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建设“文化中国”迫在眉睫——“钉子户”风波再思考

一道闪电 · 2007-04-03 · 来源:本站原创
重庆钉子户事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为什么“钉子户”能惹出那么大的风波?群情激愤,很多网友已经把钉子户看作是抗暴的象征,当作流血捍卫宪法、捍卫中国的英雄。明明是为个人私利作“钉子户”却变成了国家英雄,甚至有网民讨论还要不要中国,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在的中国是个泛政治化的国家,人们对中国这个国家认得的只是“政治中国”,政治是经济利益的最高表现。所以为保护个人利益竟然能上升到政治高度,上升到极端。可见当前中国稳固的基础是很脆弱的,国民只从利益角度来认识国家,认识中国。

  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来自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其中政治认同有阶段性、易变性。仅仅建立在政治认同基础上的国家,其基础并不是牢固的,中国现在在很多人心里的解释就是保护个人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政治实体。如果不能“保护”,这个国家就没有必要存在。“钉子户风波”中,就有人声称不满足“钉子户”的要求,就不要这个国家了。

  糟糕的是,如果中国仅仅是建立在这种政治利益基础上,一旦这个基础破裂了。那么还会有人想去恢复中国吗?引狼入室,当汉奸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谁能保证我个人利益,就当这个国家的国民”。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只知道“政治中国”这种国家观念下必然的产物,政治利益的分化会不会成为解体中国的理由?
  
  在今天的中国,聪明人有效的利用了政治中国的弱点,把扩张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做“政治化”处理,“兴风作浪”以达到个人目的。一直被人充分利用的“民族团结”就是这样一把利斧。比如有代表提议将汉服作为国服,这本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取向,即便说是国服,也没必要人人都穿,什么场合都穿,就象“和服”被认为是日本的国服一样。

  但是马上就有人恶意的把这项提议“政治化”,余秋雨等人立刻发挥政治想象力,污蔑此为“种族主义”,还问:“你们把五十几个少数民族放在哪里?你们的“华服”里能汲取五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元素吗?如果不汲取,大家反而会心理受伤?”那么我要问:西服早已经成为正式礼服了,余先生为什么不去污蔑这是“汉奸”行为呢?余先生为什么又曾在文章中称颂满清皇帝推崇汉文化的“汉化”行为呢?

  余秋雨当年是西装、牛仔服的推广者,那么今天又有什么理由批判别人鼓吹穿“汉服”呢?西装现在已经成为正服,正式场合、重大场合非穿不可,成为不称国服之国服。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别人试图把汉服推动成为国服的努力呢?

  又比如,祭奠“黄帝”本来是民族认同的文化行为,谁都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没有其人都无法考证。 而葛剑雄非要认为这是在歧视少数民族同胞,他的理由是少数民族没有黄帝血缘。

  而这次“钉子户们”又把“国旗”和“物权法”当作了挑起轩然大波的政治利器,以威胁中国存在之根基作要挟。

  即便一切都政治化了,当代中国也很难找到共同点。能规定汉语是官方语言吗?能推广普通话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怎么办?能说56民族就代表中华民族吗?澳门的葡京人怎么办?新入籍的外国人怎么办?
  
  国家要稳定、要统一、要发展,就要让国民认识到只有“政治中国”是不行的。政府这几十年做的只是灌输国民认同“政治中国”,认同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但是这已远远不够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政治都在变化,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分化,以政治利益相同来认同国家是越来越难以做到了。没有“文化认同”的和谐社会仅仅是政治手段,只能维持短暂的利益平衡。所以要建立“文化中国”的观念,把“政治中国”的观念建立在“文化中国”基础之上。
  
  实际上在国家内部,在民族内部。家庭、家族、社会、权利、道德、义务、文化、制度、法律、宗教乃至生活习惯同样是每个成员亲身体验,感觉到的。身处其中,这本身也是每个成员能享受到的利益。虽然不显眼,但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不可获缺。除了政治权利人类还应该有文化权,人格权。怎么能把国家认同仅仅狭隘的归结到“政治认同”这一点上呢?  

  钱穆说:“当知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所谓民族争存,底里便是文化争存。” 文化中国曾经把海内外中华各族儿女、各阶级、阶层凝聚在一起,建立全民族的统一战线,迎来伟大的全民抗战。今天也只有文化中国才具备反分裂、求统一的民族精神。

  也只有宣传文化中国,才能让国民认识到,以国家形式存在的中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利益保护者,而且还是民族的保护者,是文化的保护者。想到这些,人们还能以如此偏激的态度对待此类事情吗? 即使有些事情被人刻意“政治化”,也得不到如此规模的响应了。

  建设“文化中国”的一道阻力在于自由派,出于话语权和背后的利益集团,他们肯定是要反对的,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文化中国,他们心目中只有全球化、西化。“文化中国”打碎了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假想的高高在上的地位。所以对他们来说没有文化中国,只有政治中国,文化中国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以他们要把对传统文化的选择以破坏“民族团结”、“人权自由”等等各种漂亮的政治口号给予打击污蔑。这里他们有一个古怪的逻辑推理,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是开明是开放,不存在“大汉族主义”,不存在政治问题,而汉族特别其他民族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则是“大汉族主义”,绝不可以。
  
  文化的选择、文明的交流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择善而取,就象当年的“拿来主义”,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好的引进,不好的排斥。今天复兴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余秋雨等则上纲上线,把恢复汉服说成是“驱逐你身上的皮鞋、耐克鞋、皮带、手表、眼镜,再进一步,又会对人们的家具、电器、车辆一一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进入了恐怖时代。” 其思维方式和当年的守旧顽固派又有什么两样?

相关文章:

物权法、钉子户,中国又进入多事之秋。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