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金融危机说明了什么
何秉孟
美国是最近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从美国开始的这场金融危机至少说明了三点:其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规律依然在起作用;其二,美国的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及经济、金融运行机制是极度腐朽和脆弱的;其三,美国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及其模式正在走向衰落。
最近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始作俑者是美国。
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慌乱之余,有关人士也在反思、分析,为什么偏偏一贯标榜金融基本面健全的美国,会沦落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呢?换句话说,全球金融霸主美国最近发生的这场金融危机说明了什么?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规律依然在起作用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进入新世纪,由于IT产业泡沫的破灭,美国于2001年即陷入新世纪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除IT产业遭重创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均遭重创,仅房地产业因30年期购房贷款利率处于60年来的最低点而使住宅销售差强人意。所以,2004年美国从经济危机低谷小有反弹后,形形色色的金融巨鳄们便争先恐后地涌入房地产业,将房地产业作为替代IT产业的新的“淘金场”,仅仅两三年功夫,就构筑起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进入2007年,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所谓“次贷危机”爆发,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从事房地产投机炒作的各种基金、投资公司。去年7月,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基金破产,拉开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序幕。但美国当局为了稳定人心,大事化小,在公开发布的信息中将金融危机淡化为“次贷危机”,加之应对不当,致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终致前不久,美国5家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另两家公司房利美、房地美陷入绝境被美国收归国有,剩下的两家公司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巨额亏损而负债累累、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其他的金融机构也被迅速传染,美林公司因巨额亏损被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破产。
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血脉,因此金融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经济危机。从这一点来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但并没有改变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资本的目的就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一基本经济规律。由之,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一周而复始的轨道上运行。结果是当代每一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都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更大的破坏,对社会资源造成更大的浪费。
美国“健全”制度的真相
美国的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及经济、金融运行机制,并非像美国金融寡头们吹嘘的那么健全,而是极度腐朽和脆弱的。最近被揭露出来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赚钱,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欺骗投资者的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
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被视为“金融市场看门人”,不仅对美国甚至对全球的金融企业握有生杀大权。就是这三家评级机构,近几年来为争夺评级市场份额,捞取巨额利润,背弃评定债券信用度的中立、客观的职业标准,将大批“有毒债券”贴上“优质”乃至“3A”级的标记,同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沆瀣一气,欺诈美国乃至全球的投资者。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中被评为最有价值的181家企业和机构,竟实际背负着388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三家机构为次级债评级的收费是一般公司债券评级收费的3倍,正是通过给包括大批垃圾金融衍生品的次级债评级,自2002年以来,攫取了高达12亿美元的丰厚收入!
美国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为主宰全球,还将这三家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杀手,用债券降级来封杀、毁灭异己:标准普尔、穆迪等长期压低对中国主权信用及中国企业的信用评级;对其盟友德国也党同伐异——当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仅仅因对美国侵略伊拉克说“不”,便将德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在内的一些德国企业的信贷评级降至垃圾,使蒂森克虏伯的股价因此而跌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蒙受了巨大损失!
这一切足以说明,是美国的极其腐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孕育了穆迪、标准普尔等这一类既祸害别人,又害美国自己的怪胎!正是这一类怪胎同华尔街的形形色色金融巨鳄们狼狈为奸、胡作非为,使美国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头8年,就先后于2001年和2007年两次发生经济危机,而且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严重。这对“私有化崇拜”、对“美国崇拜”来说,应该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
为加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还不妨做一点案例的对比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贸易总量下降66%;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苏联,却成功地抵御了这次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强国。1997年,在我们身边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但因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被动摇,我国成功地抵御了这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人民币币值稳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和90年代末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抵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不是因为当时的苏联人或中国人比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人聪明,而是因为有了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新自由主义及其模式正在走向衰落
关于这一点,考虑到有些人喜欢听洋人的说法,我在这里就引用几个洋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或评论。2008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分析世界经济走势的报告中指出:全球主流经济政策正在发生大转变。2008年1月2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刊发的题为《经济史拐点》的文章,更直接指出,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拐点,即全球主流经济政策正在由自由放任转向政府干预。文章还认为,至此,近代全球主流经济政策经历了三次大转变:第一次是,1929年西方经济大危机后,西方主流经济政策由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论转向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理论成为西方经济的主宰。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金融危机和石油危机引发了西方世界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理论失灵,全球主流经济政策由政府干预转向自由放任,也就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成为主流经济理论。第三次是现在,经济史的发展方向将要发生改变,将催生一套新的经济政策,又由自由放任也就是新自由主义转向政府干预。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一文中指出,新自由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政治教条,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他建议美国政府设立金融产品安全委员会,以确定银行和基金买卖的产品是否“适合人类服用”。欧盟委员会以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也呼吁,增加银行在证券等金融衍生品定价信息方面的透明度,终止自由放任以加强金融监管。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一直鼓吹要“金融自由化”的美国金融寡头,在此次金融危机之中,先是由政府接管五大投资公司之二的房利美、房地美两大公司,接着又实施由政府出资70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拯救华尔街一批濒于破产的金融巨鳄,足见政府干预力度之大!海外媒体将美国政府的这种作为讥讽为“社会主义式救市”!看来,这场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推动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全球一体化为基本内容的新自由主义走向衰落。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