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成语,叫“远交近攻”,它浓缩了以往人类历史各国通常所采取的外交策略。其深刻的根源就在于:工业时代以前的农业时代,人类的财富主要来自于土地上农作物的生产。有两大特点:
1、社会生活资料生产的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农民,所以,每一个国家都特别重视对这二者的占有和管辖;
2、国家有强弱兴衰,有统一与分裂,所以,新与旧或者相邻国家间的领土也就互有变迁。
这就决定了相邻的国家之间容易存在领土纠纷与争端,因而也就不由自主地会采取联络相隔距离较远的、特别是与自已争端国家接壤且同样有着领土纠纷的国家而进攻邻近争端国家的外交策略。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人类的财富主要来自于工厂里社会商品的生产。有如下特点:
1、社会生活资料生产的要素是资本、机器设备与生产资源、工人;
2、商品生产越发达,对生产资源的需求也越大;
3、利润需要通过商品的交易来实现,所以,商品生产越发达,商品交易的需求也越大。
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对人口流动、奴隶贩卖、原料获取、资本积累与输出、商品倾销等的需求,促使早发的工业化国家争先恐后地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扩张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殖民宗主国之间全球势力范围的利益争夺与冲突,并且加剧了被殖民国人民的贫富分化与不满。于是“在二十世纪先后爆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呢?庞大的资本主义帝国梦不但没有实现,而且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万物皆有度。这就说明,国家的兼并与扩张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理所当然了,强大的民族意识已经可以挡住它的脚步了。到今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恐怖的核子武器,使得任何妄想通过野蛮的战争来解决争端的国家都面临着同归于尽、甚至整个人类毁灭的巨大风险。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一种人类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得不更多地在条约的框架内寻求和平的道路。”(见《儒墨道法生意经》第一章第一节“兼爱交利”)
正是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推动和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人类的历史进入到了今天的时代。今天的时代是个什么时代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根据时间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状态把以前的农业时代叫做前工业时代,蒸汽机出现之后至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的时代叫做工业时代,而之后就叫做后工业时代。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工业时代以前的时代就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的时代则是智业时代(又称知识经济时代);而每一个时代都有过、现、未(或者早、中、晚)三态,所以,后工业时代就是指工业的晚期发展时代。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进入工业时代,而先进发达国家则由工业时代向智业时代过渡、后工业发展与早期知识经济发展萌芽交叉存在的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些特点:
1、发达工业国家的生产力高度先进发达,一方面资本严重剩余,国内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需求日趋饱和;另一方面国民福利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降低了本国产品(主要是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资本市场与服务业也日趋发展,进入其中的资本其盈利能力开始超过了工业资本,也就是说人类的财富不再是主要来自于工厂里社会商品的生产,而是开始:来自于一些专业金融人士对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自于一些白领经理阶层对新型企业的开拓与管理,来自于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来自于一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对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决策制定和变革指导(这在中国也称为带路)。
2、以追求利润为终极目标的发达工业国资本(特别是工业资本),一部分向资本市场与服务业转型,一部分则不得不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众多、拥有未来广阔消费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设备、管理、技术与核心产品,所以大型跨国公司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也就是说,已经可以通过在它国开办企业而合法地在它国的领土上获取利润,而传统的领土带来利益的观念也就变得狭隘了。
3、参与到一体化进程、承接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是世界性的工业化发展,必然导致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和资源价格上涨。世界性资源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会不断地去遏制和阻碍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但就算成功阻遏了一个、二个,却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冒出来,因为世界性的工业化发展和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这样一个趋势是不以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
4、因为人类扎根于私有制基础上而至今信奉和选择的“自利损它”的精神信仰和发展道路,所以在世界性的工业化发展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发达国家通过资本、专利、品牌、经验、上游产品和终端销售渠道的定价权所获取的财富利益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靠压低本国劳动力价格和贱卖本国资源来充当“世界制造工厂”为他人作嫁衣所获得的财富利益。而这些迅速倍增的财富利益又流向哪里都干了些什么呢?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已经饱和且呈转移态势,又由于人类的财富不再是主要来自于工厂里社会商品的生产而更多地来自于金融资本市场和新兴产业炒作的示范效应,于是,它们一窝蜂地涌向了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紧缺资源品市场,并且为了增强力量,它们开始象狼群一样组织起来在世界范围内游荡着寻找猎物,一旦发现哪国有了机会,就集体猛扑上去撕咬一番,直至贪欲得到暂时的满足。一些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迷失了人类道义的发达国家有时也会加入这帮狼群,因而形成了人们所说的货币战争。
尽管从上述交叉混乱的特点我们一时难以看清人类正确的方向,但从人类当今的实际行动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与过去“远交近攻”思维最明显不同的两个现象。一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和经济交往近距离成本最低的规律制约,越来越多的国家组成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而且有些组织形成了一体化并诞生了统一的货币(如欧盟和欧元),还有些组织正准备实行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本币相互结算,这样一种趋势就势必要求邻国间通过政治谈判来和平解决领土纠纷问题,从而排除领土争端引发冲突的隐患。二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与邻国搞好关系的同时,却往往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的资源问题而远距离去进攻和打击一些重要资源富有国和重要战略地位国。但毕竟战争的频率、范围都比过去小了许多,相反倒是一些大国解体后新独立的众多小国之间领土争端与战争摩擦不断,给人类的和平与稳定平添了许多阴影。
所以,回顾与总结人类的历史,我认为联合国应该制定关于国家领土问题的联合国新宪章,要求各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在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协助下,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并将新确定的领土地图不仅当事国互换,而且在联合国存档。并且宣布:从此以后凡是没有避免的国家之间战争,将不得再以领土割让作为赔偿。
至于人类的发展问题,我想指出,正如工业化的发展帮助和提升了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农业人口解放出来而进入了工业行业一样,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帮助和提升工业的发展,将更多的工业人口解放出来而进入到知识经济行业,并做到知识经济行业人员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而且我们必须看到,农业、工业与知识经济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前者的主体全部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资料需求的生产;而后者的主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活与活动需求的生产(如行政、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商业、交通、旅游、饮食、文艺、娱乐等),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前者而服务的生产(如行政、金融、商业、交通、软件、科研、教育、智库、咨询等),所以,后者的性质是服务性的。二者的关系更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是前者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度适用的后者能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发展,而不适度适用的后者则能反过来阻碍前者的发展。这一点,我们从股票和股票市场及其证券交易所这些工业时代以来最显著的标志性事物的变化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不错,商品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大了对资本的需求,因而诞生了股份公司和股份投资的证券凭证(股票),又为了方便投资者股份证券的自由交换以及股份公司的融资活动,便设立了证券交易所,其后为了平抑和对冲涨跌风险又推出了证券期货。这些资本市场的新举措广泛地吸引、积聚和集中了社会的闲散资金,无疑对工业化国家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世界性资本的迅速增长与剩余,资本市场与生俱有的消极面便越来越膨胀,使得投机炒作蔚然成风。
我们想想看,知识经济的服务性本质就决定了它大部分的主体是不能带来实质性的物质财富的,而只是在工业化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分工、就业和财富分配(如金融、保险、旅游、饮食、文艺、娱乐等)。这下可好,本来是越来越具有知识文化而应该越来越懂得人类的公平与正义的新时代精英们,却仍然象人类历史上过去的封建君王、地主老财、老板资本家一样贪图个人的超豪华享受而疯狂追逐着金钱。其结果便是造成了当今世界这样一种贫富分化四重奏的现状:
1、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贫富进一步分化;
2、发展中国家本身正处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精英人物由于自身的欲望将发达国家的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如所谓的高薪养廉,还有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化等等)急切而又简单地引进本国而进一步加剧了本国的贫富分化;
3、发达国家的精英人物将他们的贪婪和才智在资本市场发挥得淋漓尽致,结果当然是不能增加实质性的物质财富而只能是原有财富的重新洗牌和新的贫富分化,并且引发危机而影响到世界;
4、世界性的工业化发展和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这样一个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将各国原有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严重的工业化社会因为缺乏强劲的消费能力而不能很好地向服务业转型。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是工业时代之后的先进时代就对它充满了盲目的崇拜和急于拥抱的心态。我们需要深刻认清它的本质和条件,才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观来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重新审视并消除过往社会治理与经济方法中不利的消极因素,正确选择适度适用的知识经济方法和准则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秉持人类公平正义的信念而努力消除贫富分化,让人民共同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无相
2011年7月8日于家乡小镇
版权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 欢迎网友进行网络转载,但对于去掉、篡改原作者名与文章内容或擅自进行商业谋利的转载行为则视为侵权!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