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克鲁格曼:对金钱与信任的挥霍

克鲁格曼 · 2009-11-21 · 来源:证券之星
金融海啸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导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1月19日发表专栏文章,总结了美国联邦政府救助金融领域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可行办法,称政府的不当行为是对金钱和公众信任的挥霍。以下为文章摘译: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特别监察长尼尔-巴洛夫斯基(Neil Barofsky)发布了2008年联邦政府对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救助报告。报告核心内容旨在说明联邦政府官员并未试图给予银行特权,尽管这些银行通过救助计划获益颇丰。可以说救助计划是联邦政府送给华尔街一份数万亿美元的大礼,但决策者们因此破坏了其自身的可信赖度,并将经济推向了极具风险的境地。

  对AIG实施救助只是联邦政府救助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主要官员在金融危机期间竭尽所能避免采取任何使华尔街感到惊慌的举措,其中以美国财长、前纽约美联储主席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最为明显。但这些看似保险的做法最终却以破坏经济复苏前景而结束,这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惨淡结果。而修复经济危机引发的失业问题的任务也远未完成,现在就业复苏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公众已对联邦政府失去了信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AIG事件的始末。在泡沫经济时期,许多金融机构从AIG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 swaps),制造了其金融稳定的假象。AIG作出保险政策承诺,当借款人因无力偿还而拖欠债务时,AIG将为银行补足差额。但问题是一旦出现不良状况,AIG并没有足够资金信守承诺。随后的发展我们都清楚,不良状况真的出现了。

  那么,为什么政府要保护银行免于承担由于自身过失带来的后果呢?当AIG薄弱的承受能力充分显现时,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政府官员作出判断,如果任由AIG破产,金融体系将彻底崩溃。这一判断有可能是正确的,所以接下来就如我们看到的AIG国有化,该公司曾经作出的承诺变成了纳税人的债务。

  尽管如此,是否有什么办法来限制那些债务呢?毕竟,如果AIG真的倒闭,银行业必将蒙受巨大损失,所以,让银行承担一部分救助债务看起来是很公平的,换个角度,可以将此当成银行为AIG应该支付给他们的补偿打了个折扣。事实上政府也曾提议银行这样做,但被银行方面拒绝了。然后整个过程就此了结。

  事情可否不这样结束呢?一些评论家主张,既然政府官员无法强迫银行接受较低额度的补偿,不如要么干脆任由AIG破产,要么随他们履行约定的合同。

  当然,这个观点看起来更像是具有华尔街风格的天真想法。主要的金融机构就像是一个小型俱乐部,成员通过共同维持体系稳定来分享利益。自摩根大通(J.P. Morgan)时代开始,在经济危机时期号召占据重要地位的机构团结起来,为了整个行业的大局暂时放弃自身利益的做法就已经非常普遍。追溯到1998年,一个私人银行家组成的团体而非政府担当了筹集资金对对冲基金公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实施救助的工作。

  此外,大型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其与政府之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如果某些机构在危机期间表现自私不顾大局,他们将需为此付出代价。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由于拒绝参加1998年的援助行动而广失民意,人们普遍认为这正是其10年后倒闭的主要原因。

  所以,政府官员本可以号召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进行一个更合理的交易,同时,对那些不积极响应的银行给予“威胁”,提醒其将其名字公布后将给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事实上政府并没有这么做,正如他们没有对2009年初接受救助的银行进行更多控制一样。

  所以,一切如我所讲,那些表面看起来保险的举措如今已把经济推向了一个危险境地。

  由于美国经济尚处困境之中,失业率仍然维持在两位数,我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在促进就业上的支出。此外,银行体系仍然脆弱,信贷也远没有恢复,金融领域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援助。但倘若试着跟一位普通选民谈及于此,你很有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政府只会将更多资金投向华尔街。”

  这就是联邦政府拙劣的救助计划带来的悲剧。或许政府官员花费了过多时间与银行商谈,却忘记了如果想有效地实施管理,必须要拥有公众的信任。但其一系列对金融领域的处理举措,却正是对公众信任的挥霍。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说掩耳盗铃
  3.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6.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7.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8.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9. 刘继明|随想录(20)
  10. 毛主席,为什么反不得?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