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用自由打败自由(五)

cnx007 · 2011-09-06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用自由打败自由
  ——对《通往奴役之路》的批判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哈耶克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话:
   试图指导私人以何种方式运用其资本的政治家,不仅是其本人在瞎劳神,也是在僭
  取一种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地授权给枢密院和参议院的权力;由一个愚蠢和专断到幻想
  自己是适于行使这种权力的人掌握它,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前面说过,哈耶克在精神上没有超出亚当斯密一点。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笼括了至今一切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精神内涵。但是,亚当斯密的批判对象是封建资本主义,所以,一切封建资本主义在自由主义面前都是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包括苏联。
  
  哈耶克想要批判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亚当斯密没有机会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哈耶克虽然有机会,但好像也没有看过,或者看过根本就没有搞明白。实际上,哈耶克批判的还是封建资本主义。
  
  哈耶克引用的亚当斯密的这段话,明确的指出极权的不可靠性。也就是说,打倒了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就是人类的最高境界,是终极形态。马克思主义坚决的否定了这一点。但是,人类历史的实践出人意料又不出意料,后来者居上,世界上最先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竟然是从封建农奴制度过来的苏联。这必然导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并走上了和资本主义勾勾搭搭的修正主义,以致后来崩溃。这是意识形态的倒退,是物质主义的前进。
  
  资本主义的单纯自由主义和纯粹物质主义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不仅要继承资本主义的自由,更要否定资本主义的自由,不仅要创造资本主义里丰富的物质,更要否定资本主义的单纯物质主义,这才能够替代资本主义。
  
  当然面对不同于亚当斯密的时代,哈耶克还是有发挥的余地的:
  1、形形色色的集体主义,如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它们想要引导社会努力所要达到目标的性质的不同。但他们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则在于他们都想组织整个社会及其资源达到这个单一目标,而拒绝承认个人目的至高无上的自主领域。
  
   哈耶克将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视为集体主义的不同表现,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组织整个社会 及其资源来实现单一目标。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的单一目标在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是不同的。
   共产主义的单一目标是实现无阶级社会,法西斯主义的单一目标是实现种族单一社会;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阶级、消灭贫穷来实现,法西斯主义是通过消灭肉体消灭其他民族来实现。
   实现单一目标在个人主义里是反对的,也就是说在个人主义里,目标是多样化的。这无疑和效率是有冲突的。
   亚当斯密错误的认为效率和自由主义是成正比的,而哈耶克认识到了效率和自由不会总是成正比,有时候甚至成反比,但是哈耶克认为为了自由即使降低效率也在所不辞。
   哈耶克进一步分析:为了实现共同目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伦理准则”。接着哈耶克又证明了不可能出现完整的伦理准则。
   哈耶克在自己给自己创造集体主义和共同目的的界限,然后自己证明这个界限的不存在。显然,哈耶克的目标不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不是法西斯主义的目标,因为这两个社会形态都确确实实存在过了。而不是哈耶克证明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2、对我们而言,根本点在于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完整的伦理准则。根据一个单一计划指导各种经济活动,这种企图将会引起无数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由一个道德条规提供,而现存的道德根本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况且对人们应该做些什么也根本不存在一致的看法。人们对这些问题,要么不会有明确的看法,要么有的就是相互矛盾的看法,因为在我们生存的自由社会里,根本没有必要考虑这些问题,更没必要对此形成共同的意见。
  哈耶克认为现在没有这种完整的伦理准则,就否定以后也不会有,认为整个人类现在不会有一致的看法,就否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会有一致的看法。
  
  哈耶克在肯定了个人主义导致的不同目标以后,马上就又开始讲述不排除社会目标的认可:
  3、这种观点并不排除对社会目标的认可,或者更确切地说,对个人目标的一致性的认可,这种一致性使人们为了追求的目标联合起来成为可取之事。
   尽管哈耶克从个人目标出发,然后达到社会目标,但这和社会主义里的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异曲同工,认为没有个人的认可,共同目标是没法实现的。即使是暂时的通过,也无济于事。
  
   目前值得讨论的是,在人口众多的国家,或者在地球村时代,有多少人认同通过追求共同目标实现个人价值,有多少人认同通过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共同目标。这个人数的多寡,决定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分歧和成败。
  
   认同个人自由主义的可以选择西方,直接移民,欧洲和北美的个人自由主义确实已经发展到极致;认同集体平等主义的可以选择东方,比如中国。
   至于如何实现移民,最好的办法是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直接开放,自由移民。
  
   哈耶克还看到了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
  4、民主的议会在贯彻似乎是人民的明确授权方面的无能为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民主制度的不满。议会渐渐被视为“清谈馆”,不能或无力贯彻他们被选出担负的任务。
   自由民主的议会毫无用处,政府也会成为摆设。所以,才有了议会经常面临被解散的危险,政府经常面临关门的窘境。
   那到底是谁在解散议会,让政府关门呢。
   哈耶克也给出了答案:
  5、人们越来越相信,倘若有效的计划要落实的话,管理必须要“与政治分家”并交由专家——常设的官员或独立自主的机构——掌握。
  
   哈耶克给出的这个答案,一定会让认真读他的这本书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哈耶克绕了一圈,从自由到民主,从民主又到了独裁。哈耶克认为管理必须否定民主,而交由专家掌握。这是不是太滑稽了。
  
   从上面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哈耶克自己用自由打败了自由,也就是说,用自由推导出来的有效管理是独裁,而不是民主。
   就是现在有的学者也已经分明的指出,自由主义者当政的必然下场就是独裁。为什么?很简单,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个人主义是以自私至上,是天经地义的,是法律保护的,这样的人如果当政,必然是为了个人及其盟友而制定法律,运用法律,包括一切利益的分配,一切灾祸的避免。等等。
   一个自私的当权者,就是独裁者。
   一个自由主义的当权者或者政府,无论喊着多么好听的民主、普世、人权,都是口号而已,他们只能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
   所以,要给独裁者重新下定义,真正的独裁者,一定是自由主义的当政者,而为了平等主义的当政者,即使是集权,也不能叫做独裁。
  
   哈耶克描述到民主和效率的关系:
  6、:‘我们正生活在经济混乱中,只有在某种独裁领导下,我们才能摆脱这种混乱。’
  7、在1933年以前的一些时间里,德国已经达到一个实质上不得不实行独裁统治的阶段,记住这一点是重要的。那时没有人会怀疑,当时的民主己经破产,像布吕宁这样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者,也不再比施莱歇尔或冯·巴本更能进行民主统治。希特勒无须摧毁民主;他只是利用民主的衰败,在紧要关头获得许多人的支持,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虽然憎恨希特勒,但他仍然是唯一一个足够坚强的能有所作为的人。
   民主不仅可以影响效率,而且还可以让人失望透顶。
   民主不仅失望透顶,甚至残暴无情:
  8、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我们绝不能忘记,在一个专制统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见,在一个非常整齐划一的政府和一个教条主义的多数民主的政府统治下,民主制度也许和最坏的独裁制度同样暴虐。
  
  比如苏格拉底就是死于民主的。
  
  哈耶克也非常清楚,一个教条主义的民主政府,犯下的罪行比最坏的独裁制度同样暴虐。
  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原因有二:  
   第一、为证实神谕而得罪了一大批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引起他们的反感;   第二、 在法庭上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自梭伦改革以来,雅典民主制不断完善,逐步进入黄金时代。可悲的是,赋予苏格拉底以理想和信念的雅典制度和精神,在时间的流逝中不知不觉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时局的动荡、社会的腐败,使进入哲学反思的苏格拉底痛心疾首。他决心做一只牛虻,去蛰醒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然而事与愿违,一方面病入膏肓、失去理智的雅典政府不敢承受舆论的尖锐刺激,一些为名誉地位考虑的执政者利用这一制度的致命弱点而控制、操纵了它,使之成为绞杀异己的疯狂机器;另一方面那些正直善良的雅典人,出于维护民主制心切,出于对苏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点的做法的不理解,把苏格拉底当成雅典政府的敌人。   
  这就是公元前39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的原因。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民主制,开庭前,每个陪审员都分得两块小金属牌,一块上面铸着“无罪”,一块铸着“有罪”。经过法庭辩论和举证后,陪审员选择其中一块金属牌投入铜罐,统计结果出来,第一轮投票以280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由于苏格拉底坚持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一些原本同情他的陪审员最终也改变了主意,第二轮投票以360票对140票处死了本邦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写到: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
  
  在这一章的最后,哈耶克提醒到:
  9、如果民主制度决定了一项任务,而这项任务又必定要运用不能根据定则加以指导的权力时,它必定会变成专断的权力。
  到了这里,我们就分明感到哈耶克将自由、民主、独裁、专断等等都搞的混乱不堪了,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也不知道用哪只手打的哪边的耳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哈耶克将民主看做自由的衍生物,这是错误之一
   第二、哈耶克的自由民主导致了对效率的破坏,
   第三、哈耶克将独裁和自由绝对分开;
   第四、由于以上原因,哈耶克将效率放弃,
   第五、哈耶克将民主这个手段,视为最高的政治目标。导致,民主制度如果想有指导意义必然变成专断权力。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5.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6. 子午|韦东奕的半边牙与陈景润的肺结核
  7. 一座小院
  8. 董小姐蒋小姐之后,重新审视高考
  9. 有钱打仗,没钱收尸!
  10. 伟人与小人:一面照出百年兴衰的镜子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