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钮文新:央行的职业病

钮文新 · 2013-10-24 · 来源:钮文新的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应用紧缩货币的办法应对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从来都没有好结果。因为政府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极弱,所以央行为了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往往让民间投资和中国主动性增长动力付出巨大代价。

  中国经济有“过热”迹象吗?没有。中央通过半年多的巨大努力,好不容易才让中国经济露出曙光,呈现出些许回归主动性增长轨道的迹象。中国CPI水平“过高”吗?CPI确实出现了3.1%的增长,但如果剔除季节性因素和翘尾因素,核心CPI涨幅尚不足2%,这高吗?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大吗?显然不是。最近一段时期人民币屡创新高。

  既然如此,中央银行凭什么还要允许市场利率走高?在我看来,基本没有足够的理由,而不过是“职业的病态”。比如,不管其所执行货币政策是松是紧,央行总会告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较为充裕”,但它从不告诉我们“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什么价格水平上’较为充裕”。这是个大问题。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所以,流动性大小和利率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我们的问题是,既然流动性较为充裕,为什么货币市场利率却如此敏感?为什么还会出现“钱荒”?为什么商业银行的实际感受会与中央银行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利率间歇式地走高?我希望中央银行认真学习一些“行为金融学”,更多地用自己的“语言分寸”干预市场,更多地研发出一些控制市场的“心理工具”,而不是花里胡哨的货币“收放工具”。实际上,发达国家真实的货币收放工具非常简单、明了,非常便于市场识别,而市场心理控制工具却显得十分劲道而巧妙。

  多用“心理控制工具”干预,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市场体量越来越大,央行操作的数量十分有限。如果不使用“心理控制工具”,而完全指望央行通过实实在在地货币投放或回笼,那往往过犹不及。中国的中央银行就永远在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管他叫“管数不管人”。每天盯着数据多了少了,变成一只“闲不住的手”;而对如何干预市场心理乏善可陈。所以,我们才会出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的情况,才会想出“砌池子”这等低智商的手段。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砌了池子”之后,推高利率、汇率吸引套利热钱流入,好像唯恐“池子”里面水少。大家说,这是不是病态?

  我还以为央行搞错了一大轮货币政策,现在应当变得聪明一些了,结果没有。比如,连续三次在银行间债市停止公开市场操作,这么大的事,任由市场胡猜乱想,一句话都不说。这是为什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必须“公开、透明”,不操作也得有不操作的“公开”方式。当市场紧缩预期有些“过火”的时候,央行完全可以进行一次1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并明确告诉市场央行不会允许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一切不适当的猜测也就平抑下去了。为什么不这样做?这就是央行的“职业病”,他们希望市场理解过度,希望显示自己的威严、权力,而无视“过火”的危害。

  现在,地方政府可能有些投资冲动,比如最近媒体报道四川出台“新版四万亿”投资计划,今天又有媒体说,各地第四季度大有冲刺GDP的迹象。所以中央银行此时收紧货币,也许是为了抑制政府投资冲动,这也是中央银行长期以来都在关注的动向。但应用紧缩货币的办法应对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从来都没有好结果。因为政府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极弱,所以央行为了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往往让民间投资和中国主动性增长动力付出巨大代价。

  我认为,既然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那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中央政府下达政令,通过进一步减弱GDP考核目标以达到抑制投资冲动的目的,把问题消化在政府系统内部。而不是地方政府“点火”,然后让市场去“灭火”,这不是严重的政策错位吗?所以,只会扼杀民间投资、扼杀中国主动性增长动力的货币政策,请你们也不要冲动。因为你们是总量政策,关乎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不能因为某一个点上出了问题,不去手术割除那个“坏点”,而是让所有领域陪绑,试图仅用“化疗”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可能吗?“化疗”已经让中国经济显得十分虚弱了,现在刚好一点,然后就再上“化疗”,不要命了吗?

  我一直有个感觉,中国中央银行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一切理由去紧缩货币,甚至不计后果。不用说宽松,就连中性他们都受不了,而往往是“为紧缩而紧缩”,所以显得有些病态。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8.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9.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10.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