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在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后,身处狱中这一特殊的环境和时间,由于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信仰,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何种道路,但是,出于冀望革命队伍的成长壮大,对革命队伍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把自己的一点点心得,通过国民党而传递出去,才是写作《多余的话》的动因。
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字里行间,看出来革命选择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从而能够对革命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的意义,那我们对《多余的话》就基本能够读懂了。那些铺垫,年轻的迷茫,投身革命而被选择作为主要领导,领导的力不从心,以及革命队伍中那些自以为是的领导者给革命造成的巨大伤害,从而告诉我们,革命必须选择正确的领导人,能够预见到革命航船前的暗礁和避免给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可惜的是,苏联人没有读懂,所以苏联选择了错误的领导人,苏联的社会主义红旗不得不从红场凄然坠落,革命失败,人民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革命者永远保持革命的操守,也是《多余的话》告诉我们的。那些道貌岸然的革命的投机分子,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背叛信仰、革命,也是极其容易的。而革命者保持操守的唯一途径,就不能够做“文人”,必须投入到人民大众的怀抱中去,为了人民的解放失业献出自己的满腔热情,才能做到不脱离群众。
革命者仍然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作者在字里行间告诉我们的。由于身体的阻碍,耽误了许多工作,瞿在文章似不经意的道来,给我们后生晚辈的教育,就是身体有时候就是第一位的,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你就一事无成。
革命队伍,永远不能够开除掉追求革命的战友,也是瞿告诉我们的,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由于能力的原因,不适合领导的可以做参谋,甚至可以给你摇旗呐喊。那些动不动就将战友开除出革命队伍的领导者,基本上可以认为他们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有的可能就是投机革命的阴谋家,是必须时刻要提防的。
革命队伍,需要革命的文化作为指引,那些能够做人民群众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文化作品,需要革命者认真学习探讨,那些能够引领革命者认清形势的作品,需要认真学习。为什么要革命?革命的真谛在《阿Q正传》的阿Q、《安娜·卡列妮娜》的安娜身上去找。被压迫者才需要革命,压迫者希望你们永远不要革命!永远当奴隶!
作者在最后告诉革命的同志,他没有也永远不会叛变革命,那清白的豆腐,就是他心向往革命的见证。从瞿秋白“此地甚好”从容就义来看,他实践了自己的信仰!
正是由于有千百万个瞿秋白那样的坚定革命者,中国才摆脱了从1840年开始的一百多年被外族奴役的命运。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