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红色经典《恰同学少年》引强烈反响

中国青年报 · 2008-02-1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恰同学少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红色经典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 来源:中国青年报 08-2-1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随着红色经典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热播,这篇近代学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度在高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恰同学少年》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

剧中,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高声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场景,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制作精良、思想深刻、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视剧也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一课。教育部安排中国教育电视台两次播放该剧,并通过远程教育网将其送到农村中小学,还专门安排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的学员利用业余时间集中观看。

  各地各高校组织积极部署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观看该剧,使“少年强则国强”的鲜明主题在校园形成一股热潮。西北师范大学利用2007年暑期,在校有线电视台循环播放该剧;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在校园网上对该剧开放视频点播,方便广大师生随时收看;天津外国语学院购置该剧光盘,安排辅导员组织2007年暑期留校的同学集中观看。

  各地高校师生还自发地在校园中对《恰同学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在校报上开辟专栏,连续几个月刊登师生的观后感及相关评论文章。湖南省在湖南省大学生信息港组织了全省大学生征文比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会、北京科技大学新风社等一些高校的社团制作了会刊专版,在同学中广泛发放。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的大学生还纷纷在网络上开辟观后论坛,建立网上评论专题。

  山东大学学生在校报开辟的专栏中写道:青年大学生应当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融入个人前途的追求中去,以国家、民族需要为准线不断矫正个人的发展方向,探寻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力的个人价值实现之路。

  围绕“学生应该怎么读书”、“素质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个人命运应该怎样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青年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青春、追求和理想”等话题,各地各高校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了主题研讨、影评征文和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华北电力大学组织了“循伟人足迹、探求学真谛”加强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西南大学启动了“我们为什么上大学”主题学风教育活动,使“学生以成才为志、学校以育人为本”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南开大学、湖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举办了“立鸿鹄之志、做时代青年”演讲赛。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九成师生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以及网络等渠道观看了《恰同学少年》。该校环境学院雷月同学说,中国正是因为有了一批热血青年,才能从落后的深渊走出来。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们看着母校历史上发生的伟大故事,受到深刻感染,同学们表示,今天的爱国就是用我们的聪明智慧、用我们的双手使祖国更加强大!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恰同学少年》影响深远,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发挥了很好的导向功能。剧中人物引导青年学生要自觉完善人格,增强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同时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恰同学少年》被不少高校学生视为最受欢迎的青春偶像剧。北京大学组织了与《恰同学少年》剧组的交流会,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参加。

    交流会上,同学们用集体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为开始,又以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作为结束。“梁启超先生100多年前提出的论断正在今日之中国找到越来越清晰的回应。”一位学生这样说。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相关链接:恰同学少年剧组做客乌有之乡交流会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8.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9.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10. 双石|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西路军基本解体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