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老兵回忆毛泽东路遇“亩产万斤”场景:他边笑边摇头

贺文兵 · 2013-12-02 · 来源:长沙晚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主席离开公路来到了田边。公路两旁的田里,到处可见“卫星丘”、“跃进丘”等试验田牌子。毛主席看了一块试验田牌子上写的“亩产一万斤”的“神仙”数字后,边笑边摇头,并弯下腰来,用手抓住了几穗早稻苗架,看了看稻穗的长短和粒数的多少……

  

  1993年,何光国将“毛主席来到龙凤山”这一幕,以《人民心中的丰碑》为题,写成回忆文章,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征文活动,荣获二等奖。贺文兵摄

  原标题:54年前毛主席来宁乡 告诉我们日子会更好

  记者贺文兵

  “将来生产要用机器,生活上要住楼房,晚上有电灯,出门坐车呢!”昨日,在宁乡县城的一个小区,78岁的何光国老人回忆起54年前毛主席对他和乡亲们说的这番话时仍激动不已。“54年来,很多经过的事都记不清了,但毛主席对我们讲的这番话一直刻在心底。”

  听闻毛主席回来了,大家奔走相告

  出生在益阳沧水铺的何光国14岁参军。“因为家穷,没读多少书,但特喜欢文学创作。”何光国告诉记者,因为喜欢写东西,他被特招入伍。在部队的10年间,何光国创作了大量反映军旅文化的作品,也先后入党提干。

  23岁那年,何光国从部队转业到宁乡县东风人民公社(现为龙凤山乡)企石港大队任党总支部书记。“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能见到毛主席,能和毛主席说上话。”

  “1959年6月27日下午4点左右,在当时的东风人民公社境内的公路上,从韶山方向驶来10多辆小车。小车驶下一个山坡后,便停在公路一侧。”何光国回忆说,当天下午天气炎热,早稻已开始钩头散籽,农民正在田间集体劳动。“三四个月前,我们就接到上面的通知,要求我们将通往韶山的公路上沿途农民堆放的柴堆移走,路面整平。”

  当时,当政府要求将路整平时村民对此并不奇怪,知道肯定是有大人物要去韶山,“但没想到是毛主席回来哒。”

  从第二辆车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他站在公路的一侧,环视周围的山水稻田。随即其他人都下了车,站在他的身旁。一下来了这么多小车,周围的群众都投去好奇的眼光,走在放学路上的一群学生更是飞跑着去看热闹。何光国和正在田间劳动的社员们放下农活,也风风火火地赶了过去。

  跑得最快的是黄乐之等几个细伢子,他们很快便认出来是毛主席,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喊着“毛主席!毛主席!”

  “后面的人往前面跑,两边的人往中间跑,屋里的人往屋外跑。人们奔走相告‘毛主席来了’!大家欣喜若狂,一会儿公路上挤满了大人和小孩,平静的山冲顿时沸腾起来。”何光国回忆说,当时毛主席神采奕奕,健步走在沙石公路上。

  站在田边,教导大家要科学种田

  毛主席穿着白色衬衣、灰色长裤,脚穿圆口布鞋,微笑着向人群挥手。这时,毛主席看到公路两旁有许多距离相等、长宽高低一样,外面用泥巴抹得溜光,还用石灰浆写了宣传标语的泥巴堆,便停下脚步问身旁的群众:“这是做么子用的?”蒋清云等几个社员忙回答:“咯叫‘堆肥’,里面是草皮,沤烂后担到田里做晚稻肥料。”毛主席听了,沉思片刻,指着这些“堆肥”对大家说:“草皮堆在公路上,上面抹层泥巴,太阳一晒,泥巴开坼,遇上下雨草皮又会发青,沤不烂咧。”听毛主席这一样说,何光国和社员都连连点头。“要科学种田,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路边政策给人看。”

  毛主席离开公路来到了田边。公路两旁的田里,到处可见“卫星丘”、“跃进丘”等试验田牌子。毛主席看了一块试验田牌子上写的“亩产一万斤”的“神仙”数字后,边笑边摇头,并弯下腰来,用手抓住了几穗早稻苗架,看了看稻穗的长短和粒数的多少,便问站在旁边的黄土塘粮点职工王时醒:“这样的苗架,一亩能打多少谷?”王时醒犹豫了一下回答:“咯样的苗架,一亩能打千把斤谷。”

  毛主席听后,没有肯定他的回答,转过身对陪同的人和在场的群众说:“这样的苗架一亩打不得咯样多谷咧,早稻、晚稻两季加起来能打800斤就不错,就要谢天谢地啊!”“毛主席讲话时左手扬起,用手指分别表示2和8的数字。”昨日,何光国回忆这一场景时说,对下面的浮夸风,毛主席其实心里有数。

  毛主席接着说:“现在我们还没有机械化,还缺少化肥和农药,还没有更好的良种。我们现在靠的还是土杂肥和精耕细作,产量不可能提得很高。”毛主席接着对在场的人们说,订生产计划,要充分留有余地。报产量、办一切事情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事情才能办得好。何光国告诉记者,其实当时的早稻产量亩产还未超过400斤,晚稻产量也不过是400斤左右。

  告诉乡亲,以后日子会更好

  毛主席从田边回到公路上时,一名年近50岁的妇女小跑着向公路赶来。她叫谭桃大娭,新中国成立前吃尽了苦。由于急着见毛主席,她一只脚踩到田里,险些跌倒。毛主席见此情景,忙走过去问道:“没摔伤吧?”谭桃大娭从田里站起来,笑眯眯地来到毛主席身边,亲热地喊着“毛主席”。毛主席和她握手,问她:“生活过得么子样?”谭桃大娭说:“搭帮你老人家,我们现在有饭呷。”

  毛主席听了后,问哪个是村支书。何光国伸了伸头胆怯地回答“我是村支书”。毛主席对何光国和在场的群众说:“光有饭吃还不够,将来生产要用机器,生活上要住楼房,晚上有电灯,出门坐车呢!”

  “听着毛主席这几句话,我的心激动得嘭嘭跳,心里想,要是真的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好了。”何光国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的心情。

  半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汽车启动了,毛主席站在车门前向群众挥手致意。在场的群众依依不舍地望着汽车徐徐驶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之外。

  1993年,何光国将“毛主席来到龙凤山”这一幕,以《人民心中的丰碑》为题,写成回忆文章,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毛主席走过的地方”征文,荣获二等奖。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