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宋晓军:台湾不仅仅是中国海军的“痛”

宋晓军 · 2007-08-06 · 来源:宋晓军的博客
台湾独立与历史罪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台湾不仅仅是中国海军的“痛”

宋晓军 2007年08月05日

  8月1日上午,一位老舰船网友打电话来探讨最新一期《舰船知识》上“‘宙斯盾’合围中国”专题中有关技术的细节。讨论最后他很诚恳地说:“宋老师,我知道您的真实意图是要呼吁加快中国海军的建设。”我回答:“算是吧。”巧的是,当天晚上,我又与老友《龙旗飘扬的舰队》的作者——姜鸣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电话中我们讨论了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海军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话题。

  如果看过姜鸣在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龙旗飘扬的舰队》的话,一定会记得第二章《南北并举》中第一节“日本侵台与海防筹议”一章中的一段话:“台湾之役给中国朝野的震动更大,不少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日本是中国的头号敌人,由此激发起重视海防、发展海军的热潮。以此为转折,清政府的注重点,也从建造轮船转移到海军建设上来。”文中所指的“台湾之役”是1874年5月7日日本军队3600人在台湾南部入侵登陆。

  在清朝政府注重海军建设后的20年,台湾终于被割让给了日本。姜鸣用了40多万字的我认为是国内最翔实的史料,再现了这20多年里中国衰落变迁的细节。我记得当年姜鸣把书稿给我看时,我还担心由于学术和史料考证上的过于严谨,会影响销量。姜鸣说三联书店也有此担心,但是他仍然要坚持严谨的风格。

  2002年底书出来后,姜鸣找我商量宣传的事情,我说干脆在新浪作聊天,把钱钢拉上,因为钱钢80年代末写完报告文学《海葬》后,我曾与他通电话商量怎么把这段历史深化和延伸的事情。于是姜鸣就把刚刚离开《南方周末》的钱钢拉到北京来了。后来,我们三个人还认真地准备了网上聊天的内容。当时我记得他们俩都是第一次在网上作聊天,好在新浪新闻频道的一个主管——固山贝子是姜鸣书的“粉丝”,他利用业余时间赶在聊天前把与《龙旗飘扬的舰队》的相关内容作了专题。

  由于那晚姜鸣要参加中央党校金融干部班的毕业宴会,我们是分头前往新浪的,我和钱钢一起,乘坐甲午海战专家、《北洋水师》电视剧历史顾问兼剧中东乡平八郎的扮演者许华的车,一起前往新浪的。那次网上聊天的效果很好,三联书店也很高兴,因为这样严肃的学术著作能有这么好的市场反映在三联也是少见的。后来这本书重印了至少五版以上。

  一本以中国海军振兴和台湾丢失为历史起点的严肃学术书籍,为什么会有比想象好的多的市场销量,这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姜鸣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写了这样一段话:“4月1日晚间,我得悉南海撞机事件中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失踪的消息时,正在修改本书刘公岛保卫战的最后几段文字。我为撞机事件震惊,也被那些失败和投降的情节愤懑着压抑着,总觉得要透出一口气来,于是我加写了杨用霖自杀的一段文字。”

  在书的416页就是姜鸣在2001年4月1日夜里加写的一段文字:“杨用霖是北洋海军惟一未经学堂正规培养而从基层奋斗,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高级军官。上年黄海海战中,为防范有人降旗投向,他亲自将战旗定死在桅杆上。此时在刘公岛一片乞降逃生的悲凉气氛里,他口诵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手枪自戕。当部下听到枪声冲入他的住舱时,只见他端坐椅上,头垂胸前,鲜血从鼻孔汨汨地流向胸襟,而枪依然握在手中。杨用霖是真汉子,即使自杀,他也比选择服食鸦片的上级更壮烈更为军人化。他发出了北洋海军的最后一枪。”

  100多年后的8月1日夜里,我与《龙旗飘扬的舰队》的作者姜鸣再次谈到台湾问题和中国海军建设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台湾和中国海军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起点,台湾同时也是中国海军的一个“痛”点。今天,如果离开这个起点和“痛”点看着在媒体上到处都是的“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时,似乎总有一点点残缺的感觉。

  那天的谈话过了夜里的12点,姜鸣说:“洗洗睡吧。”我这才想起来他挣饭票的身份是上海银河证券公司的老总。我说:“是啊,你做股票公司的现在很忙啊!”在我放下电话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今天的股市受美国那边的影响大跌啊!”

  听完了这句话,我心想突然想有了一个滑稽念头:没准股市全完了,但姜鸣的《龙旗飘扬的舰队》续集就出版了,而且畅销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