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气候变暖非自然波动,温室气体实为罪魁

何小颜 · 2008-07-06 · 来源:乌有之乡
气候问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笔者在6月23日乌有之乡“国际纵横”栏贴出的题为《人类大劫难的阶段性高点直指公元2100年》,有读者跟帖,表示气候变暖非人为因素,而是自然的波动,在此笔者再行反驳。

仅在这数十年间,气候变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显感受到的:夏季的温度越来越高,炎热的日子越拖越长。如果单单按历史上气候的波动性加以考察,归之于自然的作为,的确有漠视的理由。但眼下情况是,科学界已发现温室气体的异常增高,这个事实说明,气候变暖与它难脱干系。而之所以会产生温室效应, 人类应负主要责任。

地球吸收太阳光照的热辐射能, 必须同地表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热辐射能保持平衡。大气中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对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放行, 同时又能截留吸收地球要散发出去的长波辐射, 起到了一种类似温室的作用, 遂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被发现的有近30种, 它们在大气层中比重增加, 就会打破平衡,引起全球变暖, 形成“温室效应”。

以温室气体中举足轻重的二氧化碳为例。至少有15万年,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200ppmv~300ppmv(ppmv指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所占空气体积的比例为百万分之一)之间浮动。但工业革命后, 人类急剧地燃烧、消耗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 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1750年前还处在280ppmv的数值, 目前却急升到360ppmv, 可谓增幅惊人。更令人不安的是: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5年9月17日引述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主席帕乔里的话说,预计到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40ppmv~970ppmv。

如果人类继续按过去那样的方式不加悔改地消费世界能源, 那么在2006年到2026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0.5℃~1.0℃;到21世纪中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翻一番, 增至560ppmv。其温室效应的恶果是, 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5℃~4℃(注意, 在过去的100年间,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6℃);而到2100年,平均温度最高将达5.8℃。

关于2100年平均温度,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其估计还是保守的。2006年5月26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当前的大气模型低估了未来全球变暖的趋势。科学家表示,这些评估结果没有考虑到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加剧的土壤分解以及其他自然进程带来的后果,而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报道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气候变化国际委员会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最多增加5.8摄氏度。但是这一预测结果并没有考虑到某些由于温度上升而引发的反馈机制。例如,土壤的加速分解以及海洋化学性质的变化将相当大地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温度进一步上升。发表在上的两项研究结果,试图利用坚实的数据解释这些因素对全球温度造成的潜在影响。


在第一项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南极冰芯估算了在过去的42万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并以此预测未来的气候——二氧化碳反馈带来的影响。将这些评估结果与气候模型的标准预测结果相结合推算出,两倍于当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使温度提升1.6℃~6℃,并且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7.7℃。研究人员强调,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于许多反馈机制仍知之甚少,并且在预测这些反馈机制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相信这一发现表明,与当前的预测结果相比,人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变化。


在第二项研究中,荷兰Wageningen大学的气候学家则研究了两极的冰芯数据,并重建了从1550年到1850年的寒冷期(小冰河期)期间的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到2100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将使温度上升1.7摄氏度至8.0℃。    

全球地面平均气温上升现状及预测  

年 份

1860~2000年

2006~2026年

2050年

2100年

平均气温上升

0.6℃

0.6℃~1.0℃

1.5℃~4℃

最高7.7℃ 或 8℃

情况也许更显恶劣的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具有滞后效应,工业革命造成的二氧化碳直到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开始发生温室作用。如果真是这样,21世纪的百年中全球气温的上升速度将比20世纪更快得多;并且,大气和海水温度的上升将增加大气层中水蒸气的含量,这进一步引起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从现在就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气温依然会加速上升至少一个世纪。

地球如此加速高热,将必然引发一系列生态灾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4.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7.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10. 特朗普夺岛,剑指中国?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