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美国金融大鳄嚣张 凌驾司法之上

俞飞 · 2014-07-3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金融危机了犹未了。6月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或与涉嫌违规处理次级按揭的美国银行达成和解协议。检方承诺暂缓起诉,但开出天价罚单,超过去年摩根大通因类似指控所支付的130亿美元罚金。万一谈判破局,无法达成和解,司法部考虑正式提起刑事诉讼。

  “对摩根大通的调查将成为司法部进行其他调查的模板。”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信誓旦旦,他会对引起金融危机的数家大银行彻查到底。“这起案件表明,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小小检察官杠上金融巨头,手不手软,有无难言之隐?何谓缓起诉协议?它究竟是大企业的护身符?还是检方手中的核武器?无不吸引外界好奇目光。

  一、“大”到不会坐牢

  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总统上台,坚持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他的口头禅简明扼要:政府本身才是问题。一语道破时代精神。

  无怪乎,大力解除管制,拥抱自由竞争,美国彻底转向金融资本主义。斯蒂格利茨称为“喧嚣的九十年代”,华尔街如虎添翼,新型金融衍生交易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空前热络的金融市场,一片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势,眉飞色舞的大小投资者,争先恐后投身其中。

  好景不长,2007年金融泡沫无预警破裂,荷包惨遭失血的民众如梦方醒,纷纷将矛头指向金融巨头。没错,大银行就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政府再不出手,铁腕打击,更待何时?

  让人大失所望的是千夫所指的大银行,居然与检方及监管当局大玩法律游戏,风暴圈中从容突围,再度笑傲江湖。难怪哈佛大学破产法女教授沃伦,拍案而起,辞职竞选参议员,她的批评一针见血:“金融寡头,居然大到不能倒,大到不能起诉,大到不会坐牢。”

  《专横的正义——美国检察官的权力》一书中,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戴维斯感慨:“几乎总是不公开行使的检察自由裁量权,让检察官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权力最大的官员。”升斗小民眼中威风凛凛的检察官,对金融巨头不敢耍官威,使手段。堂堂国法遇上银行寡头,总会神奇转弯。

  谁人不知,严打金融巨鳄,投鼠忌器,最怕动摇国本。刑侦预算本来就捉襟见肘,再耗费无数财务、司法、人力资源,真和银行重金礼聘的辩方律师打起官司,缠斗成一团,还不知打到猴年马月。再说,法庭如战场,刑事审判千变万化,检方也不敢打包票必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是有个闪失,阴沟里翻船,唯检察官是问,自家的政治前途也就不问可知了。

  当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一审被判有罪,无奈关门大吉;二审居然神奇逆转,最高法院推翻原判决,表示陪审团获得错误指示,故无法判断安达信罪名能否成立。

  岂不知,今天美国90%以上的刑事案件,双方以“控辩交易”结案,各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做笔交易吧!”成了检察官退而求其次的不二法门。以美国银行案为例,违规处理次级按揭,危害极大,检方提起公诉,师出有名。但几十起同类案件,无一例外以缓起诉收场,没有一位著名金融家锒铛入狱。

  就法言法,传统刑法中,自然人为犯罪主体。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后,追究公司刑事责任被提上议事日程。1909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纽约中央和哈得逊河铁路公司一案,首次认定企业持续并系统性地犯下不法行为,就有理由受到刑法制裁。

  话虽如此,较之个人,财大气粗的跨国金融巨头,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再加上美国检察官实行个人负责制,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美国承认“选择性起诉”原则——检察官不必把所有刑事案件都交给法庭审判,可以有选择地对其中部分案件做出自由裁量,决定不起诉。

  二、一言难尽的“缓起诉”

  随着公诉裁量权的扩大和非刑罚化潮流的发展,追究犯罪和惩罚犯罪不再是公诉的唯一目的,而矫正犯罪,修复法治秩序才是检方首先要考虑的价值。

  体现公诉真谛的缓起诉制度,适用对象突破毒品犯罪初犯、未成年人,1993年扩展到大企业。最近十年,美国司法部麾下检察官,与大公司签署278份缓起诉协议。2007年41份,2010年也有40份。最近四年,至少十家福布斯百强美国公司,签署缓起诉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承认过错、支付罚金、高层配合调查、解雇肇事者(董事长、董事)、进行结构性改革(合规与强制报告制度),任命公司监察人监督企业。检察官单方面决定企业是否违反协议,基本不受司法审查制约。流风所及,英国也开始效仿。

  支持者相信:缓起诉减少诉讼环节,缩短诉讼时间,也降低诉讼成本,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一言以蔽之,缓起诉协议 (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s DPAs)成了检察官手中换取大银行合作,支付天价罚金的神兵利器。检察官在不违背公平正义的情况下,决定暂缓起诉大银行,实际效果比审判更佳,好处多多。

  根据美国法律,公司遭到刑事起诉,会带来严重的附带损失。商誉蒙上阴影,股价应声而落,难以获得贷款,无法投标政府出资项目。最恐怖的是:联邦和各州监管机构有义务暂停公司各项许可证和执照。对于从事特许行业的金融机构,后果不堪设想。

  讽刺的是,法官终审判决,银行民事赔偿金额或许不过数百万美元。如果检方高调宣布起诉,市场不利传言满天飞,银行遭受的附带损失却难以估量。“核武器”——检方起诉,而非法官判决,最能让金融巨头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批评者针锋相对,缓起诉和解协议标准略显模糊,天价罚金效果存疑,检察官执法透明度欠佳,法官司法审查沦为一纸空文。哈佛大学出版社新书《大到不会坐牢:检察官如何与企业妥协》,提醒缓起诉协议负面效应不应低估。

  保守派法学教授爱泼斯坦,为银行家鸣冤叫屈。他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缓起诉骗局》一文,指责检方滥用权力,乘人之危,对企业家趁火打劫云云。

  君不见,缓起诉协议中规定:企业对雇员和高管执行职务的侵权行为负有转承责任。2003年1月,前司法部副部长拉里·汤普森签署备忘录,要求联邦检察官积极运用转承责任,威胁企业家同意签署和解协议:开除不法雇员;同意接受政府严格监管,这样才能逃脱牢狱之灾。

  检方起诉,后果严重。难怪银行家委曲求全,花钱买平安。“缓起诉协议不符合公共利益,文本看起来更像斯大林大清洗审判中的原告自白书。惊魂未定的公司公开认错,低身下气接受惩罚,离谱至极。”爱泼斯坦教授称,“检方不啻集陪审团和法官于一身,发号施令,抵触美国三权分立原则,岂有此理。”

  三、“缓起诉”剑剑封喉

  无独有偶,今年5月,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缓起诉和解协议。承认“密集而广泛地谋划”帮助美国客户逃税100亿美元,同意支付26亿美元罚金。

  想当初,如何处罚拒不合作的瑞信?美国检方绞尽脑汁,精心筹划。《纽约时报》称,美国不打算将瑞士信贷判处“死刑”。考虑到一旦提起刑事指控,监管机构吊销瑞信美国分部的营业执照,控方顺势提出缓起诉协议——天价罚款换取不起诉,不停业。“识时务”的瑞信,最终低下高昂的头,支付巨额罚金,开除3名参与逃税的员工,评估过去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整顿方案。

  风云突变,日前法国巴黎银行涉嫌与苏丹、伊朗等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将是下一家认罪的银行,坊间传言,美国司法部开出缓起诉价码1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必须下台。奥朗德总统不得不亲自出马,向奥巴马缓颊,后者外交辞令回应:“不会干涉司法程序,法律规则不是由政治私利决定的。”

  《纽约时报》称,公众担心金融机构发展得太过庞大,与刑事指控“绝缘”,瑞士信贷认罪一事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英国金融监管局主席特纳勋爵在银行圈聚会上,抱怨在罚款问题上,英国处处向美国看齐,出现“军备竞赛”倾向。

  今非昔比,缓起诉协议暗藏玄机,锋芒毕露,大有一剑封喉之效。套向大银行的圈套越拉越紧,不容小觑。“影子监管者”美国司法部祭出重拳,向全球大银行和跨国公司划出红线:“大而无所不为”注定成为历史。

  衡量一国法治水平,可看司法如何对待底层民众和有权有势者。金融业大到不会坐牢,固然遗憾;缓起诉协议天价开罚,不亦快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