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向委员长学习吧--给某知府的建议

心在左边跳 · 2011-01-11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不能得意。一得意就翘尾巴。尾巴一翘就忘了人形,所以就叫得意忘形。

可某知府重蹈覆辙了。本来他也确实可以得意一下。因为在他的领导下,广州给全太阳系的生物奉献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闭幕后,评功摆好,相互吹捧也是人之常情。某巡抚表扬了某知府,某知府也称赞亚运的这个创意,那个创意都是某巡抚策划的。我认为知府应对相当得体,很温馨很融洽很河蟹。那气氛跟当年大人物和“网民”交流时没啥两样。

遗憾的是,知府兴之所至,提到其实他也没买房,只是租房。哇塞,知府居然跟屁民一样惨哦,广大屁民乍一听泪花都要冒出来了。往下才知道知府官邸设在珠江帝景苑,房租才600文钱。

       当地屁民都知道珠江帝景有多气派,而不明真相的外地屁民就冲着“帝景”二字也能猜出有多气派。20年前,广州某地要建一幢很牛叉的大厦,拟名曰“帝国大厦”,被当时思想僵化者斥为颂扬帝国主义,结果开发商从善如流,改名曰“新中国大厦”。开发商脑筋急转弯之快,当时传为美谈。如今,不但“帝景”已经屹立于珠江之滨,连知府官邸也堂而皇之的搬了进去,抚今追昔,令人感慨。

       其实知府住金山也没人管,只要每天电视能看到他,屁民们就放心了。可千不该万不该,知府不能太苛求屁民。知府认为房价高是因为屁民观念没转变,租房挺好的。这当然是知府大人高见,话说回来,知府如果不能成为思想解放的弄潮儿,他又怎能当知府呢?屁民们觉悟不高,老认为租个房子,看着租金往上飚,天天住的心惊胆颤,所以还不如弄个房子,买个安稳。其实,在当代这个盛世中,屁民最想要的还不是房子,而是仓库。仓库不但能住人,还能存储蔬菜瓜果米油。如果知府大人能满足屁民人人有小仓库,那么根本用不着知府劳心劳力平抑物价,屁民自己就能解决。这绝对是看不见的手的伟大体现,知府大人能做到,那诺贝尔经济将等着你啊。

       当然,城里人多地少,我们绝不能苛求知府大人。有些朋友居然要求知府交出整顿房价的时间表。这太离谱了。解决住宅问题,还真就只有廉租房一条路。30年前就这么干的。但如今是办不到嘀。首先开发商不答应,然后专家学者不答应,因为这是倒退!这可就把知府大人逼到墙角了。不搞廉租房吧,那房价继续涨,然后房租也跟着涨,刺激更多人买房,最后房价还是涨;要大搞廉租房吧,官员老板学者都不答应,这不断自个儿财路吗?好不容易混到今日光景,一夜时光倒流?万万不行!

       所以我奉劝各位屁民,不要逼知府太甚,如今县令道台之类的跳楼自杀不新鲜了。倘若知府也这么干了,试问乾坤何在?既然如此,我们要提建议可以,但一定得是建设性的。

那怎样才算“建设性”呢?根本原则就是莫谈30年前。60年前那倒是可以谈的,而且可以大谈特谈。所以本屁民有一条陈想呈给知府大人,本屁民保证,这绝对是“建设性”的。

       经过本屁民长期艰苦思索,突然领悟到委员长在廉租房上是做的相当不错的。至少,在广州是做的很不错的。话说20世纪30年代,大慈大悲的蒋夫人想让最广大屁民共享“黄金十年”的发展成果,在委员长的大力支持下,搞起了“新生活运动”,广州城也搞的不亦乐乎,不少屁民(含本人外婆,外太婆,外太太婆等)被整的鸡飞狗跳不胜其扰,纷纷下海,哦不,是下江,就是买艘破船直接搁水上住了。当时早有了不少从乡下来的渔民拖家带口的在江上住了,人称疍民。所以那个珠江两边密密麻麻都挤满了小船。那种盛况诸位看看老广州照片就清楚了。让人内牛满面的是,国民政府居然不收拥堵费,住在江面,租金为0。可见委员长实乃“以人为本”的开山鼻祖。

       更令人感动还在后头。据外婆回忆,那时候刮个台风下个暴雨啥的,就会人仰马翻。每次,不少破船就被还原成木块,根本不像现在要出动城管又起重机又催泪弹才能拆卸违章建筑。那时候讲究的就是纯天然,低碳。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委员长治国理念之先进。除外,更多的屁民在大自然的洗礼中早登极乐,他们腾出的空地,很快又被新下江的乡民市民给占了。如今管这叫城乡一体化,委员长为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作出了杰出贡献。

       最后,委员长还给广大疍民一个特大惊喜。那时候共匪快打过来了,国军士兵在海珠桥装炸药。当时很多屁民围观,国军安慰大家,这炸药是吓唬共匪的,不会真用。这样,屁民们也就继续安居乐业。一面是在桥上紧张施工,一面是桥下屁民的炊烟袅袅。极大反差居然能融为一体,委员长可谓中国河蟹大师啊。

       没几个月,一声巨响,数百屁民数千条破船外加一座桥成功的拔地而起。两岸数万间破房在冲击波的蹂躏下也自由流动起来。相比之下,共匪后来的两弹一星真不算啥。我外婆家的船距离现场约1公里(今人民桥处),被整个掀翻,她二哥和别的几个亲戚成功获得了西天绿卡。总之,委员长为计划生育和灾后重建扩大GDP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委员长爆破如此成功,直到几十年后我上小学,历史老师还眉飞色舞的讲起他如何在瓦砾中搜寻破弹片的趣闻。

       解放后的事儿我认为就比较乏味了。因为外婆加入了生产队,后来外公还进了厂,每月攒点钱,政府补贴钱,两岸还建起了工人住宅区(不是如今的临江豪宅),十年后疍民就彻底消失了。对那30年的事儿,不但我觉得乏味,外婆也没啥好讲的。外婆书读的不多,对乏味的原因,我倒可以替外婆讲讲。原因无外是在毛左的黑暗统治下,像外婆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没有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每天没有失业的自由,却只有上班的义务。

       不过近20年,我认为,情况就大为好转了。工人充分享受了失业的自由,像我大舅,以往白天得上班,有时还得倒班上晚班,从跨入新世纪开始,他就自由了。买断工龄后,他大白天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江边钓鱼,鱼没钓几条,得癌症了。他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去哪个医院治,反正结果是一样的,然后就顺利的领到了西天绿卡。

       无论如何,我都要祝福他。因为他死的很自由。前几年,江边建起了纪念疍民的雕塑。不少文人骚客内流满面。有位高士称这是文化传统的传承,革命破坏了这种传承。我也很认同这观点。如果疍民还存在,那还真可以振兴广州旅游业了,外国友人过来玩,跟参观大动物园一样,别提多乐了。往水里扔一香蕉,保准就有十几个疍民小孩跳下水去抢。我认为,这才是自由的天堂啊。  

       回顾完疍民的历史,我觉得该说说那条建设性的建议了。每次翻开广州地图,我就对那横亘全城的珠江产生了浓厚兴趣,经估算,目前闹市区的江段足有20公里长,宽约 200米 ,合计总面积约400万平米。这表明,在市中心居然有400万平米没被开发,这是无法容忍的严重浪费。

       如何开发呢?当然不是大江截流,这成本太高了。很简单,既然如今啥都跟委员长接轨了,那就不妨把疍民也恢复了吧,船也可以与时具进的多修三四层。住江上风险高,富人不愿意住。厕所就在江上,完全符合茅于轼的理想。学者不反对,开发商无所谓,真可谓皆大欢喜。向委员长学习,让屁民们自由的到江面上住吧。为践行以人为本,我们还可以把船儿拿铁链连一块,这曹操玩过,可行性相当高。知府大人如能采纳,必定做得比委员长要好。那时候,万千屁民真的就跨进新时代了,天天唱响春天的故事。  

       后记:珠江帝景苑门口有个巨型雕塑,五匹马拉着一辆车气宇轩昂的疾驰。酷似德国的勃兰登堡门上的雕塑。法西斯投降时,苏美英三国就在勃兰登堡门下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式。每次经过帝景门口,我常幻想,啥时候也有什么军队在这雕塑下阅兵?既然有胜利,那自然有人失败了,滚蛋了。那么谁失败谁滚蛋呢?这是留给未来的问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4.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7.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8.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9. 一座小院
  10.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