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一封贵州乡村教师的来信

徐本禹 · 2007-11-28 · 来源:新浪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封贵州乡村教师的来信

    今年4月份,我们红杜鹃爱心社组织了20名贵州乡村教师来武汉观摩学习,在为期一周的学习时间里,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和贵州的乡村教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前几天,我收到了我们爱心社宣传部干事刘冬给我发来的一封信,写这封信是原营山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她叫李芝蓉。原来我去贵州时见过李老师,李老师把她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我听后很感动。这次组织贵州老师来武汉学习,我专门告诉志愿者把李老师也带上。我唯一的遗憾是,我们红杜鹃爱心社的力量有限,不能让所有这样的老师都能参加培训。

    去年,我感动于李老师的事迹,在我的博客上写了《“很遗憾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原文如下:

    2006年9月17日,我和志愿者曹建强一起来到营山小学,在营山小学我见到了一位普通而又普通的女教师李老师。

    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乐观、大方、好客。我们在办公室和营山小学的校长进行聊天时,李老师第一个主动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而且笑容满面,说话不时带着幽默。但当我深入地了解她时,更让我对她的这种乐观与执著而深受感动。

    李老师,快50岁的年纪,已经有了31年的教龄,虽然教龄很长,但她现在还是一名代课老师。她说她教师资格证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证件都有,可惜自己命运坎坷。李老师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在当地而言应该是最标准的了)讲述着自己的教书经历,此时我看出李老师的脸一下在红了起来,说话时眼睛不再正视我们,而是慢慢地下了头或望着他处。李老师对我说,她家是在黔西县境内,原本也在黔西县的某个地方教书,但由于黔西县渐渐地清退了代课老师,她就来到了和黔西县交界的营山小学教书。李老师原来是大方县人,她后来和她丈夫来到了黔西县,她说如果现在还在大方县的话早就转为公办老师了,此时她脸上露出了遗憾和悲伤。她悲恸地说,她有两个孩子,在大儿子1岁8个月、小女儿只有47天的时候就离她而去。李老师后来也没有改嫁他人,独自一人把孩子带大。现在大儿子读完初中就没有读了,去外地打工赚钱供妹妹读书;小女儿现在毕节市读高三,今年参加高考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又复读了一年。虽然小女儿没有考上大学,但李老师还是满脸的骄傲,她说,小女儿很爱读书,所以一直让她去读,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让她的大儿子多读点书。从她的言语中可以猜测得到她的儿子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只是为了撑起这个家而选择了打工这条路。李老师一个月有350元的工资,虽然这工资在当地代课老师当中属于高的了,但对于她来说,她一年的工资才够得上她女儿一年读书的费用。

    由于家中已经没有其他的人,加上学校离家有8公里的路程,平时李老师都是早晨七点钟就急忙吃完饭从家出发,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等晚上放学后才能回家。“中午不吃饭饿不饿?”我问,“不饿的。”我想怎么会不饿呢,也许她所说的不饿已经因为一直无法吃午饭而成了一种习惯。

    放了学,我决定送李老师一段路程。在路上,她对我说,她很喜欢教书,学生和家长也很喜欢她。原来在黔西县教书的时候,现在转到营山小学教书后,不少她原来教过的学生家长知道她来到了这所小学,也纷纷把孩子送来让她教。李老师说:“原来是有机会不教书的,到外地打工,一个月也不只争这些钱,很遗憾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很对不起我的孩子,不能让他多读几年书!”此后,李老师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我也无语。

    我送了李老师一段路程后,在一个拐弯处,李老师让我不要送了,太远了。我和建强也没有赶时间回去,就没有再步送李老师。我站在拐弯处望着李老师的身影渐行渐远。李老师每走一步都要回头和我挥手道别,而我也同样挥手让她往前走。当李老师快要看不见我的时候,我看见李老师用手擦了一下眼睛,李老师哭了。望着李老师哭着远去的背影,我在原地顿足了许久,泪水湿润了双眸-----为一位了不起的乡村女代课老师!

     李老师结束在武汉的学习回到贵州后,她给我们红杜鹃爱心社写了一封信,一封发自她内心的一封信。我把原信公布于博客,也算给支持我们红杜鹃爱心社的人一个交待吧!

李老师的原信如下:

尊敬的红杜鹃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同志:

    您们好!

    从武汉回到家里已有十来天了,可我激动的心情从未平静过。学习活动的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诚实忠恳的言行无不感动着我。

    在火车站,看见你们一张张的真诚的笑脸和我们一一握手,平易近人,踏上你们来接我们的客车,心就砰砰的跳不停,随后把我们带进优雅整洁的宿舍,一一交代,然后才离开。我看见桌子上的公文包,学习活动的日程安排,笔记本,苹果,香蕉……我的心又一次被感动,这是我从来没有享受的温馨。

    每天到餐厅吃饭时你们总是要问:“吃的习惯吗?多吃一点吧!”然后还要给我们加上一个鸡蛋或饼之类的……举行开班典礼时,那热烈的掌声和你们真诚朴实的话语,徐老师的贺信更激励着我,因此,更坚定了我继续工作的信心。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探索,把武汉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贵州,带回家乡,认真培养大山里那些求知似渴的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健康的成长,早日改变贫穷落后的山区面貌。

    特别是那天对我的采访,更使我激动不已,回顾工作历程和自己的家庭状况,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我一一回答以后,也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这是爱心社对我的关心, 是你们对一个身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者的公平。学习期间“转递爱心”贯穿始终,你们是那样宽容,那样无私,是那样的理解人心,使我们处处感到温馨,和谐。

    返家时你们不顾自己活动以来的劳累,也不顾第二天繁忙的工作,学习,为我们饯行,一杯杯祝酒,一句句赠言……真是“贵州武汉一家亲”。夜深了还要为我们送行,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吃的,喝的。当我们上了火车找到座位后,你们又隔着玻璃把手伸向我们,一句句叮嘱,一声声祝福,让人感动泪流。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山村面貌,为了大山里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你们想尽办法,不惜一切代价的做出贡献,支持我们。是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切都要从教育入手,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知识是打开宇宙宝库的钥匙。文化知识提高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经济才能发展。说实在话,工作了几年,由于自己严谨治教,的确得到了当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信任,可是比起你们当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就有很多不足了。这次我能来武汉学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徐老师和爱心社对我的关心栽培。这次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学会了很多原来不懂的东西,大大开阔了知识视野,也更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尽管我丰盛年华已过,也要把自己最后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向爱心社的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吧!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sunz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9.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10.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