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重庆打黑无后援--网络时政文摘(130)2009-9-15

文摘 · 2009-09-15 · 来源:乌有之乡
重庆经验重庆经验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网络时政文摘(130)2009-9-15  

   

贪官权力期权化 反腐措施跟不上  

重庆打黑无后援 「薄青天」孤掌难鸣  

国庆口号解读  

中央级报纸倒闭敲警钟:大陆报业洗牌时代到来  

维稳之馀要反思  

   

   

东方日报:贪官权力期权化 反腐措施跟不上  

   

内地官场反腐败虽然愈来愈勐烈,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贪官以「期权」方式,用权力谋取私利,待退休后套现,神不知鬼不觉地安全着陆。  

   

内地一些官员在位时看起来清正廉洁,但实际上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一些企业、组织或个人开绿灯、架通道,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提前作安排,为自己事业上的「成功转型」作准备,这种行为被老百姓称为「权力期权化」。由于权力期权化实施过程十分隐秘,较之传统腐败手段更为高明,安全系数也很大,所以愈来愈为腐败分子所青睐,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些官员往往在企业或组织中化身为「顾问」、「高参」,利用自己在位时积累的人脉资源,充当各方关係和利益团体之间的牵线人,一方面轻轻鬆鬆地拿着高得令人咋舌的薪酬,另一方面为各种贪腐丑行搭桥铺路。  

   

譬如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原副局长殷国元,退休后担任上海市土地协会会长,此后直至桉发仍然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仅二○○五年,他就向一名姓江的商人索贿、受贿二千八百馀万元,比在位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位铺路 退休享福  

   

近日,上海市酝酿推出文件,规范公务员退休或辞职后的从业行为。据了解,文件规定副处级或以上干部离职后三年内,其他公务员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有直接关联的企业或社会中介机构等营利性组织任职,也不得从事与原工作有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或其他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活动。  

   

上海当局推出这个规定,主要针对当前愈来愈氾滥的权力期权化腐败。文件用「时间隔离」来切断官员退休或辞职后依靠「影响力」违规谋取私利,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切断贪官们的罪恶之手。  

   

例如,在两年或者三年后,离退休官员的社会影响和人脉资源就一定消失了吗?他们到时候直接或间接经商,当局又怎样对他们加以制约?再譬如,官员本人不得直接、间接经商,那麽他们的直系亲属呢?另外,目前仅有上海等少数地区对此作出类似规定,但若上海官员离退休后到外地注册经商,又由谁来监管?  

   

事实上,很多官员深知官场世态炎凉,为了令自己退出权力舞台后仍然享受「茶不凉」的特殊待遇,在任内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为自己今后办事方便作准备。如此一来,这些官员虽然交出权柄,但仍然能够享受在权力中心时的种种方便和好处。权力期权化,反腐跟不上,这已是中国官场的冷酷现实。  

   

太阳报:重庆打黑无后援 「薄青天」孤掌难鸣  

   

重庆打黑风暴震撼人心,短短两个多月,六名厅级官员以及二百员警被捕或被查,薄熙来下重手,直闯「深水区」,几乎没有打不到的地方,被当地老百姓讚为「薄青天」。然而,重庆战火正酣,各地却冷静观战,按兵不动,也未见京官发声施援,有网民愤愤不平:难道黑恶势力仅重庆独有?全国形不成打黑浪潮,「薄青天」还能撑多久?  

   

据当地媒体报道,重庆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陈洪刚本月八日被双规,这是该市因涉黑而落台的第六名厅级官员,此前,重庆市司法局长、公安局副局长、公安局经侦总队长、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和北碚区副区长等相继桉发被查。另外,重庆警方打黑除恶专桉组已由十四个扩充到二百个,参战警员由三千人勐增至七千人,佔全市警力的两成三。  

   

毫无疑问,这是重庆当局为除恶务尽作出的「大兵团作战部署」,表明打黑进入攻坚阶段,主战场由市中心推向远郊区县,开弓没有回头箭。可以预见,陈洪刚不会是最后一名被双规的「厅官」,重庆随时有更高级别官员因染黑而倒下,不会让人感到大惊小怪。  

   

薄熙来重庆打黑得到举国百姓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成为近期各类媒体的热点新闻和焦点新闻,但遗憾的是,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及警方的态度却十分低调,他们对重庆打黑持光看不练的态度,不作呼应,更没有借助重庆打黑的巨大声势在当地展开打黑行动,为民除恶,扩大战果,并在全国形成强有力的扫荡黑恶势力的政治压力。有人甚至在网上发表奇谈怪论,指摘重庆扫黑是「不顾大局的地方行为」。  

   

渝城战酣 各地静观  

   

其实,薄熙来打黑不仅赢得百姓的交口称讚,也获得北京高层的默许,公安部长孟建柱专门派员看望并慰问重庆打黑主将、公安局长王立军,重庆「打黑影响大局稳定」一说显然站不住脚。  

   

更重要的是,黑恶势力猖獗绝非重庆独有,内地有些地方甚至比重庆还要严重。重庆的打黑经验还表明,只要有黑恶势力肆意妄为的地方,幕后都有司法要人充当保护伞。  

   

过去各地曾有不少「打黑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但因未涉及幕后警方利益集团,所谓打黑只能是煳弄百姓的虚假宣传。重庆打黑之前,官员不遗馀力地标榜社会治安如何好,结果是「不查都稳定,一查吓一跳」。  

   

重庆打黑如火如荼,其他省市则按兵不动,箇中原因除消极等待中央统一部署外,更多的是与封疆大吏缺乏政治勇气和胆略有关。因为掀起打黑风暴犹如社会撕开一道伤口,将黑恶势力与官僚阶层、利益集团和行政单位之间交叉感染、盘根错节的丑恶关係暴露在阳光之下,为官者不仅要接受自身考察,还要为当地政绩「被抹黑」付出代价。  

   

然而,全国不紧随重庆打黑,「薄青天」孤军作战能撑多久?黑势力「保护伞」又怎麽能一网打尽?这些悬念很难从人们的脑海中消除。  

   

   

维稳之馀要反思  

   

还有半个月就是中共建政六十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稳定压倒一切」,防疆独、藏独搞骚乱,防大规模群体性抗争事件发生,防爆炸、纵火、凶杀等恶性桉件,防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工矿灾难发生等,各级政府神经绷紧,公安干警高度戒备,未见欢欣先见紧张。  

   

作为中国人,当然希望「十一」能够平安度过,社会和谐稳定,而执政党在「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维稳之馀,也必须反思:  

   

六十岁以下的人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新中国建立时,也只是十来岁的青少年。可以说,当代中国人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这包括各兄弟民族同胞。  

   

如果六十年来执政党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立权力由人民授予的民主程序以及令权力受到制约、监督的机制,使人民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只服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居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保护,独立思考者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人和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试问社会矛盾、官民矛盾、民族矛盾何至于今天这样尖锐?  

   

如果民众真的有当家作主感受,如果民众对工作、生活感到满意,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民众自然衷心拥护政府,这才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若是相反,维稳措施多硬也难长治久安!(载东方日报)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6.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7.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8. 东南亚的宿命
  9. 刘继明|随想录(20)
  10.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