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恰同学少年剧组做客乌有之乡交流会

乌有之乡通讯员 · 2007-11-06 · 来源:本站原创
恰同学少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恰同学少年剧组做客乌有之乡交流会

五月的北京,夏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伴随着气温的上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荧幕上的热播浪潮也有增无减。不少高校学生在《恰》剧的感染下,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并通过组织读书会等活动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为了能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电视剧,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与《恰》剧演职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乌有之乡于5月24日举办了高校学子与《恰》剧演员的交流活动。

在交流会的当天,参加活动的演职人员有导演嘉娜·萨哈提,毛泽东的扮演者谷智鑫,蔡和森的扮演者徐亮,孔昭绶的扮演者郭东文。参与这次活动的学生,来自北京各所高校,风华正茂的学子挤满了整个屋子,让人不禁感受到这部电视剧的魅力之大。本次交流会由周国瑾老师来主持。

活动的开始,大家齐声朗读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饱满的热情,激昂的音调,让这首词听起来显得更加振奋人心。“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激情四溢的氛围中,交流会正式开始。

现场气氛极其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言,讲述自己在看过电视剧之后的感受和思考。不少同学谈到了自己在进入大学之后的茫然,面对着身边令人颓废的环境却显得无可奈何,在看过这部电视剧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屈服于这种生活,人生是可以去追求一些崇高的东西的。许多同学都反思了自己的生活,认为青年毛泽东才应该成为他们的人生方向。在谈到“刘俊卿”这个角色时,大家都承认现在的学生中有太多的‘刘俊卿’,应该引起社会的警惕和反思,有个同学还提出我们现在要去‘刘俊卿’化。大家此起彼伏的精彩发言让前来的剧组成员成了旁听者,以至于主持人周老师不得不打断大家的发言,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剧组成员到来的机会,进行问答式的互动交流。

《恰》剧的魅力之大,令许多同学一看再看,有个同学说她都已经完完整整地看过三遍了。在看过这部电视剧之后,有些学校的同学还通过报纸出版了《恰》剧专刊,向全校宣传这部电视剧,还组织本校同学观看。有些学校的学生社团,已经决定把《恰》剧做为他们的指导方向。

《恰》剧的播出,不仅影响和改变了很多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而且还改变了几位年轻演员的人生选择。蔡和森的扮演者徐亮提到,在该剧播出后,有家广告商找到谷智鑫(毛泽东的扮演者),希望让他接一个广告,但小谷却拒绝了。本来演员接广告的事,在演艺界也算不了什么,但是谷智鑫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在今天这个社会中确实是难能可贵。徐亮还提到,以前自己和其他演艺圈里的青年没什么区别,就想多多挣钱,管他是什么剧本,只要能赚钱,就希望有人来找自己。但自从出演了蔡和森后,他变了,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更高的标准,对演什么戏也有了新的准则。前几天,剧中的“陶斯咏”给他打电话,说有个戏找到他,问他想不想演。徐亮说,“你觉得呢?”“斯咏”说,“我觉得你不会去,而且我也不想去。”徐亮说,“我不会去的。”据徐亮透露,该剧的其他一些演员也推掉了不少剧组的邀请,尽管从金钱上来衡量会有不小的损失。

因为要发言的同学实在太多,而时间又太紧,所以主持人在临近结束时,不得不终止了大家的发言。就在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一定要发言,因为我代表着很多同学的期望。”原来这位同学参加了“恰同学少年读书会”,而这个读书会就是因为《恰》剧的播出,一些深受鼓舞的同学在百度创建“恰同学少年吧”后相互认识而组织起来的。这位同学感谢《恰》剧的创作和演职人员,因为正是这部电视剧把一些有理想有追求但却互不相识的同学聚集到了一起。他还说,虽然这样的人现在还很少,但将来能够主导中国进步的必定是这样的一批人。说到这里,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时间过得真快,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活动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中一晃而过。最后,交流会在激情昂扬的集体朗读中结束,这次朗读的内容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6.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0.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