,一定程度上都拜美国之所赐,是美国把人家的国家一脚踹进水深火热之中,然后又扮着“人道主义”卫士的面孔来狂轰滥炸,这样的战争还有什么“高尚”光环可言呢?所以,不管怎样人为地粉饰、装扮,包括此次在内的霸权战争,在道德与道义上已越来越黯然无光了。

  说到这里就不能顺便说说中国对美国此次军事行动的态度。据报道,外交部的表态是,中国支持打击恐怖主义。这一表态迅速被解读为中国支持美国的行动,《环球时报》8月9日为此发表了题为《美空袭ISIS,这次可以不反对它》社评文章,差不多是在变相为支持美国张目。笔者所不明白的是,美国的行动难道是有利于中国?是在维护中国的利益吗?难道中国方面就不能不跟着美国的屁股后面跑,跳出支持或者反对的窠臼,站在比美国更高的道德与道义高地上,说一句希望交战各方尊重人权,避免伤及无辜平民之类的话吗?美国对中国的反恐行动历来不都是类似一种腔调吗?

  连见样学样都不会,可叹可怜的中国外交!

  其次,美国在军事上的“神话”魔力越来越减退。

  曾几何时,美国的军事能力如同一个神话传说,被传扬的神乎其神,简直到了超凡入圣的地步,大有横扫全球不在话下,打遍天下不须吹灰之势。

  现在的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现在实际的情况是,号称在第一次、第二次对伊拉克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的美国,已经胆怯于出动地面部队直面黎凡特武装了,因而只能采取不对称打了就跑的空袭战法。空中优势固然是美国的军事优势,但此等战法,非但谈不上“公平”,从武士的视角看,大概只能看做是懦夫行径。

  其实,美国军事力量的能耐与斤两,人们从最近一系列军事事实中看得越来越清楚了,根本就不是传说的那么神奇,相反,这是一支专挑软柿子捏的武装力量。面对伊朗,战争叫嚣了一个时期,结果不了了之;面对叙利亚的巴沙尔,美国把利剑都抽出了一半,结果还是情有不甘地铩羽了;面对乌克兰,在俄罗斯怒目而视之下,美国甚至还要频频表白绝不出兵云云。现在轮到黎凡特了,美国倒是敢于空中轰炸了。轰炸一支基本没有空中防御能力的武装,这到底是勇敢的行动还是卑鄙的偷袭,也许只能等待未来的战史专家们来评判了。

  最后,尽管美国一定“取胜”,但美国照旧控制不了中东局势。

  控制中东左右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大目标,美国在中东地区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样一个总目标而展开,此次行动也不例外。前几天,以色列趁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俄罗斯等焦头烂额之际,对巴勒斯坦哈马斯大打出手,其目的就是要借机扭转局面,塑造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战略环境。美国在以色列之后接着出手,与以色列的行动有遥相呼应、互相助力的旨趣,其意在于通过空袭削弱反叛者的力量,避免因为ISIS的急剧坐大而可能带来的颠覆。

  但是,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终究是美国及其帮凶所掌控不了的。伊斯兰国家及人民能够认清霸权的真实面目,不会听从美国的指挥,更不会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这一点,不要说历来反美情绪浓厚的国家,就是美国扶植起来的走狗和战略上的随从,也经常爆发抗拒甚至反叛。中东仍在动荡组合之中,一个动荡组合的中东未来怎样走向,霸权也心中忐忑,难以左右把握。

  所以,美国将在这第三场伊拉克战争中取得怎样的胜利,实在既是可期的,也是可测的,说白了,其实就是霸权又来一番横行发威而已,实质上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更不会“解放”任何一部分人民,那实在不过是一个神话而已。

  由此可以得出有关此次战争两个不能忽视判断:

  第一,美国仍然不会改变“重返亚太”的既定战略。

  一直有中国人希望能有种种原因令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重返亚太”烂尾,对来自中东的战乱尤其如此,这大概也是一些中国人支持美国在伊拉克进行战争行动的潜台词。

  但是,我们说,希望可以理解,用心是好的,但这不切实际。美国不会因为中东局势就改变既定的全球战略,即便考虑在伊拉克的战争行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步伐,但也不宜估价太高太重。从战略上讲,孰大孰小,孰轻孰重,美国的战略家们心中雪亮。对此,笔者已经多次说过。

  第二,欺软怕硬,打不对称战争历来都是霸权的伎俩。

  战争是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勇气与决心的最佳标尺。美国此次发动第三次伊拉克战争再次证明,只要有利可图,美国就会毫不犹豫的使用包括战争手段加以攫取。这同时也充分证明,在战争问题上,霸权历来欺软怕硬,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伊朗、乌克兰等问题就一目了然。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特别值得中国人汲取。

  说到这里,还不能不顺便提到某吴姓著名 “韬晦”人士的论调。该人士一直奔走呼号,说美国已经在反思,战争已经退出人类历史舞台,任何国际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所以中国并没有任何战争危险,应该继续“韬光养晦”一百年,直到前几天还在电视上与人辩论。美国动辄就举起牛仔的大棒,难道不也是对这类“韬晦”人士的一个打击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土地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