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茅于轼及其奇谈怪论

查丹科 · 2011-05-06 · 来源:乌有之乡
茅于轼评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注:红色文字为茅于轼的原话。)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中国江苏南京人,经济学家。

茅于轼195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分配到铁道部门工作,1958年被划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大同机车车辆厂劳动。茅于轼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一书,1993年参与创办美福特基金赞助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理事长,现为理事长、常务理事。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发起的呼吁中国民主化的《零八宪章》的签署者之一。

其父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其伯父茅以升是中国著名桥梁专家。

茅于轼作为一名体制外经济学家,发表了不少批评政府政策的言论。

2008年圣诞节前夕,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茅于轼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温家宝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引起了争议。新华社第二日也发表评论文章进行抨击。批评者认为该言论有为美国农产品打开中国市场的嫌疑。

茅于轼撰文提出:粮食危机、土地危机、能源危机、水危机统统都不存在。 提出如下观点:

“中国人,既然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愁没有粮食吃,而是吃得太多,需要减肥了。而且中国从1999到2003连续五年因为粮食吃不完,放在仓库里要变陈化粮(已经变了不少),不得不赔钱出口。为什么要赔钱?因为世界市场上粮食也是太多,价钱比国内还低。全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粮食危机。 ”
“ 因为粮食已经不是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死守住耕地面积。顺便说一句,由于对耕地的过度保护,耽误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房价飞涨,也与此有关。 ”
“ 水和石油稀缺的程度在上升,价格在上涨。这用不着着急。如果稀缺而不涨价这才要着急。我们的问题正在于此。既稀缺又不想让它涨价。结果肯定是供不应求,市场上买不着,当然出现危机。如果让它自由涨价,就会有替代办法出现。比如用风能发电,用电作动力开汽车。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块石油。现在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石油价格还不够高,替代不合算。事实上替代的办法多不胜数,我们可以用酒精开汽车,也可以种菜子油转变成柴油来开汽车。用注入高压高温蒸气的办法提高油田的采收率(现在的采收率一般只有35%左右),还有注入二氧化碳、注入氮气等等办法。总之有几千种办法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只要石油价格涨得够高,这些办法都能够起作用。 ”
“ 既然粮食危机、土地危机、能源危机、水危机统统都不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专家都说危机确实存在呢?原因有二:首先因为各方面的专家未必都懂经济学,真正懂得经济学的人不会被这些危机所吓唬住的;其次这和本人的职业利益有关,粮食专家强调粮食有危机,自己可以得到重用。”

2009年5月21日在云南开远答听众问:"水果可以替代一部分粮食,大家多吃一点水果就能减少对粮食的需求,所以水果和粮食之间也存在着替代关系。这就使得耕地面积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弹性。我们可以选择多吃水果,进口粮食,多施肥多灌溉等等各种方式来代替耕地。所以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之间不存在任何固定的比例关系,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必要的。"

2009年,针对担心中国粮食如果依靠外国进口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茅于轼非常有信心的指出经济学理论可以实现效能最大化。提出如下观点:

“有人担心把性命攸关的粮食供应交托给进口,非常不保险。万一人家不卖了,岂不是出大问题。其实市场买卖是非常安全的。如果没有外来的干扰,双方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决不会无缘无故地停止交易。相反,倒是争着要把买卖做成,唯恐被别人把生意抢走了。”

2010年,针对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升值压力,茅于轼指出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理想化的最优汇率。

“ 最妙的是,这样的汇率不但对我方是最优,同时对对方也是最优”“这个结论告诉我们,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汇率,也不存在损己利人的汇率。汇率只有两种,即利人利己的汇率和损人损己的汇率。”“认为对方迫使我们调整汇率是出于对方的利益考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不利于对方必定同样不利于我方。我们也不可能制定一个使对方受损自己得益的汇率”。 ”

2009年3月7日,茅于轼在广州中山大学发表题为《几个有争议的政策问题》的演讲,在接受采访时主张要改变国富民穷的现状,必须向民众开放垄断行业;主张中国的房地产的土地和资金全部市场化;由于经济适用房败坏社会风气,主张建只设公共厕所的廉租房。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2.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3.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4.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5.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6. “这书谁教你这么读的?”
  7. 一座小院
  8. 双石|“不得再冒用党中央名义”?
  9.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10.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6.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