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徐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不如更名为“拼死保障住房高价位部”

徐亮 · 2008-03-19 · 来源:乌有之乡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不如更名为“拼死保障住房高价位部”

昨天看了温总理的答记者问,很过瘾,正看的带劲。他的那句“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犹如在耳,令笔者差点痛哭流涕,几乎大叫“总理万岁”。正在这个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新闻,“在全国两会进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住房保障情况接受集体采访时说,最近网上对拐点问题讨论得比较多,我想可能记者朋友们已经注意到了建设部的观点,建设部不主张提拐点问题,但是我们关注房价问题”(《第一财经日报》3月18日)。看完这位大人的妙论,不禁气噎!

该负责人还说了一句让多数中国人都气愤的话:“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该负责人还提出,房地产市场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无耻之论,差点就没说,不仅健康,而且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养活了中国全民,而且养活了我全家,养活了美国和全世界,甚至全宇宙。《第一财经日报》评论说:“最近几年,尤其是2004年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确是在发展,但是不是“持续健康”呢?由于房价和地价高企,各地民怨此起彼伏,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通知和办法都不止一例。如果真是健康而且持续健康,还需要方方面面花那么多力气吗?那岂不是多管闲事?”

同时,另外一份报道让所有“拐点论者”大跌眼镜,“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9%,涨幅比1月低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比1月低0.1个百分点。2月房价继1月份上涨11.3%之后,继续维持高位。”(《新民网》3月18日独家报道)

实际上,中国的房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拐点一片”高歌中稳步上行,“同比上涨10.9%”。而所谓拐点论,不过是无良的经济学家和媒体联合起来唱的一出双簧戏,目的是劝大家抓住子虚乌有的房价“下降良机”,赶紧买房,出手救市,“钱”心发现,改变目前房子销售疲软的状态。如此,“拐点”,不过是一种阴谋而已。

大家似乎觉得这两段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两份报道显示,中国政府可能不会试图压低房价,而只是“防止过快上涨”(参见总理报告)。如果我不是曲解字面含义,这句话可以做如下理解:

1、“防止过快地上涨”,其中含义不言而喻,只要具有初中文化就可以明白,就是“缓慢上涨是合理的”,但是不能“过快”。“快速上涨”也行,但是绝对不能“过快”。什么是“快速”或“缓慢”地上涨?2月份上涨“10.9%”当然也是允许了。

2,还有一种含义是“防止上涨”,无论是“过快”还是“慢”地上涨。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没有什么意义,无论怎么说,除非是口语随便说说,否则不可能是第二种含义。

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地产的话“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这句话可以与“防止过快上涨”互相参照,其意义不过是:

房价一定程度上涨是合理的,但是不能“过快”。

这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价问题语句的真实含义,至于以下的段落:

1、包括住房在内“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2、在“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小节中,说“坚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这些言论不足以推倒笔者的以上第一种含义的推断。政府未来几年解决中国的房价问题绝对不会触犯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即,不是通过降低房价,不通过损害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得。而是通过“发展”解决问题。而这个发展是什么呢?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这个有限供给的手段就是“廉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

即政府绕过目前的调控房价的难题,饶开利益集团,在不损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下,网开一面,另辟蹊径,利用政府手中的公共资源,利用既得利益集团以外多数群众的土地来为这些群众中的“需房者”提供帮助。

笔者在乌有之乡的一篇文章中,鲜明地指出,发改委的思路就是:

“不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使20%的财富在80%以上的人口中转移,即在弱者中向弱者转移财富”(大意如此)。

不幸言中。其经济学水准不过如此。其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狼子贼心昭然若揭。

无论这位发改委高官的“房地产发展健康论”,还是政府报告的“防止过快上涨论”,目的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房地产发展健康论”说的太过直白,充当了一个探路石子而已。无论,多大的报告,有多大的烟幕,真实含义都是“房价一定程度上涨合理”的注解。在这个角度上看,所谓的拐点论,不过是“变着戏法把房价弄到过高以后,稍微再打着折扣,‘早晨三个栗子晚上四个栗子’(朝三暮四)变为‘早晨四个栗子晚上三个栗子’(朝四暮三),把人民当猴耍的闹剧而已”。

如此看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不过是“保障住房高价位”部,和在不触动地方政府、开发商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城乡公共资源建设廉租房、限价房、经济房”部,而已。

老百姓也有盼头,不过资源在政府手里,那就是政府通过掌握“廉租房、限价房、经济房”的权力,控制“廉租房、限价房、经济房”的受惠者。既得到了“亲民”的美名,也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真是一箭双雕。

我也“支、持”。向苍生说抱歉了。社会将继续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中产阶级将在这场房价继续高位运行中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继续其消亡的进程,穷人将分化成“受到廉租房、限价房、经济房恩惠”的“挺他派”和多数没有受到“廉租房、限价房、经济房恩惠”的“继续愤慨派”,而那些地方政府官员、开发商等新兴的资产阶级,将继续微笑,唱着歌,大量奉献出钱,踊跃加入党组织,拥护“代表其经济利益,代表其先进性,代表其文化”的解放思想,与政府友善相处,做好同盟者。你看,也是3月18日的报道,某省省委书记承认,房地产调控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干扰。

这就是全部实质。如果我说了真话,就把我当成是“皇帝新衣”中的小孩吧。他不过是个小孩而已,大家都别把他的话当真。呜呼哀哉。他的真话,比不上张茵的“真话”。张茵敢说,而且还是政协委员,笔者敢说,也是真话,不过穿的是“皇帝的新衣”,只当做小孩玩玩算了。

   On 17 points at 24 midnight, I wrote this article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the Michigan Lake of United States.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4.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特朗普夺岛,剑指中国?
  7.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8.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9. 双石|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西路军基本解体
  10.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