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文革的反思之一

苏华 · 2010-12-02 · 来源:乌有之乡
文革回忆作品系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之一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洞察国际、国内政治风云,为捍卫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永不变色,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73岁高龄毅然发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这是一场震惊中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最广泛、最民主,有亿万群众参加的政治大革命。它荡涤了几千年旧社会沉积的污泥浊水,工农群众扬眉吐气。  

但是,随着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的去世,这场文化大革命也夭折了。为什么?历史学家有诸多的评论,但都带着‘一切都错了’的框子,让人莫明其妙。‘文革’的错与对不是靠一纸文件就可以定论的。它有必然的内在因素与客观规律。离‘文革’逝去34年的今天,‘文革精神’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依然对毛泽东主席的历史丰碑深怀敬意与思念。冷静的总结‘文革’经验和历史教训,将是留给后世的宝贵政治遗产。反思‘文革’夭折的诸多因素,我认为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一,毛泽东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理论没有错。1966年8月发布的文革‘16条’规定的“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开展‘四大’民主”,正是确立人民政权,人民当家的主体精神。其中‘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当权派’在运动中出现偏差。从中央到地方,省、地(市)县、公社,甚至一个小小的企业单位都划了‘一小撮’。从全国而论是扩大了的‘一小撮’,实际上变成‘一大片’。  

将一批为创建共和国立有功勋的领导干部推向‘反革命’阵营,不但误伤了感情,也一定程度混淆了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打击面宽了。非但介决不了极少数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分了的消极因素,反而掩盖其错误。  

毛泽东主席晚年在总结‘文革’时曾说:“我一生干了二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腥风血雨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晓得。”毛泽东主席生前就预见到‘文革’结局将是‘腥风血雨’了。  

二,纵观‘文革’十年风风雨雨,导之‘文革’由盛而衰的历史步履,可得出结论是‘文革’左-派的两次分裂是‘文革’夭折的主要原因。一是1970年的卢山会议,林彪、陈伯达为权欲所困,要当国家主席,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驳,一代名将最终走向叛党、叛国的不-归路。  

二是1976年10月毛泽东主席去世不到一个月,为争夺中央权力,华国锋与江青、王洪文等又一次互相残杀,彻底断送了毛泽东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伟大事业。  

这两次‘文革’左派分裂也突显了‘私欲’澎涨重蹈历史上李自成、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覆辙。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杀北王韦昌威而内乱,导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  

三,全国各省、地(市)、县革委会新兴力量虽经十年‘文革’的洗礼,但‘权欲’也困扰着他们,两派之争、内部互不服气、新老干部拧不成一条心,如此等等。‘斗私’革命任重道远。  

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十分注重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在‘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系中,领袖是第一位的。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的五条标准,曾选林彪、王洪文等都失败了。在他老人家晚年病重期间,无奈之中选了华国锋。  

        2010年11月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6. 一座小院
  7.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8.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9. 韦东奕,你不欠这个时代任何表演!你只需要做你自己!
  10. 粮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5.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6.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7.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8.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