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参考消息记者走访美国共产党

李博 · 2007-05-24 · 来源:参考消息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参考消息记者走访美国共产党

李 博 

  (一)“社会主义理想活在美国民众心里”

  美国共产党执行副主席贾维斯•泰纳现年66岁,是二位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泰纳1961年加入美国共产党,最初负责领导共青团的工作,一步步走上美共领导岗位。他说;“我从未想过要领导这个党。但现在我必须站出来担负这一历史使命。”

  日前,贾维斯•泰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参考消息》:听说您不久前刚访问过中国,请教一下访华的观感。

  贾维斯•泰纳:我去年12月访问了中国和越南,这是我第一次访问这两个国家,回来后我还作了汇报演讲。

  目前,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形势很好,改变了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机会普遍增加。尤其是中国工业,科技迅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考消息》:有人说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您怎么看?

  贾维斯•泰纳: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市场”都存在。“市场”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产生了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而社会主义体制可以抑制某些弊端。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些西方言论说:中国和越南在搞资本主义,但我们认为搞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可行之路。中国搞市场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就,我认为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反观俄罗斯,他们放弃了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而事实证明,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挫败极右的共和党的政策”

  《参考消息》:美国共产党当前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什么?

  贾维斯•泰纳:我们共产党在美国不是执政党,我们甚至在国会没有一名议员。所以,我们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中国在建设一个繁荣、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你们所说的“和谐社会”,而我们在美国所做的就是让这个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民主。

  我们当前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挫败极右的共和党的政策。9•11后,美国企图通过战争在全球确立霸主地位而该国共产党认为,没有哪一支单一力量可以支配全世界,世界各国应该建立合作关系。

  美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如果政府能够关注民生,我相信美国的外交政策会有巨大转变。美国人民有力量去改变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果我们不能战胜美国的极右势力.我们就达不到更高水平的民主。此外,我们要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力量,实现更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要团结广大党员,把党做大做强。

  我们通过出版许多刊物,比如《人民世界周刊》、《政治事务》月刊、《生机》季刊等,宣传我们的主张。

  《参考消息》:据说美国共产党曾经发生分裂?

  贾维斯•泰纳:苏联解体后,我们党内政治局22名成员中有6人脱党。他们得出结论:共产主义已经死了,根本行不通、他们想改变党的性质。但他们在政治局内得不到任何其他人的一张支持票。他们脱党一年后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开始运转还算过得去,但现在这个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弱,已经濒临解散。另外还有一部分分裂出去的党员又悄悄回来了。

  “我把一生献给了这项事业”

  《参有消息》:能谈谈您的个人经历吗?是什么给您勇气促使您加入共产党?
  贾维斯•泰纳: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从非洲被抓到美国做奴隶。1941年,我出生在费城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我开始接触一些共产党员,受到他们的影响,我开始了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1961年我加入了美国共产党。

  再后来,党要求我来纽约领导共青团的工作。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纽约工作。可以说,我把一生献给了这项事业。如果有一天。我被抓去坐牢,我并不害伯,我时刻准备着。

  《参考消息》:您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最终能够胜利吗?

  贾维斯•泰纳:我认为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恐怕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了,也许你可以。

  1972年,我竞选美国副总统,当时我竞选提出的口号是“每小时10美元的最低工资”、“药品的社会化”、“从越南撤军”,许多人当时认为我疯了,但事实证明,我当时的提议都是现在的主流声音。

  我们理想的社会是人人有工作、享受医保、接受良好教育等,这样的社会主义理想活在美国民众心里。

  (二)走进美国共产党总部

  创建于1919年的美国共产党,有着88年的光荣斗争传统,曾在美国历史上发挥过很大影响。在苏联解体的影响下,虽然人数锐减,但仍保存了骨干力量,近年来又有新发展。目前,美国共产党正从低谷中复苏,积极探索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日,为联系专访美国共产党执行副主席贾维斯•泰纳,本报记者走进美国共产党总部,所见所闻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工作人员很热情

  美国共产党总部位于纽约约曼哈顿岛23街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之间。这一带是闻名纽约的艺术区。23街路北有一栋八层高的大楼,外观并不起眼。楼下是底商,开着一家专营绘画用品的铺子。铺子的两边各有一个门,其中右边的那个门牌号码为235号,门口的指示牌标明7楼为美国共产党总部所在地。

  进入大楼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里挂着的两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画着一群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和一名妇女领导下的示威者。看到亚裔面孔,一名打扫卫生的黑人中年妇女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在问明来访缘由后,她热情地帮我开了电梯,把我送到了七楼。

  七楼的每个房间都大开着门,文件办公用品杂乱地摆放在桌上和地上,有些狼藉。我走进最近的一间办公室,问正在分拣报刊的一位小伙子“美国共产党总部在哪”,他告诉我,“这里就是了”。

  当我亮出“中国记者”的身份后,他立刻显得亲近起来,他的热情令我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哦,你是从中国来的。太好了。你知道吗?我们党的副主席几个月前刚刚访问过中国。我现在负责编辑党的季刊《生机》,来,送给你一本,”小伙子一边说一边递给我一本杂志。

  小伙子名叫山缇,20岁出头的样子。他说,自己是老挝移民,从小随父母来到纽约。大约6年前,他加入了党。

  山缇旁边的老先生盖博接完电话后也过来找我攀谈。他做了30多年的打字员,退休后就来帮共产党工作。老盖博的办公其实是个收发室,高高的桌台上摆着一尊小小的列宁像,还有两个篮筐,分别存放收到的和即将寄出的信件。发件筐里,一封贴满花花绿绿美国邮票的信件上面写着“寄往古巴”。

  山缇送来了新一期党刊,老盖博要开始忙着给美国各地的会员寄刊物。一包黄纸袋是寄往水牛城的,一个大箱子是寄给洛杉矶的。老盖博说洛杉矶党员多,所以要多给他们一些。“你来得不巧,我们现在正在装修大楼。所以到处乱糟糟的,请别介意。等装修好了,我们的办公条件要比现在好一万倍。”

  温暖和谐大家庭

  一个名叫山姆的年轻人自告奋勇地提出要陪我简单参观一下。山姆介绍,新装修的楼层都是请专业人士设计、按照环保节能标准改造的,装修好之后,八楼中央将有一个玻璃会议室。以美国共产党前主席亨利•温斯顿的名字命名。山姆说:“亨利•温斯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双目失明。但他曾说过‘虽然我瞎了,但我能看到我们党的光明前途’。”参观完8层后,他又带我看了看二层大厅。

  据山姆介绍,过去这栋楼是个法院,地下室曾是监牢,1978年共产党把它买下了,重新装修,作为办公场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转这栋大楼的费用越来越高。苏联解体,一部分党员脱党,总部不再需要那么多空间。于是,党决定只使用7层、8层和2层,其余楼层出租。而今,这栋大楼的市值已经比当年翻了20倍,仅仅租金就足够维持大楼的所有运转费用。

  回到7层,我见到了26岁的黑人女孩谢尔特里丝•麦科伊。她还没有入党,但在共产党总部工作已经三年了,主要负责外联。她说,虽然薪水不高,但工作很开心。总部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目前正在搞一个项目,6月份,她还将组织大约120人去古巴访问。因为美国和古巴的敌对关系,美国人无法获得古巴签证,所以他们会取道加拿大,然后再到古巴。访问期间她们一方面要考察当地的社会发展,同时也会参加当地的劳动,做一次深入的调研。

  我问她:“你为美国共产党工作,别人会怎么看你?”谢尔特里丝•麦科伊说:“曾几何时,坊间有许多反共宣传,有人说共产党吃孩子,有人说共产党要让大家都过上穷日子,这些言论确实影响了许多美国人对共产党的看法。我工作后,有朋友问我为共产党工作是不是非法的,我向他们解释,告诉他们共产党是一个有独立意识形态的政党,我们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我们是合法的。”

  交谈间,我注意到谢尔特里丝•麦科伊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好多书。其中有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怎么办?》,办公室港壁上挂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照片,还有美国共产党副主席贾维斯•泰纳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留影,还有一幅讽刺美国总统布什的漫画。

  我回过头问谢尔特里丝•麦科伊;“你会入党吗?”她肯定地说:“我想,总有一天,我会。”

  美国共产党执行副主席贾维斯•泰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共现在的生存环境比从前宽松了许多,这都是党长期斗争的结果。目前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共产党的分支。登记在册的共产党员大约有5000名,但每月大约都有160名民众通过其网站入党。

  (摘自2007年5月10日《参考消息》)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