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应是自由市场经济转向“混合经济”

刘金华 · 2010-05-1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应是自由市场经济转向“混合经济”  

上文《“国10条”命题的漏洞》我说:“如果相持久了,如果房价逆风上涨的二线城市多起来,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呢?无非一是,国发〔2010〕10号文件象以往的关于房地产问题的文件一样成为一纸空文,房地产商和投机者再一次欢呼他们胜利了,房价报复性上涨;但是这样一来,本届政府在房地产问题上,就完全失败了。作为政府总理的温家宝,既然当众宣告“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虽然“合理的价位”是一个模糊概念,但是他决不会让本届政府在这个问题是成为失败的政府,抱憾交班;而且政府有能力不让这种情况出现。那末事情的第二种就可能是,象我在《不是任志强说的“只是个开始”》文总讲的:“这次国发【2010】10号文件,虽然不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倒退的开始”,但也不会止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我认为,它将是继医改、教改之后的房改的前奏。”中国特色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将结束,转向中国特色混合经济,类似我在《暂时作个小结》中的第三条所述的情况,政府直接进行对房地产业的领导。  

这不是我个人的设想,也不只是马克思的理论,而且是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自然规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不同程度地进入了混合经济这个阶段,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也必然要进入这个阶段,事实上,由于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所以,尽管赵紫阳以及推行市场经济改革的主流理论家是自由主义者,尽管温家宝说他是“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但是客观发展常常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市场经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摆脱政府控制。金融危机也迫使美国——这个中国许多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不得不承担起对经济的控制,这给了中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家以沉重打击,所以,虽然在去年中国政府为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实行了“国进”政策,受到私人资本和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但是负有社会稳定责任的政府,只能不理睬他们。国家领导层不能不从整个社会和自身的稳定来考虑问题,如果中国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整个社会就会发生动荡,很可能转变为政治危机。  

现在中国政府的情况,就象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讲的:“大家已经看到,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许多贫农,则因为生产资料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债,一些人出卖土地,或者出租土地。这种情况如果让其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继续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将要埋怨我们,他们将说我们见死不救,不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那些富裕中农也将对我们不满,因为如果我们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话,就永远不能满足这些农民的要求。”中国搞了30多年的改革,两极分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已经不断爆发冲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满意,党和政府也感到了这一点。无产阶级说,中国还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在领导吗?资产阶级说,为什么中国还要共产党一党治国呢?为什么不在经济改革之后,进行政治改革呢?这些所谓新阶层希望政治上彻底改革,但是它最关注的,还是经济制度,最反对、也是最害怕的是“国进”,“国进”一寸,私有化发展空间就缩小一尺。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阐明:“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是象黑格尔上眼断言的是‘道德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的现实’。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在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现在,中国共产党要做执政党,就不会象马克思和恩格斯讲的,要砸粹国家,而是要使国家成为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去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些年,政府做的就是这种事。现在中国政府还比较富裕,象在新的医改、教改上,可以用钱来安抚劳动者,而不伤害资本家的根本利益。但是,在房地产业上,问题可能要麻烦些。

医疗、教育,本身是社会事业,为它服务的行业才是产业,事实上,现在的医改教改,只涉及医疗、教育本身,并不涉及为它服务的产业。就这样阻力已经不小。房地产业和医疗、教育不同,它本身就或多或少具有产业性质,在今天住房商品化的情况下,它就是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兴衰严重影响其他产业。所以,一些人担心刺破了房地产泡沫,会不会象日本和美国那样,造成经济萧条或二次探底。CCTV2这几天都在研究日本的经验。

我曾经说过,中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也不同于美国,既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也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个不同,就是这次国发【2010】10号文件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政府在房价泡沫未破裂前,主动对市场进行干预,会产生一种日美危机前所没有的情况,就是中国政府为了防止危机而与资本的博弈。这种博弈潜在着一种危险,就是任志强所说的“市场不好了,发展商就不会去投资了。”如果政府没有做好准备,一旦开发商采取“退出”的对抗策略,就会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资本可以全球流动,而中国经济就只是中国的。

中国经济学家们,基本上是用货币和税收政策调控市场这两招,现在开征物业税的呼声很高,这个主意会受各级政府欢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也普遍增加了人们住房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住房的使用价格;如果说,他们也讲制度,那也是主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总之,就是资本主义的一套。在这方面,他们不如任志强。任志强早提出不是用市场手段、而是从制度上解决居民的保障性住房问题。现在人们仍然没有正确对待他,顶多说他讲真话,没有认真注意他提出的“双轨制”,也没有注意他关于香港对预售有大量的制度监管,如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调整竣工日期、由律师、银行与专业测量师对个贷的监管和质量进度的监管,等等。说任志强“炮轰”“国十条”的不对的,我认为他在真心善意帮助政府,就看政府会不会听逆耳的话。

现在,经济学家与舆论界的注意力集中在房价上,而很少注意制度建设,不注意保障房建设问题,很少谈政府的责任,落后于国发【2010】10号文件了。10号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我认为,应当讲是端正——认识,强调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任志强说得对,不要将住房问题中的商品房与非商品房的混为一谈。应该进行分工:将改善性住房,交由市场去解决,而政府应当承担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的职责。但是任志强做得不对,因为他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国家企业的负责人,就有这个职责,而他却不承担这个职责。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或多或少地承担着保障人民居住权的职责,保障房不进入流通领域。我认为,本届政府要完全解决住房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可以开始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这就要对国发【2010】10号文件做两处修改:一是标题应当改为《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住房难的通知》,二是,在第一条末尾处,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之后,加上“承担建设保障房解决住房难职责。”为此,应当把有计划地保证供给,摆在遏制投机前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殖人的天塌了!
  9.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