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鲁迅精神不会过时

张云华 · 2013-09-15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文化的庸俗化和教育的媚俗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文化快餐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教育观念。鲁迅那种独特的白话文文章实在难入时人的法眼,因此,“请出”鲁迅,迎合时俗,当是鲁迅文章不断被“微调”出教材的一个宏观文化背景。

  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一直被人关注。与他有关的话题,也很容易激起社会舆论的波澜。近些年,围绕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这事,争议不断。今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再次删除鲁迅的散文《风筝》,激辩随即腾起,探究的焦点问题仍然是:为什么要删除鲁迅的文章?

  坊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是“过时”说,认为鲁迅的文章富于战斗和批判精神,带着“投枪和匕首”的冷气以及尖酸刻薄的语气,流露出一种黑暗、悲伤甚至阴森的气氛,渗透着破坏性的思想因子,已不适合现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二是“难懂”说,认为鲁迅文章遣词冷僻、行文滞涩、思想高深、文意隐晦、缺乏审美意蕴,既难学又难教,学生常生畏难心理。这两种说法,前者是从政治性、社会性的原因来观察鲁迅的“过时”,后者是从文学性、教育性的原因来审视鲁迅的“出局”,似乎都有些理直气壮。

  但所谓鲁迅作品“过时”和“难懂”的说法,恐怕只是表象,伟大的作品没有“过去时”,更不会因为“难懂”而遭受冷遇;我们不能用浅薄的、极端的实用主义去认识鲁迅的作品。在我看来,鲁迅作品频频退出中学语文教材,当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文化的庸俗化和教育的媚俗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文化快餐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教育观念。这让严肃乃至稍显晦涩的经典文学作品缺少流行的社会性基础,倍受冷落。鲁迅那种独特的白话文文章不但“看上去不美”,还偶尔露峥嵘,硬邦邦的缺乏情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化快餐消费中,实在难入时人的法眼,因此,“请出”鲁迅,迎合时俗,当是鲁迅文章不断被“微调”出教材的一个宏观文化背景。

  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不会局限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用犀利、冷峻的文笔形塑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精神世界。鲁迅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便是其著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中所倡导的,要用恶魔派文学来打破传统文学的“污浊之平和”,呼唤自由的“恶声”;要敢于获罪于群体而抨击不公,肩负忧国忧民、正视现实与直面人生的使命。他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奋斗、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任何别的作家都难以比拟的。这点毛泽东看得很准确。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在鲁迅精神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认识不到这点,就没有认识真正的鲁迅。

  新华网曾做过“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否应减少”的调查,83%的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仍需要鲁迅精神。学习和吸收鲁迅精神当然要熟悉鲁迅的经典作品,我们总不能把鲁迅作品也改编成文化快餐端给学生吧?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让学生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既吸收向善的力量,也汲取批判的精神,那种一味迎合世俗口味而“去鲁迅化”的做法,是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让学生在各种观念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多接触些冰冷的提醒,有助于他们在保暖的成长环境中保持一种清醒的“内自省”。郁达夫在1936年《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句话,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9.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10.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