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

李克勤(jixuie) · 2009-03-0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题记:今年3月6日到8日,中央芭蕾舞团将在天桥剧场再度上演《红色娘子军》。今年恰逢中芭建团50周年,也正好是《红色娘子军》首演45周年。从1964年至今,该剧已经演出了2500多场,创下了世界芭蕾舞史上的一个奇迹。关于这部舞剧有各种评价,包括欧美的艺术大师,还有国内外许许多多有识之士。不过,还是毛泽东的评价经典。


  诞生于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几代中国人脑海里不灭的记忆,它成功地运用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演绎了中国的红色经典。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1960年代初,我国刚刚熬过三年自然灾害,各方面开始缓慢复苏。1963年,周恩来观看完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之后提出由中央芭蕾舞团自己创作一部革命舞剧,他建议可以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外国题材入手。《红色娘子军》伴随着这一年底音乐舞蹈座谈会上发出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号召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第一代芭蕾舞艺术家的第一次大胆的、划时代的尝试。

一群深受南霸天压迫摧残的妇女,在共产党的组织下,揭竿而起,成立队伍,一年之内参加八次大型战斗连连获胜,最终在国民党正规军围剿中喋血海岛,被迫解散。这是30年代海南岛上一支女子特务队的传奇。而谢晋把它演绎成吴琼花、洪常青以及一批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搬上银幕,鲜明的阶级矛盾冲突与“女儿当自强”的浪漫理想,准确地切中了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的主旋律,一时之间风靡大江南北。当李承祥、蒋祖慧等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芭蕾舞剧时,大部分人将信将疑,欧洲艺术与中国风格、古典贵族艺术与人民革命题材会怎样结合呢?

1964年9月底,《红色娘子军》经过半年的排练在天桥剧场首演,这台彻头彻尾的民族化芭蕾令周恩来十分惊喜,演出结束后,他上台第一句话是:“我的思想比你们保守了!”周恩来的谦虚、坦诚而又自然的表达,是对该剧创作人员、演职人员的鼓励和鞭策。

当然更加令人激动的时刻在后面。10月6日夜里,剧组接到来自中央的紧急电话,让他们连夜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准备10月8日演出。直到大幕拉开,他们才知道这一次台下的观众是毛泽东和十几位中央高层领导。主创人员之一李承祥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毛主席上台与演员们握手时,整个礼堂回荡着‘毛主席万岁!’的高声欢呼。我扮演南霸天,不敢站到前面,也不敢痛痛快快地欢呼,只好暗地里鼓励扮演洪常青的演员替我多喊几声。”

也就是在这次演出中,毛泽东留下了老人家三句著名的评价:“革命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方向是对的。”

由此给《红色娘子军》定了性。10月8日,也被确立为这台芭蕾舞剧的生日。

毛泽东这三句话意思不深奥,但是含义值得细细品味。

革命是成功的,当然是指红色娘子军的革命是成功的,同时也不排除创作演出这部剧目本身也是一场文艺革命,这场革命也是成功的。过去的芭蕾舞剧一直都是王子、公主是主角,如今让穷苦的丫环成了舞台的中心,这还不是革命吗?后来的事实证明,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一致好评,艺术的生命就是创新,像《红色娘子军》这样革命性的创新,不被懂艺术的接受、肯定、赞扬才怪呢!

艺术是好的,这是精通艺术的毛泽东用一句通俗语言的直白表达。从剧目本身看,这个“好”含义很广,内容好,演员好,音乐好,各方面都好,一句话,这部剧目完好。完好意味着成为一部世界芭蕾舞史上,既有芭蕾舞剧共性,又完全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剧目,特别是用西洋乐器演奏出来的交响乐,竟然是我们中国的曲目,真是不可思议,那一批创作者简直令人着迷!难怪现在交响音乐会上,我们会经常听到该剧的一些选段,如快乐的女战士等等。

方向是对的,可以理解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还可以理解为“洋为中用”的方向,甚至包括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方向,这都是对的!

我们可以想象,有了毛泽东如此高的评价,剧组成员会投入怎样的精力去精益求精的工作啊!

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后,周恩来决定用这台舞剧招待外国元首。起初有些同志还不理解,他们觉得《红色娘子军》不中不洋,风格古怪,担心遭致非议。但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剧组首先为西哈努克表演,良好的反响打消了方方面面的疑虑。从此,《红色娘子军》便成为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1960到1970年代,这些芭蕾舞演员也同时是中国外交史的见证人,他们的演出在那些特殊的历史时刻充当着奇妙的“润滑剂”。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舞台二十年不变地上演着同一出戏,幕起幕落间台下走过的是一拨拨世界各国政要。

《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显然比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这样的的京剧更容易为外宾所接受,因为芭蕾舞剧是来自外国的艺术形式,而颠覆芭蕾传统风格的民族化改造又彰显了“中国”特色,每每令外宾们熟悉中间,又备感新鲜。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非常重视,特地抽出时间视察排练情况,叮嘱演员们务求发挥最佳水平。多年后主演吴清华的演员薛菁华说那场演出消耗体力最多。尼克松在回忆录中称赞《红色娘子军》“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表演艺术和技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还评价这部戏是“一个兼有歌剧、小歌剧、音乐喜剧、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剧和体操等因素的大杂烩”。

观众对《红色娘子军》的厚爱,不仅来自该剧拥有的巨大的声誉,更在于该剧所表现的一段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和妇女解放自强不息的历史真实,以及在世界芭蕾历史上不可否认的精湛艺术。尽管如今已拥有了大量备受观众喜爱的保留剧目,但每年仍要定期上演一定场次的《红色娘子军》,每逢“三·八”、“七·一”、“八·一”、“国庆”等特殊日子,许多观众和社会团体都强烈要求中芭上演该剧,同时,每年全国各地邀请《红色娘子军》去演出的订单也是从无间断。2009年初,中芭首次携《红色娘子军》登上芭蕾舞剧的圣殿——巴黎歌剧院的舞台,受到法国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中芭新任团长、曾经的吴琼花扮演者冯英对记者表示,中芭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中芭选择了自己看家戏 《红色娘子军》而不是其他剧目作为中芭50周年大庆的首轮演出,是有着特别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它同时还是一份中芭每年如期而至献给观众特别是妇女们的一份心意。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教授玛丽尼拉谈到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时认为,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令我们不得不关注它的存在,可以说《红色娘子军》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通过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历史,我们也许会更多感悟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远意义,毛泽东文化影响世界,这是历史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今世界,如果谁想抹杀《红色娘子军》,就如同抹杀《天鹅湖》一样,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会说此人肯定是个疯子!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该剧并不是把娘子军一个个搞得张牙舞爪的,而是极富柔情,且不乏幽默感。像吴清华犯错误后,组织对她的帮助教育,女战士与炊事员的舞蹈都是令人百看不厌的片段。

经典,就是这样经得起品味,值得反复玩味的作品。

而对经典的经典评价,同样也是如此,毛泽东的哪三句话就是这样的。

链接:毛泽东:“为什么听外国人的?”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A47F46FDAD.html

红线女要毛泽东“写几个字”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6930DEFDAD.html

游戏中反思读书经历,有益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5BDF817DAD.html

毛泽东畅游长江与环保:纪念“716”[2008-07-23 14:3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8C444E7DA5.html

推销是奢侈的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49772CFDA5.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4.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东南亚的宿命
  7. “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不识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9. 焦虑富人走了没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来
  10. 把统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还是坏?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7. 到底谁“封建”?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0.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2.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3.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4.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