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让奥巴马屡称“心碎”的创伤

温宪 · 2014-04-22 · 来源:人民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感觉自己已经60岁了。”作为美国伊拉克战争老兵,32岁的尼古拉斯·约翰逊如此感叹。

  约翰逊曾在伊拉克驻扎一年,承担拆除路边炸弹和填埋弹坑的任务。执行任务时,约翰逊需要身着近23千克的防护衣,长期负重工作导致他的脊椎断裂。回国后,因为再也直不起腰板,约翰逊只能打一份领取最低工资的零工。战后创伤综合征令约翰逊痛苦万分,家乡附近的州际高速公路,常常使他条件反射般回忆起弹坑遍布的巴格达机场公路,路边的垃圾标志也会令他联想起伊拉克武装人员的爆炸装置……

  6000多名官兵丧生,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在美国社会留下了永久的伤痕。4月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军事基地再次发生枪击事件,被认为有“行为和精神健康问题”的枪手,曾被派驻伊拉克。胡德堡军事基地是美国陆军现役装甲部队最大的本土基地,其驻扎的官兵多次被轮流派往伊拉克、阿富汗战场。2009年11月,这一军事基地就发生过13人死亡、30多人受伤的特大枪击案。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类似枪击案的再次发生令其“心碎”。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凯泽家庭基金会近日发表的调查报告称,在26万名曾被派驻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军官兵中,超过半数的士兵患病或有精神健康问题。每两人中就有一人说身边战友有自杀企图或实施自杀。超过100万人遭遇人际关系问题并动辄暴怒,这是战后创伤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尽管美国政府设有专门处理老兵事宜的退伍军人事务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兵从海外撤回,退伍军人事务部在人员和经费压力之下颇感捉襟见肘。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奥巴马对类似突发悲剧屡称“心碎”,但美国战争机器的惯性运行仍未停止。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构建似乎对战争有着毒瘾般的嗜好和依赖。美国所实行的志愿兵役制度,造就了一支视战争如职业、执迷于战争血腥刺激的军队。恰如曾多次被派往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军士长肯尼斯·哈蒙所言:“不论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对与错,我们是签了合约的,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得到命令,就得去完成。”

  现在,美国政府仍在不遗余力地把战争老兵渲染为救别国人民于水火的“英雄”,不少美国老兵还在执迷着不无虚妄地“自豪”。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使整个美国社会面对着战争之后的困惑、迷茫与无奈。战争机器的惯性转动仍将继续分化美国社会,反思的良知势必不断与虚妄的执迷发生冲撞,美国社会战后创伤的痛楚将长期存在。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