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hwd99 · 2011-10-17 · 来源:乌有之乡
通胀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过去一年来,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主要生活用品,粮食,蔬菜,肉等价格上涨一倍左右。去年初,草民在这轮物价大幅上涨之前的文章中指出,低人民币汇率,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是导致物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草民经过简单计算,得出低人民币汇率导致物价上涨49%。参见: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02852  

去年11月,物价上涨引起广泛关注,媒体纷纷报道,我国人民币超发引起物价上涨,草民指出,低人民币汇率下出口商品的低价贱卖,增加了出口顺差和外汇储备,而当局依据外汇出版增发人民币,等于商品出口,国内市场商品数量减少了,同时央行增印人民币,从资本家手里购买外汇,从而增加了国内货币数量,货币超发的根源是错误的货币增发机制,根本原因是相信西方误导的货币理论。参见: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166869  

        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就是钞票印多了,例如,国内主流经济学家非常推崇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在一定意义上,通货膨胀是而且也只能是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的,不是由于产量的增长所 致。”尽管他也承认,“许多现象都能引起通货膨胀的暂时性波动”,但是,“只有在影响到货币增长的情况下,这些现象才能对通货膨胀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这里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通货就是货币。通货是通用货物的简称,古代人类使用货币,或者说交换媒介就是某些商品,人们称之为通用货物,故此称货币为通用货物,简称通货。所谓膨胀,从字面上就能理解,是指增多。所以,通货膨胀本身意思就是货币增多。经济学家们将物价上涨归结为货币增多,所以就用通货膨胀代替了物价上涨。我们不能照字面理解通货膨胀的意思,否则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先生的高论“通货膨胀是而且也只能是货币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的”,就成了 “货币增多就是货币增多引发的” 这样一句废话了。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货币增多,带来的物价上涨。西方人很熟悉的就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间德国马克超发产生的物价上涨,当时的德国马克变成了废纸;美国人很熟悉的就是美国建国时大量印发大陆币导致的物价上涨,以至于在美国产生了一种讽刺性说法,“比大陆会议发行的纸币还不值钱”(货币贵族第9页);中国人很熟悉的就是蒋介石发行的金圆券。

草民很不喜欢经济学家们使用“通货膨胀”这个词来代替“物价上涨”这个词,其原因很简单,两者不等价,其一,所谓“通货膨胀”,本身的含义是增发过多货币,但是,如果增发的货币都到了某位先生手里,该先生仅仅将其储藏在自己的仓库里,没有投放市场,根本就不会影响物价。古代中国的地主们很喜欢将赚来的金银等货币藏在家里,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古代中国的物价飞涨也屡见不鲜,货币增多并不一定带来物价上涨。其二,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前面提到的,我国人物降低人民币汇率,以积累美元,不仅因为依据美元增发人民币带来货币过多,而且使进口货物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物价上涨;商品垄断者自行涨价也会引起物价上涨;我国购买的铁矿石,从2003年每吨20多美元到现在增加到180美元以上,主要原因就是西方资本家垄断铁矿石价格。货币增多只是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原因,而且还是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物价上涨。货币增多和物价上涨之间并不相等,用通货膨胀代替物价上涨更是一种误导。

物价上涨这个词很好地反映了经济现实,而用通货膨胀这个词来代替物价上涨,让人绕了一大圈,包括用通货来代替货币,用通货膨胀来代替货币增多,用货币增多来代替物价上涨,这很容易把人绕糊涂。而且用通货膨胀代替物价上涨,让人建立一种物价上涨就是货币增多的观点,等于在讨论问题之前,就建立了一种并不正确的观念,从而也就无法思考问题的根源了。

        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们还是很愿意相信西方经济学关于物价上涨的理论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看到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 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称:中国货币存量占GDP之比达180% 居全球之冠。  

既然极度宽松导致货币超发,那就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在这种思路下,央行多次提高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间公布,从本月16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2010 年央行第五次对主要商业银行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后,多数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17.5%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必须先在央行存放17.5元,余下的部分才能用于发放贷款等用途。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0年9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0万亿元。照此计算,提高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一次性从金融体系抽走3500亿元的货币。 最近更是改变银行资金计算方法,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  

草民当时就评论,央行从金融体系抽走3500亿元的货币,与70万亿货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可能解决物价上涨问题。当然,政府也没有完全相信经济学家们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过多,引发物价上涨的理论,先后推出和实施了15项措施,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引起物价上涨的根本问题。现在过去将近一年了,物价上涨依然存在。  

为什么经济学会搞出这样一个荒谬名词?这与国家主权最重要部分货币发行权有关。待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