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对21世纪年轻一辈的启示

王延卫 · 2011-10-29 · 来源:人民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著述等身、诗词浩繁,为世人敬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设所做出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毛泽东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非凡高超的政治智慧、博晓古今的渊博知识,与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以及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以下简称《读书生活》)一书是有关毛泽东同志一生读书治学的文章荟萃,独特的视角、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读书侧影。细细品读伟人的读书生活,其中蕴藏的生活哲理、闪耀的智慧光芒,依然激励、感召、指引着我们21世纪的年轻一辈勤于读书、志于探索、勇于实践。

    一、 毛泽东的读书书目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毛泽东坚持读书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他常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1957年他亲笔写信给秘书林克,要他“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表达了其对年轻人多读书的殷殷企望。

    读马列经典,倾注一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惟一能够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后,便始终坚定不移地信仰。从1920年读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开始,在其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地研读马列著作。例如列宁的《哲学笔记》、《“左派”幼稚病》等著作,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延安时期反复阅读。毛泽东读马列著作有以下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毛泽东多次开列干部要学习的马列主义著作目录。近年来,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中宣部中组部推荐的阅读书目仍然保留了许多毛泽东当时开列的著作。第二,发展马列主义、创造新的理论。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比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是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精彩华章。

    读文史哲经,倾注心力。《读书生活》附录了一份毛泽东外出视察前指名要带走的书籍清单,书籍涉及马列著作、文学、历史、哲学诗词曲赋、字帖字画、佛学典籍等方面,毛泽东阅读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他嗜读《二十四史》、《红楼梦》、鲁迅著作,甚至一些杂书(知识性、趣味性的书籍,如《智囊》、《笑林广记》)等也是案头物。他系统研究哲学,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他都反复阅读,他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上批注一万二千字,最长的一条批语达一千二百字之多。毛泽东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求贤问业,钩深致远,思想独炬,把逻辑学与哲学融汇贯通,著就了《矛盾论》、《实践论》等传世名篇。毛泽东对美学、逻辑学、宗教学都有涉猎,《金刚经》《六祖坛经》《圣经》都多次读过。

    毛泽东同志毕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多样性日益凸显,年轻人应当把思想政治学习作为毕生的精神追求,把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深深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保持检察干警的政治本色。此外,网络时代便捷了我们的知识获取,也助长了读书治学急功近利之风,学术商业化、泡沫化、浮躁化现象严重,浅阅读现象盛行。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启迪我们年轻人,要重视回归书橱式的读书治学,沉心静气地多涉猎经典名作,广泛吸取营养,用理论武装头脑、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智慧,未来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二、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读书不知疲倦,废寝忘食。曾经号召干部要“使看书占领工作之外的时间”,常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求别人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此外,毛泽东对读书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值得世人借鉴。

    深入研究、独立思考。毛泽东日理万机、国事繁忙,读书却非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深入研究、独立思考。他常常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鼓励身边同志读书要不盲从,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就底的勇气和意志,同时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比如,毛泽东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他认为《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封建家族的衰落,但是曹雪芹并不反对封建制度,还想补天,说明了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创作发生了矛盾。

    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毛泽东读书坚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为我所用。他读马列著作的根本方法,就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毛泽东多次阅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经济学经典著作。毛泽东嗜爱读史书,善于古籍新解,古为今用。比如他引用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的“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告诫干部做经济工作要有清醒头脑,胆大心细,多思慎行。

    读有字书,读无字书。毛泽东指出,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书”。他注重实践,注重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了解,一生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比如在井冈山时期通过农村调查,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

    毛泽东同志为我们诠释了善于思考,敏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生动范例。年轻人朝气蓬勃,思想新锐、富有魄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艰苦环境中锤炼意志,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深深扎根群众中,拜人民为师,不断提高执法为民水平的水平和能力,让青春和热血在为人民检察事业奋斗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三、客观评价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读书生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公正地分析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中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思想,同时也分析了那些引以为戒的教训。比如1960年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些“左倾”观点,认为社会的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正如毛泽东本人说过的那样:不要把错误引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同时看作是一种财产。

    《读书生活》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提高年轻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延卫)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