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摘录(四十五)待续
267,至于我们共和国内部的政治状况,则我们必须先精确地研究阶级关系。近几个月来,在这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剥削阶级反对我们的新的组织已经成立了。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要消灭阶级。站在剥削阶级最前列的是大地主和工业资本家。在这里,破坏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它在几个月之内,有时甚至在几个星期或几天以内就能彻底完成。我们在俄国已经剥夺了剥夺者——大地主以及资本家。在战争时期,他们没有自己的组织,他们只是作为国际资产阶级军事力量的走狗而进行活动。现在,当我们击退了国际反革命的进攻以后,俄国资产阶级和俄国一切反革命政党都在国外建立了组织。散居在国外的白俄有150万或200万人。他们差不多在每个一国家里出版日报,所有地主的政党和包括社会革命党人及孟什维克在内的小资产阶级的政党,都与外国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足够的金钱来维持出版物;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外所有我国过去的政党都已经结成一气,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国外的“自由”俄国的报刊——从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起到最反动的保皇党人的止——是怎样在为大土地占有制辩护。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易于完成我们的任务,因为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敌人的力量,他们的组织状况以及他们营垒中的政治派别。另一方面,这自然也增加我们工作的困难,因为这些俄国反革命流亡者正竭尽全力在准备同我们作斗争。这种斗争再一次证明,统治阶级的阶级本能和阶级意识一般仍然比被压迫阶级的阶级意识强烈,尽管在这方面俄国革命比过去的一切革命都做得多。——列宁(1921年7月5日)
268,我们要争取平等就是消灭阶级。因而也要消灭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这正是我们的目的。工农之间还有阶级差别的社会,既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解释社会主义这个字眼,是可以把这种社会叫做社会主义社会的,但这是一种诡辩,是字眼上的争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争论字眼是没有必要的。有一点很清楚:只要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还存在,我们就谈不上平等,就不能不加以防备,以免帮助了资产阶级。农民是父权制时代的阶级,是由几十年几百年的奴隶制培植起来的阶级;农民在这整个期间一直是小业主,起初从属于其他阶级,后来在形式上是自由和平等的。农民是食品的私有者和占有者。——列宁(1919年5月6-19日)
269,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旧社会之间并没有一道万里长城。革命爆发的时候,情形并不象一个死的时候那样,只要把死尸抬出去就完事了。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列宁(1918年6月4日)
270,资产阶级社会的死尸,正如我有一次指出的。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到地下的。被打死的资本主义会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败坏空气,毒人我们的生活,从各个方面用陈腐的死亡的东西包围新鲜的、年轻的、生气勃勃的东西。——列宁(1918年8月20)
271,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了,但它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不能一下子消灭的,还会有不少的留恋过去。——列宁(1919年3月12日)
272,我们摧毁了资本主义机关,但是还存在着一种支持资本主义的力量,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我们愈坚决地摧毁支持资本主义的机关,而另一种支持资本主义的力量即习惯的力量就表现得愈明显。干得好,机关是能一下子打碎的,但是不管干得怎么好,习惯是永远不能一下子打破的。——列宁(1919年5月19日)
273,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必须重新教育千百万农民和小业主,数十万职员、官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使他们大家都服从无产阶级的国家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战胜他们中间的资产阶级的习惯和传统,……
——列宁(1920年4—5月间)
274,我们要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常规,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的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我们要逐步地坚持不懈地实行共产主义纪律,推行共产主义劳动。——列宁(1920年5月2日)
275,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12月—1848年1月)
276,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人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并且为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列宁(1918年3—4月)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