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我看《色·戒》:李北方在乌有之乡沙龙上的发言

李北方 · 2007-11-15 · 来源:本站原创
《色·戒》批判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乌有之乡周日影评沙龙
主题:点评李安《色·戒》
嘉宾:黄纪苏(《国际社会科学》副主编)、祝东力(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小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松民(自由时评家)、周国瑾(电影导演)、李北方(《南风窗》记者)
时间:本周日(11月11日)下午2:30——4:30
地点:北大资源宾馆三层1308室    乌有之乡书社
网站:http://www.wyzxsx.com    电话:010-62760856


下面是《南风窗》记者李北方先生的会议发言。


我看色戒:在乌有之乡沙龙上的发言

    先说一句题外话。刚才几位老师点名提到了几个学者,袁伟时啊、茅于轼啊,我要补充一个,算是我刚刚发现的,鼓吹侵略有理的学者。这个人是陈志武,挺有名的一个经济学家,因为他谈经济、金融比较多,我以前看他的东西比较少,最近他有两篇专栏,题目是论西方的崛起不是靠掠夺。他提出,如果靠掠夺就能强大,那么成吉思汗的帝国为什么衰落了,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也衰落了,只有英美一直强大。原因嘛,就是崛起不是靠掠夺,而是靠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但是我看完他的文章,决定他的题目应该改成:西方的崛起不是靠简单掠夺,而是靠有制度的掠夺,或者制度化的掠夺。本质上是一回事。他在文章里提到,英国人用金融制度建立了很多公司,其中就有东印度公司。这个东印度公司是干什么的,大家都清楚,可是他就是不说下去。他还提到,英国靠这种筹钱的制度建立了最强大的海军,称霸世界200年。如果真像他题目说的靠制度就崛起了,要最强大的海军干什么使呢?我很奇怪,为什么要提这个茬,明明就是打他自己的耳光。可见,撒谎是不容易的,说着说着自己都圆不下去了。
    回到这部电影。黄纪苏等几位老师可以说高屋建瓴吧,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对色戒做了批评,我也从中学习到不少。我想就电影而电影地谈一点看法。
    看了这个电影,我确实感觉到华人导演们有点问题。就像去年看黄金甲一样,我相信很多朋友也看过黄金甲。那个电影看完,让人很别扭,老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后来跟我老师聊天,她一下子把问题点了出来:你发现没,这个片子里没一个好人!的确是。整个片子阴暗得很。作品是创作者内心的投射,作品有问题,只能是导演有问题。色戒也一样。
    一部称得上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包含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就算好莱坞大片吧,看过之后大多也是让人神清气爽的。其间表现的大都是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的冲突,最终都是邪不压正的,可以看出来,这是导演在提倡、在弘扬的东西。《士兵突击》里的袁朗说,当善与恶初次交锋的时候,受伤的一定是善。没错,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善会有迷惘、彷徨、幼稚,甚至也有不光彩的一面,这都没关系,文艺作品是可以表现的,无论是出于对历史的负责还是出于对艺术的负责。但是,创作者以什么样的情怀去表现善的这个侧面就成了问题。
    爱国大学生们是不是有幼稚的一面呢?有,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在李安的镜头里,把一群爱国的大学生,包括那个地下工作者老吴,表现得跟一群傻逼似的。而大汉奸倒是风度翩翩,又儒雅又有人情味的。最后,当易先生下令把王佳芝等人处决了,回到家,坐在王佳芝住过的床上,眼泪汪汪,一幅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好像在控诉:这个世道是怎么了,找到一份真爱都这么不容易,好不容易爱上一个,还是要杀我的。搞得他很委屈的样子。所以,李安不是没有悲悯,可是他把他的悲悯都给了大汉奸了。这就有问题了,确实有必要问问,李安到底想干嘛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李安回答了,他是说要让人们重新认识那段历史的。可是历史可以这样来解读吗?我们的回答是不可以,所以要批评。
    刚才几位都对色戒的政治性提出了批评,我非常赞同。依我看,这个电影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性的,说李安完全没有在艺术上有什么探索,恐怕也是说不过去的。有些女士,看过电影之后是有共鸣的,这说明李安在探索一些人性上的共通之处。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士就说,这是个给女人看的电影,她看过之后的感受是,女人不大分得清情和欲的区别。这点上,男人拎得清。
    这就涉及到色戒的卖点,性。我问一个现在在香港的朋友,看了啥感受,他说,很震撼,比A片都震撼。
    人身上是有一部分自然属性的,比如性,不能说它多好也不能说它多坏,但也要面对它的存在。建立个坐标系的话,这一点应该是零。当然,人有更高尚更美好的情感,当然就是正数,也有丑恶的一面,就是负数。
    看过色戒,这两天我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有些作品中,对性的表现与人的更美好的情感是融合的,不矛盾的,而在色戒里,确实冲突的?问题出在哪?
    比如《泰坦尼克》,在学校图书馆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还年轻,那时候还很单纯。看到两个年轻人没认识多久,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去脱衣服,还觉得有点受不了,怎么能这样呢?大鼻子老外咋一点都不含蓄。影片的结尾,船沉了,男人为了让女人有机会活下去,他自己死了,这个时候,爱情就升华了,就不光是性,不光是肉体的事了。所以,女人可以活到很老的时候说,年轻的时候有个人爱过我。不仅是因为两个人干了那个事,还因为可以为了她而放弃活下来的机会。在这里,性和更美好的东西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了。
    可是在色戒里呢,首先那种性关系,最后怎么升华到爱情的,让人不好理解。依我看,易汉奸的行为可以称为典型的玩弄妇女。祝东力老师说,王佳芝这个人物是不成立的,我同意这个观察。总之,结果是王佳芝为了这个丢了性命。即便我们抛开家国大义不谈,王因为性而爱,到最后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不算,拖累了一大堆朋友跟着一块送死,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吧?在这里,性不但和高尚的情感,也和一般意义上大家认知的伦理准则相冲突了。按张爱玲的说法,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你自己可以为所谓的爱“不值得”地去死,为什么要连累朋友呢,对吧。
    这个反差来自哪里?我想可能是相对位置的不同。我打个比方,对于袁伟时这种鼓吹侵略有理抵抗有罪的混蛋学者,我们是要斗争的。但是美国出了个Ward Churchill,911以后他给拉登叫好,说世贸中心里那些人死了活该。结果这个人不久前,大概两个月左右前,被学校开除了教职。好有一比的事情。前些天我遇到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在中国做研究,我问他怎么看待Ward Churchill这种“美奸”。他说美国是帝国主义,对这种人,左派要是要支持的。对类似的事情,不同的反应,是由相对位置决定的。
    回到色戒的历史背景里面。中国人要保家卫国,要杀日本鬼子杀汉奸,这是一种比自然性高的情感,是正数。相反,鬼子汉奸这些人,是负数。如果大家都向自然属性靠拢,表现出来的,一个是倒退,一个是进步,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受到某个异性的感召,最后放弃邪恶的事业,变回一个正常人,这个看着就会舒服些。相反,王佳芝放弃的是家国大义,放弃的是战友的安危,看着就别扭了。
    这种电影为什么会流行呢?我觉得是有个大背景的。过去的主旋律式的文艺刻画太突出家国大义这种正数的情感,以致于否定人的自然属性了。李敖有一句话总结得很精彩,他大意是说,什么样的人是大英雄?那就是女人在不愿意做的时候可以做(专指那个事了),而男人呢,在可以做的时候,他能忍住不做。他这里还是强调人的自然性也就是欲望要服从更高尚的情操的。孔庆东也说过,革命者不是没有七情六欲,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暂时牺牲一下自己的七情六欲。两个说法都是承认人的欲望的,也强调对欲望的克制。但主旋律宣传把人的欲望都给否定了,把英雄们描绘得不像正常人了,看多了大家就都烦了,转过头来对这种只承认人的欲望,别的什么都不顾的东西,也觉得很好了。毛主席强调矫枉必须过正,可能是矫枉矫得过了头,现在又开始回弹了,也许这个趋势持续一段时间,还要出现往另一个方向弹的趋势吧。就说这么多。谢谢。
    补充:李连杰演的电影《陈真》,其中就有表现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的矛盾的情节。陈真是要抗日的,但他爱上了一个日本姑娘。他的爱情遭到了师兄弟们的反对,他维护了爱情,也坚持了跟日本人的斗争,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这部电影时间比较久了,但它没有引起任何人,包括民族主义者的批评。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一、中国是没有什么民族主义情绪的,更不要说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了。在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拍的电影里可以表现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爱情,还可以出现那个黑龙会的高手这样的正面日本人角色。在李连杰的《霍元甲》中,日本武士也是堂堂的正人君子,只有军人是反面的。普通公众喜欢这种电影,所谓的民族主义者们也是接受的,这“狭隘”吗?
    二、为什么黄纪苏、王小东这些人不批评李连杰,却讨伐李安?因为他们走得太过头了,已经走到“逆向民族主义”的道路上来了,走到自我贬低自我阉割的程度上了。
    三、李连杰演的陈真,是个真实的英雄形象,有一身正气,也有满腔柔情。但导演很好地处理了陈真担负的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的关系,使二者很好地融合了,而不是冲突。如果中国的主旋律宣传能够有香港导演的水平,也不至于为李安们创造这样好的一个环境。
    四、《陈真》里面的日本女孩,是不管什么战争不管什么政治的,她知道爱陈真。在一个野兽的国家里,她只是个人,是个小女人。在一堆负数里,这个零是好的。这个形象,中国人能接受,日本人想必也不至于反感。拿她对比王佳芝这个人物形象,我想更能说明我前面谈的问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0.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