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俄罗斯——红星引导工农再次走向胜利?

刀锋 · 2007-05-06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俄罗斯议会投票通过恢复军旗上的镰刀斧头图案——红星引导工农再次走向胜利?

刀锋

  在叶利钦去世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他曾亲自下令去除掉俄罗斯军旗上的镰刀斧头图案被俄罗斯议会再次放到了军旗上,新华社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在眼下对苏联时期怀旧盛行的年代,俄罗斯议会决定恢复镰刀斧头受到人们广泛欢迎。下周在俄罗斯举行阅兵庆祝欧洲胜利,俄罗斯将再次打出苏联风格的胜利旗帜。对于很多俄罗斯人来说,这样做的意义非同寻常。”

  我们知道,在戈氏、叶氏引导的改革时期,俄罗斯发生了许多变化,新兴的资本主义在俄罗斯复活,让那里的人民陷入了如同中国改革后底层工农民众一般的生活境界,当然他们的生活保障方面比中国的工农大众条件要好一些,但尽管如此,仍不能够让俄罗斯人民忘却前苏联时期人民的崇高地位。俄罗斯此次的变化,其意义不单纯是为了打出苏联旗号来凝聚民心,而是重新确立了军队、国家工农民主化,把俄罗斯改革方向调整为工农核心上。

  与苏联政治改革核心不同的是,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是以围绕“精英”政治为主的改革,即使是在近几年的改革中,一些已经占据了“精英”地位的人为了扩大“精英”政治改革的成果,仍不遗余力的传达出“改革不可动摇”、“市场改革不可动摇”的声音。但与此同时,我们见到的是更多的工农大众失去了各种保障体系,买不起房子,找不到工作,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中央虽然把改革的重点调整到了和谐发展的主题上,但顽固的“精英”政治势力仍不放弃“优先市场、放弃和谐”的改革思路,他们用各种方式架空中央执政领导力,让政令难出中南海,甚至控制媒体假传“圣旨”,扰乱当前改革方向。这也让我们更清楚得看到,当前在中国改革中两个巨大的政治集团的较量,一个是以工农为主的平民政治力量,另一个就是以权资学媒为主的“精英”政治力量。

  是“谁获得了工农的支持谁就能引导中国走向胜利?”还是“谁维护了‘精英’利益谁就能控制中国”?这将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许俄罗斯的选择给了我们答案,叶氏之死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的信号。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