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军营的后山

北部苍风 · 2010-11-29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静静的无名碑  

   

   

军营的后山有一座陵园,与其说是陵园,不如说是墓地,一个水泥砌成的拱形公墓,前有一高 十米 的碑,碑的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两侧还各有一“门”,上面分别刻着毛主席的手书:为了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座普通的墓地,是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的那种。  

还是新兵的那年冬天,班长带我们到后山搞体能训练。经过这里时,把大家召集在墓地前,说,告诉你们,这里是烈士陵园,长眠在这里的先辈们都看着你们呢,要是谁训练偷懒,就愧对了他们。  

训练一节后,班长说,你们不是想听故事吗?现在就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山头。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夕,一场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夜,一个加强营强行军来到这里潜伏,准备配合主力攻打一拨顽守城市外围之敌。是夜,极度疲惫的战士们都抱枪而卧、沉入梦乡,没料到,遭到日军的偷袭,官兵们顽强抵抗,与敌苦斗一夜,终因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他们,解放后,当地有关部门收集了烈士们的尸骨埋葬在这里。班长说,这座墓地,埋葬着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有三四百人。  

这个故事,是班长的班长传下来的,如此一茬又一茬,已经不知道多少代了,一直流传至今。  

此后,我无论是在后山训练,还是经过后山,都以极为敬畏的心情看几眼墓碑。脑海里闪过几十年前那个黑漆漆的夜的战斗情景:营帐、枪声、炮火、嘶喊、拼杀、尸横遍野……我想像得出,那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都倒在了无情的炮火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果他们还健在,也许早已是耋耄老人,而他们却在历史的某个页码上突然定格为永远的青春,定影在我站立的这片土地上。有几次,我曾疑心山上那发着暗红的泥土,是烈士们的鲜血浸透至深凝结不化所致。我还曾试图在训练的间隙,寻找当年的弹坑,以及残留的弹片。  

那年秋的一天,天高云淡。我走便路到镇里办事,经过后山时,远远地,我看见一位老人在墓碑前,双手抚着那长满绿苔的公墓,然后又走到碑前,前后仔细地察看着,他看得非常仔细,仿佛要从那斑驳的石碑中,找寻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他像在沉思,又似在回忆。良久,我看见他从墓地一旁掐了几朵黄花,放在墓前。我还看见老人拭泪的动作……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年轻的中尉军官,那年轻的中尉手托军帽,肃然而立。这个场面,激活了我头脑中曾无数遍描摹过的场景,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看见我路过,老人叫住:这里是不是去团里的路。我回身指了指说是。我问老人,您也在这里当过兵吗。老人说,我在这里打过仗哩,埋在这里的是我的战友。老人接着问我,小同志,你知道这些战友是怎么牺牲的吗?我说知道,就把班长讲的那些故事都搬了出来。老人说,只讲对了一半,战斗故事讲对了,但地点不对,他指着远处另外一个山头说,那场战斗在那个高地打的,战士们牺牲后,埋在那个高地下面,50年代搞建设的时候,就把墓地迁到这里。那时候立了块墓碑,上面刻着每个牺牲战友的名字。说到这儿,老人指指墓碑,说,现在这块碑上就没有名字了,不知道谁还记得他们……  

说到最后老人像是在自言自语。语气中仿佛有一丝遗憾和愧疚。  

那天下午回到连队,正赶上团里集会,等随连队进了团大礼堂,我看见,坐在主席台正中的,正是在后山遇到的那位老人。  

“老师长远道从四川老家来,今天我们请老师长给大家讲一堂传统教育课……”政委主持说。  

我期待着课是从一个烽火连天的战争故事开始,然而,老人刚一张口就表扬了团队,他说:“团队的传统教育搞得很好,上午在山上遇到一位小战士,还能说出在这里打过的那场激烈的战斗呢。那时候我还是团参谋长,对那场战斗失利我负主要责任……”接着又讲了烈士墓碑,说最早的那块碑上曾刻着328名烈士的名字,现在成了一块无名碑……  

记得那堂课,一千多号人的礼堂,我能听到大家的喘息,身边的几个老兵眼睛里闪着泪花。  

离开团里好多年了,那无名碑时常在我眼前浮现,仿佛天地间直立挺拔、宁折不弯的脊梁,映着那个岁月、那一代人正直而不朽的人格。  

历史并不久远,虽然名字已经湮没在繁嚣的尘事中了,但痛着的历史不会轻易被抹去。记住!这里,曾刻着胜利者的名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韦东奕,你不欠这个时代任何表演!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9.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10. 粮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3.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7.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8.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9.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