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李希光:舆论喧嚣与司法公正

李希光 · 2014-01-08 · 来源:书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几年前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蒙蒙亮,我乘车匆匆赶到建国门外的国际俱乐部饭店。耶鲁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主任Paul Gewirtz教授约好7点钟在那里等我吃早饭。一个小时后,他要离开酒店,赶飞机回国。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们讨论了刚刚过去的那一年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沈阳刘涌案、哈尔滨宝马案。我们就这样一些问题交换了意见:在中国,如何保证一个公正的审判?审判员能否不带成见地参加审判?如何看待法庭审判与媒体审判?审判是忠诚于法律,还是服从舆论?如何保证法官独立于公共舆论?审判能否独立于多数人意见、独立于公众的情绪,特别是独立于公众的愤怒,以防止暴民民主、群众专政?司法如何防止压倒性的偏见和结论等等。

  Paul回到耶鲁,分别给我和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院长发来电子邮件,提出由清华和耶鲁联合举办讨论这些问题的研讨会。他同时将这次会议的主题命名为“舆论与法律”。

  几周后,中美近80名法律界和新闻界专家学者能有机会聚集在清华大学模拟法庭,讨论“舆论与法律”这个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在这样一个会议主题下,我们的中心人物有两人:法官和记者。由于我不是法律工作者,对于法官不敢发表任何议论。

  从舆论角度讲,我们无法脱离自身所处的新闻与媒介环境。首先要弄清楚这几样东西:什么是媒体?媒体需要金钱。什么是新闻?新闻等于真实。什么是真实?站在不同的立场报道新闻、选择的事实就不同,真实有不同的版本。新闻的选择性和立场的差异,决定了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也决定了新闻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正面报道是否意味着宣传和撒谎?负面报道是否意味着新闻和真实?事实上,宣传与新闻只有一米之隔,变换一个角度,新闻就变成了宣传。因此,新闻本身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媒体的产业化、商业化正在给新闻界带来一种新的运作模式,既新闻报道追求丑闻化、片面化、脸谱化、戏剧化和简单化。与此同时,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网络、短信、厚报带来的信息过剩和垃圾信息,又造成了注意力的缩短。

  在这样的一种媒介与舆论环境里,如何保证一个公正的审判?如何确保法官不带偏见和成见地参加审判?比如,媒体对案件的概括、事实选择、背景解释和评论是否有倾向性?报道的事实是否平衡、准确?媒体报道如果是选择性的,就难达到客观,会有偏见,将影响审判员的独立思考。选择性包括使用的语言、文字、画面、拍摄角度、标题、强调、焦点、版面设计等。

  记者有权报道司法新闻。但是记者是否有权伤害被告的名誉?记者是否有权使用“魔鬼语言”或“天使语言”报道被告或原告?记者应该用什么立场和语言报道司法新闻?记者是否有保证公正审判的责任?媒体在司法报道中,是追求真相,还是审判正义?法庭是根据呈堂证词、证据判决,还是根据庭外舆论和民意判决?

  从法官和律师的角度看,不相信媒体,对媒体无奈、无望。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打官司,不是找法官,而是找记者?在中国,媒体与司法部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相互信任,还是相互误解或敌视?庭外报道(包括网络舆论)是否有害公正审判?中国媒体的司法报道是否威胁了审判的独立性?如何看待媒体的作用,可否利用媒体打官司?可否利用媒体伸张正义?

  过去两年来,(网络)媒体对一些重大案件的报道是否过度?在中国网民中,70%以上为29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半数的网民是中学以下的教育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多数人的意见能否构成公正的舆论?

  过度的报道、压倒性的情绪化意见是否给司法部门带来压力从而影响判决公正?这些报道是否充分发表了各种意见?法官受这些舆论的影响如何?在这种媒介环境下是否应当禁止法官上网、看报?如果法官上网、看报,还能否保证独立判断力?

  公正审判就跟天平一样,需要一个中立、平衡、准确的媒体环境。理想的环境是新闻报道要绝对的准确、绝对的诚实、绝对的公平和绝对的自由。但在多数情况下,在各类刑事案件及其他重大案件审判前,新闻报道充满了对被告不利的新闻报道和人格抹杀。被告是否享有名誉权,不受人格攻击的权利?偏见的新闻报道是否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媒体是否有责任确保审判前、审判期间的报道公正?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