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老蜗牛:流行歌曲之拙见

老蜗牛 · 2014-07-07 · 来源:西南新左翼文艺群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白果林文艺讨论会(24-5)

  老蜗牛流行歌曲之拙见 

  这次我们文艺讨论会,确定讨论关于流行歌曲的话题。俺老汉向有自知之名,天生一付唐老鸭嗓子,曲调不识,五音不全,即使偶尔碰到高兴之事,比如阁下借俺两百大洋并附带声明不必奉还,心中大喜,情不自禁哼上半曲小调,以示庆贺,结果也常常跑调,吓得路人目瞪口呆,怀疑遇到了精神病人,着实令人扫兴。但既然接了令箭,还得以服从大局为重,硬着头皮披挂上阵,就我个人的所思所感,信笔谈来。若有不当,还望广大读者包涵。

  关于流行歌曲,老夫以为文章全在“流行”二字上。歌曲属于名词,没啥好讨论的。但什么时候流行些什么,流行些啥内容,学问就大了。以服装为例,有的年头流行旗袍,有的年头流行高腰,有的年头流行摆裙,过些年头则又流行牛仔矣。服饰的特殊性在于风水轮流转,循环往复。以往看试过时的东西,不久又会从新流行起来。然而有的东西却不是这样,比如自前清开始,人人脑袋瓜子后面都拖上一条猪尾巴似的长辨子。当时并不觉得有啥难看,然而到了民国,猪尾巴统统不见了,相信即使再过上几百年,谁也不会再那样打扮,除非是演戏。诸位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谁头上还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猪尾巴”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乎!因此,什么年头流行些啥,与当时的历史阶段、社会环境、舆论导向、省美情趣,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联。

  歌曲大致也是如此。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俺上幼稚园时,老师教的第一首歌曲是“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儿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大家不要学习他。要学蜜蜂采蜜糖,要学喜鹊造新房,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当时正是大跃进时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容分说,那是一个提倡劳动光荣的时代,劳动就是当时的流行色。后来上小学,学会的第一首歌曲是“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这就是当年著名的《儿童团团歌》。由此可见,那是一个注重培养红色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年代。再后来,当俺脖子上飘扬着红领巾的时候,最流行的歌曲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英勇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不容置疑,那是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年代,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年代。再往后,随着年龄增长,上口的歌曲愈来愈多,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毛主席的光辉》、《工人阶级硬骨头》、《社员都是向阳花》、《黄河大合唱》、《北京的金山上》、《大海航行靠舵手》、《游击队之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人人都说新疆好》、《藏族人民热爱党》等等等等。从这些歌曲中可以感受到,那是一个令人精神振奋的年代,一个催人奋发向上的年代。即使在“十年浩劫”期间,也不乏很多优秀歌曲流行。比如《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环卫工人之歌》、《石油工人之歌》、《赤脚医生之歌》、《我爱祖国的蓝天》、《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各族人民心向党》、《英雄赞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等等等。加上当时的革命样板戏和一些优秀的电影插曲,可谓百花齐放,群芳争艳。有人说那个年代只有八个样板戏,那是不负责任的打胡乱说。还有人说那是一个精神空虚的年代,那就更是胡说八道,只能说明屁股座错了地方。

  如果认真观察,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论节奏缓慢的舒情歌曲,还是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进行曲,其内容均含有强大的正能量,都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每当唱起这些歌曲,就会感觉浑身热血沸腾,给人一种坚无不摧、战无不胜的斗志,给人一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力量,给人一种敢于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冲动。这些歌曲都被冠以红色歌曲的桂冠,我们这代人就是在这些歌曲的薰陶和激励下,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也是在红色歌曲的陪伴下,一步一步地茁壮成长并发展壮大起来的。那个年代,流行的是红色。

  一代伟人去世,要转型接轨,要“打开国门”,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外资,要加入WTO,要“以市场换技术”,要与美国结成“夫妻”,要建立“中美战略合作伙伴”,要熔入世界潮流,要成为“地球村”村民,要拥抱世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包容异质思维”,要学习西方“普世价值”,等等等等。红色歌曲与转型接轨显然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因此受到排挤或打压,慢慢消融淡出,不再流行。

  当文艺舞台敞开国门与国际接轨以后,港台歌曲利用其特殊优势一涌而进,刚开始还给人一种新鲜感,还有诸如《我的中国心》之类比较严肃的爱国歌曲登台亮相。后来则越来越不像话,曲调越来越消沉,艺术水平越来越不敢恭维,色调也愈来愈黄,情啊爱的大行其道,并逐渐占据了文艺舞台,成为其流行色。一些功底浅薄,甚至不大入流的所谓歌手也趁势而入,在国内大摆派场,猛赚百姓口袋里的银子。楞头青们不惜花费父母大把银子前往捧场,更有个别娇情滴滴的小女生自作多情,追“星”追得天昏地暗,爱“星”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不惜上演以身相许、非嫁不可的闹剧。呜呼!由红到黄的转折,流行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的某些本质。

  当年老夫在国企上班,一日从学校外路过,该校某班级正在上音乐课。教室里传来朗朗歌声,曲调绵软如水,有气无力,伊伊啊啊,如同庙堂里善男信女念诵经文。与其说在唱歌,不如说在诵经。但学生们口齿还算清楚,歌词听得明明白白,全班齐声唱道:“在万丈红尘中哦,找个人爱我”。呜呼,听得俺差点儿晕倒,还真TM想骂人来着。这还是学校么?这音乐老师还算是人么?这些学生不过是十几岁的娃娃,如此师道,真TM缺德带冒烟。不知这家伙回家对其未成年子女也是这般教乎?大气候如此,俺也只能无可耐何,现在社会流行的不就是这类又黄又臭的玩意儿么?

  若干年下来,经过精英们契而不舍地“退红”运作,原以为红色歌曲早已销声匿迹,再也流行不起来了。不料红色大潮在民间又死灰复燃。各地公园广场,红潮跌宕,一浪高过一浪,弄得精英们非常尴尬。手足无措之时,半路又杀出个唱红与打黑相结合,红歌与民生相呼应,搞得风声水起,有滋有味,后亦销声匿迹。岂知红色生命异常顽强,经过短暂沉寂后,今年春晚又再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年演员王芳一曲《英雄赞歌》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犹如久旱逢甘雨,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叫好不绝。虽然遭到精英们疯狂地大加鞑伐,丑化攻击,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但“屁民”们的反映却是一边倒。据网上统计,该红色组曲一路冲冠,拔得头筹,成为最受民众欢迎和喜爱的节目。此现象让人不得不套用伟人的一句名言:凡是××反对的,“屁民”们就拥护,凡是××拥护的,“屁民”们就反对”。嘿嘿,又令俺老汉想起了伟人的另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宵小之辈,螂臂挡车,岂不自找灭亡乎?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流行啥东西似乎还由不得少数“特色”、“精英”说了算,公道自在民间矣!

  (2014年6月 写于成都)

  (群号:225174960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