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金融帝国》:简介及目录

迈克尔·赫德森 · 2008-09-2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作  者: 迈克尔·赫德森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定    价: 48元

   

售价:38元(人民币)  

   

·去乌有之乡淘宝店,通过支付宝  

·我已信任乌有之乡,直接联系  

  • 字  数: 460000
  • 版  次: 1
  • 页  数: 442
  • 印刷时间: 2008/08/0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802117266
  •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
 
  这本书的出版很不容易,而且给作者带来很多麻烦,许多大学都不敢让他任教,作者其他作品的出版也一直受到正统经济学家的抵制。本书的日文版本来已经签好出版合同,但是在美国外交界的压力下,合同不得不取消。
  这是一本比《货币战争》还要好很多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崔之元
  迈克尔·赫德森的这本辉煌的具有毁灭性冲击力的著作将引起正统经济学家深深的不安和愤怒的反击。古典经济学家不喜欢人们提起帝国主义的丑陋现实。赫德森是当前世界上少数几位用令人吃惊的角度看待老问题的经济思想家。
   ——世界畅销书《第三次浪潮》和《财富的革命》的作者 阿尔文·托夫勒
  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是综合分析资本帝国主义在列宁之后采取了哪些新的和不同的形式的第一本书。
        ——哥伦比亚大学 特伦斯·麦卡锡(Terence McCarthy)教授
  在全球化的今天,货币代替枪炮成为战争的主角,其造成的后果比真正的战争更加血腥和残忍——许多人被洗劫后还浑然不觉。本书将帮助我们了解那些触目惊心的内幕,帮助我们更透彻地洞悉这个时代的黑暗与危机,让我们从麻木不仁和被欺骗的状态下觉醒。
  ——中国传媒人联盟特约观察员、凤凰卫视·凤凰博报特约顾问,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证券报评论主编时 寒冰
  由于金融知识成为技术门槛,使有机会与大洋彼岸金融帝国打交道的金融权贵们,可以因为具备所谓开放意识和国际化能力而得到资源和晋升,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但是却牺牲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局面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场噩梦。对于希望跨越金融技术障碍从而擦亮眼睛的人,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引路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曹建海
  本书有着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为研读世界金融形势,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分析国内金融现状提供了战略性思维。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互动业务部副总经理 周志文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梳理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世界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举动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国际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持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顿森林机构从其创建始在美国经济外交官的坚持下留下的结构性错误。
 
作者简介
 
  迈克尔•赫德森是美国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1960年代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安达信公司做国际收支分析,此后一直活跃在华尔街,为很多金融公司作咨询服务。同时也先后在多所高校教授金融课程,现在是美国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他出版了大量的论述美国金融统治地位的著作,包括《超级帝国主义——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全球分裂》和《贸易、发展和外债》等,而且是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和美国等国政府以及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的经济顾问。他也是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丹尼斯∙库钦奇的主要经济政策顾问。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跌入美国金融战略陷阱后,他又频频访问这些国家,他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帮助普京政府摆脱了金融危机,扭转了俄罗斯危局,值得中国高度重视。
 
 
-----------
 
目  录
  译序
    美国金融霸权的四人支柱
    美国金融霸权的辅助性安排
    怎么办?
    赫德森对俄罗斯普京政府的政策建议
  第二版序言
  引论:美国金融帝国
    美国经济外交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两难
    美国战后“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规划
    美国进入将其国际收支推向赤字的冷战
    美国金融帝国的新特征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如何成为实力而非弱势的源泉
    新型帝国
    当今的金融不稳定与20世纪20年代情形之比较
    世界脱离美元化走向金融自主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 美国世界秩序的诞生:1914——1916年
    第一章 政府间债务的缘起(1917——1921年)
    第二章 1921——1933年间世界平衡的崩溃
    第三章 美国拒弃世界领导权
      罗斯福会见胡佛讨论债务问题
      法国拖欠了债务而英国只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
      麦克唐纳和赫里欧访问华盛顿
      为伦敦会议做准备
      罗斯福的“炸弹”炸碎了伦敦经济会议
    第四章 1941——1945年年间的租借法案和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五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
    第六章 孤立共产主义阵营
  第二部分 美帝国的机构
    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战略
      世行从重建借贷向开发借贷的转变
      世行的运作如何偏向于援助美国
    第八章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帝国主义
      美国对外援助的军事化
      援助接受国对美国贸易和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的军事开支如何扰乱了其国际收支和援助项目
      粮食援助如何促成了农业依赖
      粮食援助如何有助于美国的国际收支
      对外援助与冷战地缘政治
      第三世界的美元债务问题
    第九章 关贸总协定与双重标准
    第十章 通过IMF取得的美元支配地位(1945——1946年)
      英国如何遭受了毁灭
      为防止竞争性贬值而稳定货币
      固定货币平价如何导致了英镑的高估
      美国如何设定份额
      IMF早期贷款运作的边缘性
  第三部分 货币帝国主义与美国财政部的美元标准
    第十一章 以其他国家的资金为美国的战争融资(1964——1968年)
    第十二章 从破产得到的权力(1968——1970年)
    第十三章 以货币危机完善帝国(1970——1972年)
      美国违法的纺织品配额引来外国的报复
      欧洲威胁要进行金融与贸易报复
      1971年夏天,美元危机迫使欧洲汇率上升
      1971年8月15日及其后果
      欧洲在1971年秋的崩溃
    第十四章 1973年春季的货币出击
      美苏共管?
    第十五章 货币帝国主义:21世纪
      美国的“粮食帝国主义”对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国国库券本位中隐含的货币帝国主义
      结  语
  附录1 迈克尔·赫德森博士在俄罗斯杜马的证词
    俄罗斯是个债权国,这正是它的问题之所在
    建立卢布租金,稳定俄罗斯财政
    俄罗斯是否不得不清偿其所负外债?如果是的话,俄罗斯以什么样的条件清偿
    结  论
  附录2 俄罗斯如何才能建立更可行的金融和财政体制
    西方的金融建议是如何让俄罗斯变得穷困潦倒的
    货币、信贷体制和政府债务
    货币主义者对政府支出的攻击
    俄罗斯1990年的紧缩计划:美国最后的冷战胜利
    信贷、价格、就业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混淆了国内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
    维持卢布稳定如何补贴了资金外逃
    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的必要性
    俄罗斯导向的财政体制将如何促成有利于增长的银行体制
  附录3 俄罗斯国内寡头与美国垄断资本——迈克尔·赫德森访谈
  附录4 美元霸权与美国对外战争融资
    美国如何使其他国家为其对外战争买单
    美国的免费午餐,欧洲和亚洲的买单
  附录5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私有化的长期发展动力
    后苏联盗贼统治下的私有化
    金融部门推动私有化的动机
    私有化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
    启蒙运动和经典经济学的精神被逆转
    神话和现实
    有没有出路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4.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7.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8.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9.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10.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2.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3.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4.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