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高校考评弊病重重?

普通党员 · 2014-08-1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笔者按【当前许多高校在教师资格评定,选拔留任,吸引人才等方面多采用“非升即走”的管理策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不失为选材任用的好方法。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刀切粗暴化,考察角度单一化,行政干预少民主化等诸多问题,使得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

  据清华大学学生刊物《清新时报》报道,4月初,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在外文系通过述职答辩,

  但因为之前签订合同中规定“就职9年未评职称的老师必须离职”,因此,从2004年起任讲师的方艳华如今已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后期限。这一消息被外文系2011届的学生偶然获知,随后帮助方艳华请愿留任的毕业生来信有50多封,并在网络广泛转发及评论。

  大学实行的“非升即走”制度再次陷入争议。

 

  读罢此文,掩卷长思。笔者作为一名在高校混迹的一名草根,实在有太多话想说,现一一道来。个人认为,《清新时报》所报道的”方艳华事件“(以下可简称“方事件”)某种程度上表明:当前许多高校在教师资格评定,选拔留任,吸引人才等方面多采用“非升即走”,“非名勿引”,“非重无采”的管理策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不失为选材任用的好方法。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刀切粗暴化,考察角度单一化,行政干预专制化等诸多问题,使得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

 

  所谓考察角度单一化,即唯教师显性成果,短期成果,能带来学校直接名誉,及当前重大经济效益的学术成果为唯一标准,以此评价老师工作。而具体说来,就是重经(能快速转化为商品产品)轻研(长期苦逼的基础研究),重研(科研产出)轻教(教学活动),重量(SCI水文一大堆)轻质(实际理论价值,实用价值一小点),重结果(你升了吗)轻过程(你苦苦科研了吗)。

  此外,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缺乏对教育社会效益重要性的认知(十年树树,百年树人)和正确合理的多角度评价(对于评价老师,学生也拥有评价权)也在不断带来本应回避的问题。

 

  所谓一刀切粗暴化,即轻视学科发展的不同特点,缺乏因地制宜,多调查,再实行的,服从教育规律为先的科学精神。

  如:过份强调英文SCI论文的重要性,却不知在一些学科中中文论述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更为重要。这些学科如汉语学研究

  (自己的文化最了解,中文文章,中文研究成果,中国本土学者应占主流,中外对此的研究只具有差异性,不能厚洋薄中。

  使用甚至只使用所谓高尖端的英文成果做衡量,有时并不恰当)。又如:基础学科与非基础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研规律并不相同,须有差异化评价标准,都采用过度短期成果的量化来做一刀切式的判断,也非常不妥。

 

  所谓行政干预少民主化,笔者不得不说:大学推出“非升即走”政策,用意是激励教师积极向上,并以此优化教师队伍。

  但其中的执行过程确往往由于行政过度干预化对原有目的进行了不恰当扭曲。笔者此处并非说考核的指标由行政主导制定是完全错误的,而是说需要添加新的监督和管理力量:应当广泛而有效地推行学生参评,教师同行评价和学术共同体评价的规范实施。对参评个人也应做到必要的信息民主化公开,变少数人评价为多数人共同参与,既是对每个老师的负责,也不失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重视各方意见的一次最好实践。

 

  相信合理地改革高校考评制度,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下,与群众的广泛监督,将会发挥众人的力量(从基层到高层),从而使得学术评价逻辑更加完善,并不是一件难事。否则,”高校考评弊病重重?“,极有可能真的“高校考评弊病重重!”。更可怕地则由此造就而出的功利性学术氛围。笔者有理由相信:这将是每一位社会人所不愿乐见的。

 

  PS1:我们真诚希望“方事件”少发生,不发生。也祝愿方老师一路走好:您是一个好老师,也有一群好学生,值得骄傲。

  PS2: 在对“方事件”的整个探寻中,我们注意到在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中方老师口碑不错,而麻烦的就是校方对此重视却严重不够,还好问题最终解决。而在如海的“方事件”信息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各方报道中的这句话:“首先要感谢这批学生站出来为一个即将被学校淘汰的老师说话,如果没有这一行动,估计校方已经忘了,对于评价老师,学生也拥有评价权。

  PS3:给出一篇“方事件”报道的文章,关心的朋友可以继续看看这个链接: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ping/2014/07/324724.html。更多关于“方事件”的信息,可见搜索引擎。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