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钮文新:捆绑中国的货币圈套

钮文新 · 2011-05-31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和2008年之前一样,货币越收越多,但实体企业苦不堪言。昨天,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门调查了温州的资金状况,情况很不乐观,大量小企业、微型企业都关门破产了。这样的结果是中央政府在转变经济结构中有意所为吗?也许是,但这个过程太猛烈了。还是那句话,挤掉旧的容易,建立新的难。

 

从报道的情况看,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情况是一样,因为它们纷纷到温州去寻求民间信贷。如果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是转变经济结构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纯属西部地区的云、贵、黔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恐怕跟结构调整就没多大关系了。

 

其实,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央行收紧银根,银监会提高监管标准都将直接作用于银行信贷,迫使银行收缩信贷。这实际是减少实体经济供血,甚至是每一次收紧都是从实体经济中抽血。不管你承认与否,这是事实。

 

但我们看央行的货币市场操作。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基本是两大主体:第一,对冲外汇占款;第二,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替换央票发行,以实现低成本货币操作。按说这样的操作不会过分改变银行流动性。但从货币市场利率最近的走势看,银行流动性确实十分紧张。

 

为什么会是这样?第一,当然有“储蓄搬家”的原因。4月份,4678亿元储蓄流出银行系统。这些钱去哪?不管去哪,它们流入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二个原因恐怕才是要命的因素。“热钱”流入中国后,大量堆积在中药材市场、艺术品市场、贵金属市场等等,总之,哪里有“炒作”的机会,有涨价的机会它们堆积在哪,而根本不进入实体经济。这就有问题了,央行收紧货币,名义上是对冲外汇占款,而回收的货币却是实实在在地从实体经济当中抽血。但是,流入国内的热钱它们又不可能对实体经济构成支持。其结果就是,看货币不少,但企业却嗷嗷待哺。

 

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2006年之后,中国就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尤其到了2008年初,这种情况登峰造极。当时,实业家的抱怨在当年的“两会”上十分尖锐。

 

这就是中国现实。“热钱”流入国内,储蓄流出银行,它们都是为了去“炒”。在中央银行不允许资金总量扩大的前提下,“炒”的资金越多,实体经济越少。而央行只能从实体经济中抽血,却无法减少“嗜炒”的资金。

 

这也难怪央行。货币政策本来就是一个总量政策,根本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但如果一味下去,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从根本上说,这样的现象也是“弱势货币、以制造业为主体国家”的典型痛苦。由于货币弱势,我们根本没有更好的方法阻止“热钱”,只要我们经济增长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这些热钱就会来,而我们的货币却出不去。热钱来是为了“炒”,极易形成各类价格泡沫。而我们以制造业为本,需要的是发展实体经济的资本,而非过于短线资本。

 

这真得很麻烦,“为控制炒作却压死了实体经济”,这就好比“倒掉洗澡水,结果量孩子一起倒掉了”。这是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最大的成本。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现实?尽管我还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现在还给不出“特效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按照现行的宏观经济和货币理论,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需要中国的货币政策必须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需要足够而充分的创新。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