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财产申报:“国情”即“官情”

法侠也 · 2011-04-15 · 来源:乌有之乡
干部子女财产申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看到中纪委官员在向外国参观者开放的过程中说“财产申报制度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要考虑中国国情”,很多网友都笑得比钻春晚的“小树林”和“苞米地”还开心。大家看看强国社区的专题讨论,就可以得出和笔者标题一样的结论:

  所谓中国国情,其实就是中国官情而已。

  因为在当今的中国人里,无非就分官和民两种人。民的财产根本不怕申报,因为富人大都是政策让他们“先富起来”的,因为不是官,他们正好借申报乃至公示来炫耀一番;而穷人因为没有多少财产,申报乃至公示也不担心别的什么人上门来光顾。所以就财产申报乃至公示而言,民情如何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当然我们要是再积极一点,还可以发现民情是非常或者相当欢迎甚至期盼官员们亮出家底的。因为官员们据说是人民公仆,老百姓据说是国家的主人翁,那么仆人向主人亮亮家底,主人们自然觉得理所应当。而且中国大陆的民众虽然没有吃过官财申报或者公示的猪肉,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这个平的世界,还是很见了一些人家搞官财申报乃至公示的猪跑,知道那确实是防止仆人偷吃乱占的有效招数。因而民情上不但没有任何问题,反而只要一申报进而公示,那就确确实实正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老盼望和新期待耶。

  所以问题的关键只在于“官情”。虽然中纪委官员没有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官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一个经过世界很多国家上百年实践检验的反腐败高招数十年引不进来,也就可以想见我们的官情究竟是怎样的情形了。一些落马的贪官说自己贪腐是“风气使然”,一些贫困县的书记能够“日进万金”,近日又有调研结果披露“一当领导就腐败”,假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10万元”的死刑线来“执法必严”,估计这些年至少要杀掉上万贪官——但终于是上千万甚至数亿元也没有杀。同时我们在官方的相关文件中老是读到反腐败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种灭反腐威风长贪腐气焰的宣言,就更加可以明白中国大陆的官情是怎样阻碍着官财申报乃至公示的实施了。

  拜托相关部门以后在说这个问题的制约因素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老百姓的“民情”扯进来垫背,要准确精当地向世界说明

  官财申报乃至公示制度是否加速实施,一定要考虑中国官情”。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8.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