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五人小组与反三俗

智与纯 · 2010-08-30 · 来源:乌有之乡
文革回忆作品系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看《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时,知道了有一个“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是1964年成立的。可是,为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开始的呢?为什么多出一个“大”字呢?带着这俩问题,我开始了学习。

首先,百度了一下。得到如下资料:1964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组”,负责领导文艺界整风等文化革命事宜。经中共中央指定,成员有:彭真、陆定一、康生、周扬、吴冷西,由彭真任组长,陆定一任副组长。1966年2月3日,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五人小组成员彭真、陆定一、康生、吴冷西,以及许立群、胡绳、姚溱、王力、范若愚、刘仁、郑天翔,共11人。会议由彭真主持,讨论了学术批判中出现的问题。会后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为《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来被称为“二月提纲”)。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这个草稿上作了第二个关于文艺工作的批示,批评的分量又加重了。说:“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龚育之回忆:毛泽东的自我批评>

“文化革命”是建国后在毛泽东的言论和中央文件里频繁出现的词汇。最初的意思,无疑是立足于创造和建设。毛泽东在1956年1月知识分子会议上说得很明确:我们现在要搞科学,搞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革技术的命,革文化的命。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提倡文化革命时,味道已有所变化,重点在针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要“拔白旗”,强调“又红又专”和群众性的文化创造活动。两个“批示”出来后说的文化革命,重点又转向了破除旧的文化思想(包括建国后的文化现象),营造出整顿和批判文坛的气氛,并且越来越染上了阶级斗争的色彩。“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是当时文化革命的重要口号。到1966年春天,所谓文化革命,事实上已经是指全社会、各领域的一场政治运动了。其标志,就是这年4月间撤销“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新组“中央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即稍后的“中央文革”的雏形),还在“文化”和“革命”之间加了一个“大”字,与这之前的文化革命全然不是一回事情。

当时,公安部长谢富治搞了一份“文艺界一些领导人的情况”的材料,由xx转送给了毛泽东一份。里面说,阳翰笙(中国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党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田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阿英(中国文联副秘书长)有历史问题。还说中国剧协研究室8个干部4个有问题;文化部艺术局3个局长两个有问题。还有人告诉毛泽东,在文化部领导班子里,部长茅盾写的三部曲,实际上是自首书;副部长齐燕铭搞封建主义;副部长夏衍是30年代电影的祖师爷,右派;副部长徐平羽出身于高邮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目标是修家谱。还说整个文化部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联合专政。60多个事业单位,很多也烂掉了。文化名流中,有一些是国民党右派文人;有一批30年代文人,是名义党员。

这年8月,xx又把一份《党的监察工作情况反映》送给毛泽东,上面载有一篇《文化部一些领导干部的冷和热》,说文化部“对旧东西感兴趣,对新东西不热心”,“对工农群众手冷心也冷,对小资产阶级手热心也热”。所列事实有:话剧界的1962年话剧工作会议为“大洋古”开门,不支持提倡革命现代戏;戏曲界大演鬼戏,鬼进了文化部的大门,京剧会演中的好戏,都是1958年搞的;音乐界建国以来一直有一股风反对毛主席的文艺思想,这个领域的人的思想中,世界观的“政权”在资产阶级手里。电影界则吹嘘30年代的东西,不抓工农兵的题材。(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gangy/113118.html

    其次,开始回忆往事。(略)

    最后,想一想:

     1 文化为什么要革命?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不是“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情况下,文化不革命也就不能“与时俱进”了。3000年的私有制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普世”公有制社会。如果是“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该不用文化革命,可是,没有“如果”。

     2 为什么“大”了呢?一是经济基础建设上就有分歧,当然在文化革与不革命上也不可能一致;二是不想革的人握有权力,所以“毛泽东在1956年1月知识分子会议上说得很明确:我们现在要搞科学,搞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革技术的命,革文化的命。”的话,也只能“一句顶一万‘屁’”了;三是想革的人必须夺取权力;四是在历来夺权的斗争中都有机会主义者浸入。

     3 党内的文革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应该是建党开始。因为《共产党宣言》、党章就是党的文化,本身就是对一切私有制文化的革命。毛泽东思想也是把马列主义和传统的“显”文化相结合并给予落实,而把传统的“潜”文化(如厚黑学、潜规则)给予批判和压制,消灭“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的“两层皮”文化。

     4 成功了吗?小范围成功过,如延安时期;但在全国还任重道远。只要有共产主义者,文革就不会消亡。

  

   至此,反三俗会如何呢?

   “砸缸”事件虽然还没结束,但也不会与“文革”的结果一样。差别有三:其一,没有领导小组;其二,不是要实现公有制;其三,不是“一句顶一万句”。

    看似发生了,其实不一定。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9. 殖人的天塌了!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8.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9.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