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领导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

闲言 · 2008-09-03 · 来源:乌有之乡
俄美新冷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当1990年伊拉克大军跨过科威特边境时,萨达姆心中最大的依仗无疑是美苏势力在中东的平衡:谁都不愿意看见对方一强独大。结果他失算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表现出他预料的强硬,中东从此成为美国的后花园。当今年8月7日深夜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发动突然袭击时,萨卡什维利所依仗的,是西方的强硬和俄罗斯的软弱。结果他也失算了,西方确实展现了强硬,但普京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软弱。于是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正式成为了独立国家,其过程已难以逆转。

在实力足以与美国对抗时,前苏联退却了;在国力被大幅削弱,与美国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今日俄罗斯却展现出不惜与整个西方抗衡的钢铁意志。可见,不管在哪一类博弈中,人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领导者。

在南奥塞梯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和西方都演绎了什么叫做“双重标准”: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反对车臣独立,却支持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的独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支持科索沃独立,在实际行动上支持车臣独立,却反对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的独立。科索沃、车臣、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情况大同小异,但俄罗斯和西方却针对不同对象分别采取了不同态度。在这里,没有什么理念的坚持,有的只是对利益的执着。凡是西方支持的,俄罗斯都反对;凡是西方反对的,俄罗斯都支持。反之亦然。这仅仅证明:俄罗斯与西方,在东欧与中亚地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从科索沃到南奥塞梯,事态的发展证明了:在主权、独立等问题上,没有是非标准,只有强弱标准。强者坚持的,就是“正确”的,注定要成为事物的发展方向。强者可以翻云覆雨,可以采取双重或多重标准,并且始终表现得义愤填膺、义正词严;而弱者哪怕是始终坚持同一标准,也仍然会被指责为“错误”,乃至是“犯罪”。有人说,中国不能支持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的独立,因为中国自己还存在台独、藏独、疆独等麻烦。其实,中国不能表态支持南奥塞梯独立的原因,不是自己内部也存在同样的独立问题,而仅仅是因为中国迄今还算不上强国,只能勉强说是经济大国,尤其在台湾问题上还深深受制于美国。如果中国足够强大,美国无力干预台海局势,中国就可以一面支持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的独立,一面坚决反对台独、藏独和疆独,并且在每一个方面都振振有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自圆其说更容易的事情了。

以“人权”等“普世价值”为旗帜,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或支持某一地区独立,冷战后,这已经成为当代世界霸主美国的特权和“专利”。在南奥塞梯问题上,俄罗斯的“僭越”,显然是西方所不能容忍的,但却让其他人看到了世界从此走出“单极”的曙光。凭借两大战略武器,冷战后的俄罗斯开始再次重返强国舞台。这两大利器一是仅次于美国,可以毁灭全球多次的核武库;二是可以左右许多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石油、天然气资源。这是俄罗斯敢于蔑视WTO的底蕴所在,也是它敢于对抗西方的底蕴所在。有此两件重器在手,没有谁敢轻视俄罗斯。但俄罗斯之所以能成为当代强国,还有一枚筹码至关重要,那就是俄罗斯领导者普京的能力和品格——普京凭个人之力,将俄罗斯的优势发挥到了极限,或者说他放大了俄罗斯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许领导者才是最重要的“软实力”。

俄罗斯重新展现强硬,将冷战后形成的单极世界撑开了一条难以缝合的空隙。这个由“美国意志”(虚拟的“普世价值”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一力主导的世界结构,开始有了松动、撕裂乃至崩塌的苗头。仅仅一个俄罗斯,还不足以将国际秩序带向多极,还需要许多国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当中国这样的国家也真正成为强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美国意志”的操纵时,当代国际社会的多极时代才会降临。而在此之前,今天却是中国自冷战终结以来最好的时期,国际格局最接近于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即梦寐以求、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俄罗斯站在前方,中国站在后方或侧面,对面是越来越孤单的美国。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4.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5.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6.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7.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8.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9.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10. 特朗普夺岛,剑指中国?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