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集结号》的卑劣与恶俗

甘泽 · 2008-02-19 · 来源:乌有之乡
评论《集结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集结号》的卑劣与恶俗
   
作者:甘泽
   
 

  当我满怀期待地看过《集结号》之后,我的确进行了长达三天的感动。可是当我回到我父亲家里,一眼看到书架上整齐的一排《星火燎原》时,我心里突然一阵发紧。难道是我错了?还是我父亲错了?是那些老军人错了,还是一切都错了?
   我从小生长在军营。父亲当了二十年的兵,我的童年中的八年就在军营度过,童年的所有记忆都抹不去那身亲切的国防绿。那时,我所在的八一小学也严格执行部队作息制度,我是听着号声来判断时间的。从小我就爱看军队的书籍。从部队的条令到战术战役论文,从苏联元帅的《战争初期》到《核袭击的防护》,甚至武器分解图我都爱看。其中最爱看的还是《星火燎原》。
   那是一部足以作为解放军的战史的书,是无数参战军人,当然是幸存者的回忆录合编而成的书。我看着那一个个的故事,脑海中想象着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时而感动,时而悲痛,仿佛就看到那无数的烈士就站在我面前一样。到一九八四年,军队在社会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动摇,父亲已经天天感慨兵越来越难带时,上级秘密下了命令,炮兵团出一百人,上老山。
   开始他们团党委最害怕的是,没有人愿意上怎么办,那毕竟是要死人的战场。可是当命令一宣布,一个星期里,团里收到三千七百份请战书,其中有七百份血书,可是全团,只有一千三百人。父亲感动了,原来定的思想工作的主题从劝人上战场,变成了劝人不上,下次再上(当然是没有下次的)。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可是在《集结号》里,我看到是另一个解放军。那不是一支骁勇善战、勇于牺牲的军队,不是一支以三万残兵而能在敌军百万之中从容来去的红军,也不是一支凭借一人三发子弹而血战八年,抗击六十万倭寇和一百五十万伪军的八路军、新四军。更不是在开战之初一百二十万对四百万,而能在三年时间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天下,追亡逐北,一战而定中国命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因为商业的利益让他们利令智昏,因为人为的曲解使他们忘记本性。有人说不能拍内战,可是我看过许多美国人拍的南北战争的片子,直到前年还有新片《葛底斯堡战役》。有人说,内战无正义。我不多说什么,对这种人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我老家就有过的事,解放前一户农民,欠了地主的高利贷,被人家绑了打,嘴巴里塞了大便,还要陪上全部的土地,变为佃农。在蒋介石统治下,中国的海关是英美共管,而中国无权过问。连本属于中国的东北和琉球,都被美苏瓜分。而在新中国,一千三百个不平等条约被毛主席废除,一把把百年来的沉重枷锁砸碎。这就是气节,共产党的气节,真正的中国人的气节。失去利益的美国人出兵朝鲜,被打败了,从鸭绿江的到了汉城。死了三十万人,但是再没有人再敢动侵略中国的念头。毛老人家凭的是什么,不正是我们有一支不怕死的军队,有全国的老百姓的支持吗?
   可是世事终于变了,曾经的勇于牺牲,不再被有理解,甚至遭到某些人的曲解。冯大导就是一个。他说那四十七个人是被迫去死的,甚至是被骗去死的。有人听到了那个什么号,可是连长没有听到,所以他内疚了十年。问题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7个号谱里,根本没有什么集结号。更何况,国共两军战术条令相似,吹号联系撤退,不是放开发让敌人追击吗?冯导说他是军营里长大,我想他所在的大院可能级别不一样,吹号都是单独谱曲的吧。
   再说了,片子似乎是很人性的,其实却是对中国军人精神的一种曲解。当然,我说曲解已经给他面子了,其实我想说的是糟蹋。在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人有冯导那么多的想法。没有人会认为让他们去守住阵地而掩护全团是个阴谋,而只会认为这是一种光荣,是对他们的信任。那个团长根本不用费那么多的口舌,只用说一句:“守住!”就行了。就象林彪对塔山阻击部队下的命令一样,顶多再加上一句:“不惜一切代价!”因为那就是当时的解放军。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进攻一座县城时,尖刀班一班十一个人只剩下了一个,可是敌人的碉堡还没有炸掉,连长说:“二班上!”一班唯一活着的人坚决不答应,说:“连长,瞧不起我们一斑是吗?我在,一班就在,坚决完成任务!”他上去了,没有回来,可是敌人的碉堡也炸掉了。而在《星火燎原》中,还有一篇《攻不破的南坪集》(大概是这样),里面说到,黄维兵团要攻破南坪集,守卫的一个营已经战至三十人,于是上级再调一个连,连长二话不说就上去了,连那三十个人都不愿下来,一个两眼被敌人毒气熏瞎了的营教导员自愿接受这个连长的指挥。最后,黄维兵团没有攻破,转为防守而最终覆灭。这才是我们身边的这支军队,不要理由、不讲价钱、只有——牺牲!而《集结号》,只能说——卑劣!
   第三,那片子中的怎么看都不象是解放军,虽然找了种种理由,还是不能得到我的认同。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没有一个解放军战士,甚至是从敌军刚刚“解放”过来的士兵愿意让那顶钢盔遮住他的军帽。有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钢盔的重要的。说的是在东北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时,一个新兵戴起了国民党军的钢盔,排长说:“混蛋,国民党的熊兵才戴那玩意。”后来一阵炮击,阵地上只有那个新兵活着。虽然是要说明钢盔的重要,却也反映了当时我军对钢盔的普遍态度。而在《亮剑》中大家也看到了,在淮海战役中,一个兵去解手,向旁边的人要了个火,然后那人戴起钢盔,这个战士立马意识到那是敌人。可是冯导也没办法,不戴钢盔,老外是不接受的,要国际推广,没有点时髦玩意是不行的。人家看习惯了钢盔,你没有,不让人笑话吗?要是再没有一点杀俘虏、尿裤子、踩地雷、狙击手、兄弟情长、碎尸纷飞、长官的欺骗、女人的眼泪,还怎么和人家的《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兄弟连》靠边呢?可是,冯导不明白,他这辈子都不会明白,这支军队能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打三两次(抗美援朝、抗美援越)都不落下风,就是因为这是一支在西方看来绝对另类、绝对恐怖的军队,有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纪律、出生入死、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的军队。而在《集结号》所见的,只能说——恶俗!
   愿所有烈士,在地下安息!愿所有的幸存者,终老天年!不要被这种变态的、商业的曲解所干扰,毕竟,浩气长存!英雄永在!
   甘 泽
   2008年1月30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8.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9.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10. 双石|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西路军基本解体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