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摘录(二十七)待续
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产物;……——恩格斯(1880年1月至3月上半月)
130,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恩格斯(1880年1月至3月上半月)
131,从收入来源寻找社会不同阶级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把分配关系放在首位,而分配关系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结果。这个错误马克思早已指出过,他把看不见这种错误的人称为庸俗的社会主义者。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这部分或那部分社会生产资料,把它们用于私人的经济,用于出卖产品的经济,——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同没有生产资料、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阶级的基本不同点。——列宁(1902年11月1日)
132,“消灭阶级”是什么意思呢?凡自承为社会主义者的人,都承认社会主义的这个最终目的,但远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这一目的的意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1919年6月28日)
133,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个集团可以靠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为生,可以把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攫为已有。——列宁(1919年12月5-9日)
134,通常所说的阶级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说,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全部土地,那就有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工厂,拥有股票和资本,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这些工厂里做工,那就有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列宁(1920年10月2日)
135,在世界资本主义环境下,俄国的解放是不可避免的。暂时还不知道的只是力求解放的社会力量将形成一支怎样的合力。主要社会力量有下列三种:(1)保皇派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进步党、立宪民主党和一部分十月党的资本家和一部分地主);(2)资产阶级民主派(农民、小市民、知识分子等等);(3)无产阶级。
这三个阶级中的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本阶级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路线进行活动(当然,我们所讲的只是群众的活动)。将形成一支而且只可能有一支合力。——列宁(1914年5月24日)
136,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同那些忘记了阶级差别而谈论一般的生产者、人民或劳动者的人作过无情的斗争。凡是稍微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在所有的著作中总是嘲笑那些谈论一般的生产者、人民、劳动者的人。一般的劳动者或一般的工作者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握有生产资料、全部心理和生活习惯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小业主(他们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或者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心理、同资本家对抗、对立和斗争的大工业中的雇佣工人。——列宁(1921年3月8-16日)
137……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一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列宁(1897年底)
138,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关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1937年7月)
139,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12月-1848年1月)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